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廣電目前的全國整合進度,如果無法在2020年完成“全國一張網”,那麼即使國家發給廣電5G牌照,廣電由於割裂的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都將遠遠的高於三大運營商,將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廣電會獲得5G牌照的傳言已經從去年開始發酵,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3月21日消息,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融合發展戰略合作簽約活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

新華社6月3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於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受到廣電將可能獲得5G拍照的消息刺激,廣電繫個股立即集體拉昇,廣電網絡(600831)漲停,貴廣網絡(600996)、廣西廣電(600936)、天威視訊(002238)、湖北廣電(000665)、吉視傳媒(601929)、電廣傳媒(000917)等個股集體拉昇。

廣電會獲得5G牌照的傳言已經從去年開始發酵,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3月21日消息,全國有線電視網絡融合發展戰略合作簽約活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該簽約活動流出三點重磅消息:

(1)廣電網絡與中國中信、阿里巴巴合作;整合內容資源、升級產品。將廣電網絡打造成新型的媒體融合傳輸網、數字文化傳播網、數字經濟基礎網和國家戰略資源網。

(2)轉型升級,充分利用新技術,例如4K、5GIPv6、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

(3)加快形成以視聽業務爲主體的全媒體綜合信息內容服務體系,構建全新的“智慧廣電+”生態鏈,延伸拓展政用、商用、民用功能。

總體上來講,廣電將獲得第四張5G牌照的傳聞主要依據有兩個:

(1)中宣部、深改委推動廣電“全國一張網”爲5G牌照做好準備:2016年,中宣部、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意見》,提出到“十三五” 末期即2020年,基本完成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

(2)廣電700MHz黃金頻段將成爲5G的王牌:由於廣電擁有700MHz的黃金頻段,相比於三大運營商800-900MHz的廣覆蓋頻段,如果廣電使用700MHz進行5G的廣覆蓋,那麼整體的覆蓋成本將會比三大運營商降低30%左右。

總結來講,傳統的、已有四十餘年發展歷史的廣電網絡到了進一步改革階段,需要通過整合來改變原有的運營模式。

不管廣電是否真的會獲得5G牌照,廣電系10家上市公司半年裏已經成爲備受矚目的牛股,廣電網絡(600831)已經從最低4.38塊漲到了最高14.10元。但實際上,5G的建設將是一個高投資的過程,從國外的情況看,運營商的合併趨勢已經成爲主流,廣電通過新獲5G牌照成爲新的手機運營商似乎可能性並不高,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一、爲應對5G高投資,國外運營商合併已經成爲主流

從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運營商市場來看,運營商整合都是必然的趨勢

美國:美國通信運營商目前也進入了運營商寡頭壟斷時代,最大的四家運營商Verizon、AT&T、T-Mobile、Sprint的利潤率在這幾年已經逐漸趨同,EBITDA率從2014年最高相差25%,到2017年最高只差了不到10%,和中國一樣,3家運營商也逐步推出了無限量套餐,根據美國運營商的估算,未來上了5G後,3家運營商的利潤率會進一步趨同。爲應對5G的投資壓力和市場瓶頸,T-Mobile已經在2018年併購了第四大運營商Sprint,AT&T在2015年就已經躍躍欲試進攻電視行業,拿下了DirecTV,一舉成爲全美最大的付費電視提供方,並且在2018年與時代華納實現和世紀合併。

日本:日本媒體在2018年8月4日宣佈,爲應對行業競爭和5G投資壓力,NTT集團將對旗下NTT Communications,NTT DATA和Dimension Data Group公司進行整合,以減少業務交叉重疊,併爲未來的進一步整合鋪路。重組後的新公司規模將超過富士通,成爲日本最大的IT服務公司。

歐洲:意大利電信近期宣佈,將裁員約4500人,原因同樣是因爲4G市場的萎縮,以及需要準備未來5G頻段的投資做好準備,據統計,意大利電信上半年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2.7%,至95億歐元(111億美元),負債超過260億歐元爲歐洲之最,預計爲拍得5G頻段,意大利電信還將需付出29億歐元的現金,爲此,意大利電信已準備出售自身的子公司,專注於電信主業。另外,歐洲運營商普遍對監管機構對5G頻譜牌照可能收取的費用感到擔憂,英國運營商和法國運營商之前爲5G頻段已經投入超過15億美元,英國電信(BT)對EE的收購,以及Liberty Global和沃達豐(Vodafone)在荷蘭成立的合資企業。以上種種成熟市場併購已經說明了未來5G投資巨大所帶來的運營商不確定性,整合重組成了必然的趨勢。歐洲新一輪的電信運營商洗牌重新整合的浪潮正在來臨。

從發達國家的主流運營商來看,運營商間的整合,甚至運營和電視網絡媒體的整合也都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增加5G運營商似乎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二、 按廣電的收入無力進行5G高投資

2017年已經有消息稱,廣電要把700MHz頻段劃分給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簡稱國網),並組建中廣移動。中廣移動對700MHz頻段的使用規劃大概有兩個方向,一個是CMMB移動電視,另外一個是一些行業的專業物聯網組網(比如電力、交通)。

但如果中廣移動要自己運營5G無線移動業務的話,至少要投入建設20萬個基站,約需要新增600億元的資金投入,目前在A股上市的廣電系公司一共有十家,總市值目前也只有800億左右,而整個廣電年收入大概只有400億左右,如果要一次新增投入600億的5G建設資金,將會非常困難。而且廣電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均相比於其他三家運營商有所欠缺。

並且,由於收到網絡新媒體的衝擊,廣電系目前的現狀是,截止到2018年全國有限電視用戶數在2.23億人,但是同比下降8.7%,表現持續下滑,未來廣電系收入將進入極大的不確定時期,很難通過自身的力量進行大規模的投資。

簡而言之,按目前廣電系統的總市值和收入、利潤來看,即使國家給了廣電5G牌照,廣電也無法通過自己的資金和維護團隊去建設運營5G網絡。

三、 “全國一張網”整合難度極大

我們知道,廣電整合成“全國一張網”的提出,是中宣部2016年和深改委一起通過文件公佈的,要求全國2020年完成廣電全國一張網的整合,並給出了整合“兩步走”戰略:

第一步,2019年之前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入股省級非上市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協同推進網絡整合、互聯互通平臺建設和全國性業務開展。

第二步,2020年之前推動全國性有線電視網絡股份公司上市,並通過股權置換、吸收合併等方式,與已上市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整合。

但是3年過去了,全國廣電整合的進度依然緩慢。目前,全國至少有300家市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和3000多個縣級公司,互相獨立發展。根據網上公開信息,截至到2018年底,只有山東、新疆兩省完成了省級整合工作,加上原來9省的廣電上市公司外,全國僅有11個省完成了“一省一網”,其餘的省份廣電整合的階段僅僅停留在簽訂戰略合作階段。究其原因,是因爲整個廣電系統涉及到省、市、縣財政,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等各種複雜的資本背景,在2020年完成全國一張網整合難度極大。

按照廣電目前的全國整合進度,如果無法在2020年完成“全國一張網”,那麼即使國家發給廣電5G牌照,廣電由於割裂的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都將遠遠的高於三大運營商,將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破局之策:廣電和運營商本地“三網融合”纔是王道

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傑在2018年表示,有線網絡按要求要在明年年底前基本實現“一省一網”,目前整合任務仍十分艱鉅,而廣電總局的最終目標,是在全國形成一張統一的有線網絡。,而王在隨後也表示,在有線網絡實現“全國一張網後”,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纔是廣電改革的最終目標。

在美國生活過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在美國的住宅基本是光纖到戶的,一根光纖到戶後通過融合網關分成家庭所需要的5G網絡、寬帶、固話、電視、wifi等業務,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個運營商就可以提供中國電信、廣電、移動幾家公司所提供的業務。這樣一體化運營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運營商施工和維護的成本會降低,另一方面家庭也不用忍受讓幾家公司輪番的”服務”侵擾。但在中國,由於要保護地方廣電系統,原本都是一根光纖內的數字信號業務非要分成多家國企來運營。

美國通信運營商可一站式提供無線網絡、有線寬帶、固話、電視等業務

如果按“三網融合”的市場趨勢以及改革邏輯,如果能讓各地的廣電,直接併入當地的運營商,這樣實際上無論從成本還是效益來看都是最優的選擇。從具體的操作辦法來看,廣電可以把自身目前的資產以及700MHz的頻段折算爲股權,在入股到運營商之中。

這樣的做法顯而易見,一方面不需要通過財政等手段給廣電補貼進行5G的網絡建設;另一方面,三網融合後,從成本和效益來看,都能減少無序的投資建設成本和資源共享,用戶也減少了被廣電和運營商連環騷擾的困境。

總結

本文主要從國外趨勢、5G投資、廣電自身困境等方面來分析廣電拿到5G牌照的可能性極低,同時也給出了廣電未來的改革方向應當和運營商一起進行“三網融合”,減少運營商的數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