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莲沱村江畔的原核工业部827厂,原计划建重水核反应堆及后处理厂,后因故下马。827厂位于长江之滨的“山水画廊”西陵峡。1987年至今,建筑已闲置30多年,大部分成为废墟。

宜昌市夷陵区,古称夷陵,是巴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古属荆州之域。夷陵区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群山环抱,东南一面临向平原。夷陵区是中国八大磷矿主产区之一、亚洲第二大磷矿腹地。

西陵峡位于宜昌市西郊,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美称。西陵峡令人神往,欧阳修曾说:“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这里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无瀑不秀,被誉为“山水画廊”、“活的巴风楚韵”。

那时,背靠“大三线”的宜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个个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相继建成。

《宜昌县志》就记载: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一些三线厂矿陆续迁入,使人口相应增加。其中,1970年即迁入5.9万人。

其中一家兵工厂选址夷陵区西陵峡畔莲沱村江北一个叫晒经坪的坡地上,该厂始建于1970年,军工代号827,所以大家称之为“827厂”。

此前,从这里到宜昌城区,除了水路就是翻山越岭,要攀过险峻的国天柱山才能到达。

当年,几万民工、解放军和核工业部二十二公司参与建设,历时三年才在崇山峻岭中开洞架桥,修成这段直通三峡的沿江专用公路。

那时,为缓解827厂等军工企业的用电压力,庞大的葛洲坝水力工程也开始修建,后来三峡大坝也蔚然耸立,827厂旧址就坐落于两坝之间,可谓坐拥绝佳景色。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827厂的进驻,平时宁静的莲沱村顿时热闹起来。

后来,部队也进驻这里,还带来了大型发电机,附近的群众都用上了电灯。那时,莲沱村一度成为附近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827厂是三线建设时期宜昌最大的一个军工项目,原计划建重水核反应堆及后处理厂,后来因故下马。

到1980年前后,职工都纷纷往秦山核电站或同样地处宜昌地区的原航天部066基地调动。

1987年,827厂搬走。如今,这里的建筑已空置30多年,任凭风吹雨打和时光冲刷,大部分成为废墟。

远远望去,那那连绵不绝的一幢幢高楼建筑,矗立在青山下和江边,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夷陵区政协科教文卫体活动提交的《关于加强夷陵区“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提案》认为,1965年以来,国家在宜昌市先后建设“三线”企业和科研院所35家,其中,夷陵区6家。20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大都“关、停、并、转”,留下了很多工业遗产。

《提案》指出,乐天溪镇827厂位于长江之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遗产保存完好,适宜发展民宿旅游,也适合建设国防工业纪念体验园。

要认真做好规划,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实施“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让夷陵区“三线工业遗产”活起来、可持续,服务于当代。(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