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視劇中我們多少可以瞭解張三丰的生平事蹟,傳說張三丰是武當道教創始人,不但發明了太極拳,還把道教的影響力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那麼歷史上的張三丰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一、史料描述的張三丰.

  綜合各類史料,大致可以確定,張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於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說在今天的遼寧黑山縣,一說在陝西寶雞,還有的說在福建邵武市。

  史料描述的張三丰

  據稱,其人長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龜形鶴骨”,絡腮鬍子像鋼絲一樣,頭上梳了個抓髻,喜歡在手中拿一方尺。無論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處遊逛,人送外號“張邋遢”。

  這張三丰平時不怎麼說話,但與之討論佛儒道三教,則侃侃而談,“專以道德仁義,忠孝爲本,並無虛誕禍福、欺誑於人。所以心與神通、神與道一,事事皆有先見之理”。

  張三丰的神異之處

  張三丰的神異之處有兩點。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節躺在雪地裏也可以安眠。其身體素質,在普遍不得溫飽、體質孱弱的人羣中顯得鶴立雞羣。

  其二,史載洪武初年,他在武當山建立了幾個據點,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龍,盧秋雲住在南巖,劉古泉、楊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則在展旗峯北設觀,名爲遇真宮,又在黃土城建屋,名曰會仙館,令弟子周真得看守。

  可見其有些經營頭腦,若活到現在,一定不會輸給李一。

  二、朱元璋派人找張三丰.

  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張三丰生於十三世紀四十年代,洪武初年(1368年)他已經120歲了。這麼大年齡還能跑到深山中搞建設,着實令人驚歎。

  更令人驚奇的是,“洪武庚午,(三豐)拂袖長往,不知所在”,1390年,張三丰一甩袖子走了,不知去了那裏。而此後不久,朝野上下掀起了一個尋找張三丰的熱潮。

  朱元璋派人找張三丰

  先是朱元璋派人到武當山找張三丰,均不得見。有人說他可能去了山東青州的雲門山洞窟中。朱元璋的馬仔們行色匆匆追到青州,根本沒看到什麼張三丰張四豐。

  朱元璋找張三丰,據說是爲了清理道教,“若能碰到張玄玄,就讓他來一趟,跟我談談”,找尋的心情還不是很迫切,屬於有一搭沒一搭。到了他兒子———永樂皇帝朱棣的時候,調門一下子高起來。

  三、要麼找到張三丰,要麼去死.

  永樂登基以後,馬上派侍讀學士胡廣去武當山訪求仙人。胡廣來回數次,問遍了所有人,弟子們要麼回答說去了甲地,要麼說去了乙地,總之就是沒在武當山。十多年時間都沒什麼結果。

  永樂告訴胡廣:要麼找到張三丰,要麼去死

  後來,永樂告訴胡廣:要麼找到張三丰,要麼去死。於是,胡廣回報,自稱見到了張三丰,但真人要到太上老君那裏赴宴,不能奉召,請多多理解。這有就點神話傳說或者胡說八道的意味了。怪只怪皇帝逼得太急。

  不過,好歹也算給了永樂一個答覆。永樂皇帝一高興,給張三丰寫了封信,非常遺憾又非常虔誠地表示,“朕久仰真人,十分想見你一面;您道德崇高,超乎萬物,而我才疏學淺,德行菲薄。希望您有空的時候一定到京城來,我恭候您大駕光臨。”

  據說,張三丰給永樂回了一封信,講述養生之道,但這封信是否出自張三丰之手,就不得而知了。

  四、民間傳說中的張三丰.

  爲討好張三丰,永樂皇帝在武當山大興土木,爲張三丰建造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

  按說像張三丰這麼大歲數的人,用腳丫子猜也該猜到他或已不在人世,爲何還要苦苦尋覓?原來,民間一直流傳着張三丰在全國各地的行蹤。

  影視作品中的張三丰

  楊溥着《禪玄顯教編》中就說,張三丰曾經在陝西寶雞死而復生:“本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二十日,(張三丰)自言辭世,留頌而逝,民人楊軌山等置棺殮訖,監葬發視之,三豐復生,後入蜀見蜀王”。

  河南柘城縣人張某,聲稱自己在一個道觀見過張三丰。那年他十三歲,張三丰問他是哪裏人,叫什麼名字,他一一回答,對方告訴他:“我就是張三丰,當年曾在你家喫過飯。”

  明朝的歷代皇帝堅信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張三丰還活在世界上

  五、明朝皇帝紛紛賜封號.

  張某後來入朝當官,跟永樂皇帝提起此事,永樂便派他跟隨胡廣一起到武當山找張三丰。

  還有人在筆記中稱“(三豐)正統間猶在”,正統是永樂帝的曾孫、明英宗朱祁鎮的年號。亦有人說他“天順末,或隱或現”,這就更遠了。甚至,到了清朝雍正年間,有個叫汪夢九的人還自稱遇到過三豐真人並與其交談。

  這些真假難辨的消息像興奮劑一樣刺激着皇帝們的神經。若能找到如此一位仙人,向其當面請教長壽之道,豈不可以享盡人間榮華富貴?

  明朝的歷代皇帝堅信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張三丰還活在世界上,並紛紛給其封號。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封其爲“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爲“清虛元妙真君”。

  六、關於張三丰的種種猜測.

  那麼,張三丰到底去了哪裏,是死是活?據《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祕》的作者李師融考證,張三丰卒年應在明代天順二年(1458年),其壽爲212歲。當然,這是根據零星的文字記載推斷的,很多人也認同這個說法。

  我們不能因爲事實超乎自己的想象,就斷定事實不存在;也不能因爲專家已經給出一個結果,就不再提不同意見。筆者覺得還有幾種可能:

  張三丰到底去了哪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