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爲了朋友圈攝影大賽,我們到美國自由行了十幾天,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到美國,和五年前到美國探親有點不同,這次我們選擇了租車的方式在環遊美國東西主要城市,穿越了美國超過5000公里的國土,想用自己的雙眼真真切切的去觀察一下這個最近貿易困擾我們的國家憑什麼可以如此的強大。

實話說,這次到美國的感覺並沒有讓我感覺像五年前那麼好,首先紐約等幾個大城市其實已經和我國北上廣區別已經不大,特別是CBD區域,如果把這些區域的幾個照片截圖給你看,如果照片上沒有文字,你可能根本分辨不出這裏是中國的上海還是美國的舊金山。波士頓紐約等城市的塞車程度已經和中國大城市有一拼,如果有得選擇,我真的不願意去美國的這些大城市旅遊。

一、物價:總體上說,美國的物價還是比中國高不少的,大概是中國的一到兩倍左右,在美國喫一頓類似於中國快餐,平均一個人大概要50塊人民幣,如果想喫好一點在餐廳就更貴了,因爲除了餐費,還要給10-15%的小費和20%左右的消費稅,一頓飯下來平均每個人至少150-200塊人民幣。和中國同等的酒店價格在美國大概貴一倍左右,其他超市的商品物價其實並不比中國貴太多,特別是肉蛋奶甚至比中國便宜,當然,在美國如果買美國的牌子貨要比中國划算很多,比如同樣一雙耐克的鞋子,在美國買的價格大概是中國的一半左右,這也是爲啥中國那麼多人喜歡去美國購物的原因;

二、治安:實話說,美國的治安確實不如中國,這次在舊金山居然遇到了砸車窗偷車內財物的小偷,在一個收費停車場僅僅20分鐘,車裏的包就被偷了,所幸護照等重要物品都沒有丟。我們在報警和報保險的時候遇到了一對美國夫婦也和我們的情況一樣,可見這種情況在美國是很常見的,因爲美國的視頻監控點很少,警察根本無法去破案。說實話,在中國那麼多年,我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車內財務被盜的情況,也得益於這幾年我們公安的平安城市等視頻監控項目讓城市變得越來越安全,但是在美國,道路的視頻監控點真的非常少,除了人工執法,根本無法杜絕犯罪和車輛違規行爲。說真的,這次在美國遇到很多黑人和流浪漢都讓人感覺到非常的不安;

三、服務:這裏主要分享下美國的幾個服務效率,在美國支付總體上沒有中國便利,大部分地方可以使用信用卡,但是平時上街現金還是必備的,因爲有些地方真的無法刷卡,或者某些信用卡無法使用,比如加油的時候某些油站visa和銀聯卡就無法使用,還有刷信用卡很多地方都要收10%左右的手續費,最離譜的一次我買了一瓶2美元的可樂刷卡居然收了我4.5元。其他比如租車,酒店入住等服務總體上給我們的感覺是效率比較低,雖然服務員真的很耐心,但是每個辦理人辦每個業務都要多次重複確認,有一次我們在拉斯維加斯酒店入住,前臺給我們辦理了半個小時以上才把房間開好;

以上談到的是在美國短暫生活的感知,總體上說,除了美國的生活環境真的比我國要好很多之外,其他的一些生活安全感、便利感反而不如我國,但這次自駕遊有一點讓我對美國印象很深的我想重點來談談,就是美國的機械化農業。這次在美國自駕有兩段行程見到的場景讓人印象深刻,第一段是從鹽湖城到拉斯維加斯的公路上,途中經過一大片的小麥田,中間的一片農田大概開了差不多2個小時才完全通過,第二段從洛杉磯到舊金山路上,經過了一片片的水果地,主要是種植草莓和奇異果,完全通過開車也用了1個多小時。美國西南部農田的面積之大實在讓人驚歎,我國除了在東北平原外,很難找到有美國這樣大面積的農田土地區域。再者,在這些大面積農田上,美國農業採用的重型機械化耕作方式更讓人印象深刻。在美國的農田上經常可以見到一種大概長一公里左右的帶輪子的架子機器,這種機器主要用於噴灑農藥,噴一次農藥起碼可以替代100個農民的人力。另外,農場裏耕地基本都是使用大型的機器,灌溉都使用自動化噴灑系統。

總體上感覺,美國的農民都比較富有,普遍住在帶有花園幾層大房子和擁有幾臺小車,他們很少的人力通過機械化就可以耕作一大片的農地。相比於我國農業,美國的農業成本優勢實在太大了,我國現在主要還是以小農經濟爲主,由於我國農產品大量通過美國進口,因此我國大部分農產品只能低價進入市場,這也導致我國農民無法通過農業致富。

另外我感覺我國也無法採用美國的農業模式,首先我國主要的農作物產區地形較爲複雜,很少有美國這樣成片的大面積農田區域,其次我國現在農業土地分散在大量的小農手上,如果要採用機械化耕作,首先需要剝奪小農手上的土地,這樣會造成嚴重的社會道德風險。因此,由於我國農業先天的競爭力劣勢,假如進一步放開農業進口,那麼可以預見我國的農業將會因爲無利可圖而全面枯萎,這樣相當於把糧食安全問題放棄,因此,我國農業將維持很長時間的小農模式,也就是說我國很長時間也無法達到美國的少量農民的重機械化農業模式。這也讓我一直在質疑去年以來關於房地產很流行的一個說法:就是說美國現在的城市化率是75%,而我國城市化率大概只有58%,因此我國還有18%左右的城市化空間,是未來房地產的支撐。以上的假設最大的問題是,我國的農村真的能維持美國這樣少的人口來運行嗎?實際上,根據中國社科院的估計,到2030年,預計我國還會有大概5億人口會居住在農村,佔全國人口的30%。

也就是說,我國的城市化空間已經不大,同時,假設未來農村還是未來一片大的人口居住地的話,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工作將任重而道遠,如何讓中國農村適合居住,讓農民富裕,將是未來中國應對風險的一項國家戰略。這也是今年爲什麼在國慶巡遊有一臺“鄉村振興”的彩車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