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的原西北炼钢厂,是一个有85年历史的“老字号”,厂区内保存有阎锡山主持建设的太原北飞机场旧址。2019年4月,四座飞机库、梅花碉堡等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第二批)。

尖草坪区,旧称北郊区,位于太原市北端,东西北三面环山,汾河纵贯南北。该区整个地貌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冲积平原、沟洼谷地、冲积扇等不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境内海拔在780米至1775米之间。

尖草坪区处于太原市的上风上水地区,不仅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拥有历史悠久的名胜文物古迹:崛巍红叶、洌石寒泉、天门积雪、窦大夫寺、等饮誉三晋;这里是明清时代著名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的故乡。

西北炼钢厂始建于1934年8月,地处汾河之滨太原,由西北实业公司投资建设;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西北炼钢厂更名为“西北钢铁公司”。

1952年9月,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1954年,轧制出我国第一张硅钢片;1958年,西北钢铁公司更名为“太原钢铁公司”。

1966年8月,中国第一套万能、炉卷轧机在这里投产; 1968年8月,2×50吨转炉炼钢设备从奥地利引进并投产;1978年,基本建成1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1978年基本建成1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83年10月中国第一台18吨AOD炉建成投产,1988年9月中国第一套立弯式特殊钢板坯连铸机由奥地利引进并投产。

1996年1月,太原钢铁公司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 2002年底,50万吨不锈钢炼钢、热轧改造工程投产。太钢3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获得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全国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全国质量标杆”等荣誉。

200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五套人民币中的1角硬币全部选用太钢的不锈钢;同年10月12日,太钢生产的三类四种产品随“神舟六号”遨游太空;2007年,企业生产的两类四种新型材料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工程。

太钢厂区内,保存有飞机库4座,飞机库由青砖砌成,立面造型,保存完好,是太原市内仅存的民国时期飞机库遗存。

它和2号高炉、梅花碉堡以及古交市的上游型蒸汽机车、铁矿口旧址一并列入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第二批)。

其入选理由是:阎锡山在山西创办的近代大型工业企业;发明“恺字炸药”;我国最早的不锈钢生产厂,1952年9月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1954年轧制出我国第一张硅钢片;生产出中国第一套万能、炉卷轧机;机库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建国前的飞机库;2号高炉是全国仅存的几座建国前的高炉之一。(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