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以來,熊某、閆某、劉某、胡某、李某等人以民間借貸爲名,分工配合,長期在本市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犯罪,形成了以熊某爲首要分子的套路貸犯罪集團,專門挑選有房、和父母關係比較好的上海本地人,通過誘騙張某、葉某等10餘名被害人向其借款,以行規爲由要求被害人簽署虛高翻倍借條,製造虛假銀行流水,採用肆意認定違約、暴力催收的方式謀取鉅額非法利益。青浦區檢察院分別於2018年2月、4月、12月,以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將被告人劉某、李某、胡某三人,熊某,閆某分別起訴至法院,該犯罪集團敲詐勒索部分犯罪既遂14萬餘元,犯罪未遂170萬餘元。

“資金週轉不靈,急需用錢?無抵押貸款,資金當天到賬!”這樣的營銷話術對很多生意人而言是及時雨,但如果輕信了這套說辭,那麼借款人就會被“套路”,中了圈套。

2016年以來,熊某、閆某、劉某、胡某、李某等人以民間借貸爲名,分工配合,長期在本市實施詐騙、敲詐勒索犯罪,形成了以熊某爲首要分子的套路貸犯罪集團,專門挑選有房、和父母關係比較好的上海本地人,通過誘騙張某、葉某等10餘名被害人向其借款,以行規爲由要求被害人簽署虛高翻倍借條,製造虛假銀行流水,採用肆意認定違約、暴力催收的方式謀取鉅額非法利益。

近日,經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公訴,該“套路貸”犯罪集團五名成員因犯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全部獲刑。

借1萬要籤24萬欠條,催款竟用剪刀插大腿!青浦摧毀“套路貸”惡勢力團伙

圖說: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公訴,該“套路貸”犯罪集團五名成員因犯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全部獲刑。青浦檢察院供圖(下同)

公司酒會需墊資 借1萬簽下欠條24萬

2017年1月19日,小張公司要舉辦酒會,他作爲該項目責任人急需一筆1萬元的資金先行墊付。他找到信達投資公司的老闆熊某,此前小張曾向熊某借過幾次高利貸,後來都按時如約償還。

熊某答應借給小張1萬,但提出借條上要寫6萬。雖然借過高利貸,知道民間放貸圈子通常會虛增借條上的金額,但小張第一次碰到翻六倍的情況。熊某稱6萬元只是寫寫,畢竟無抵押貸款對放貸一方沒有保障。因爲急需用錢,小張還是同意了,與熊某簽下借條,借款金額1.3萬元,到期歸還3萬元,借款期限一個月,除將身份證抵押給熊某外,他還按照熊某的要求填寫了家庭成員信息、承諾書等文件。

當天,熊某妻子閆某、也是該投資公司的放貸業務員,帶着小張到銀行裏,在ATM機上轉了6萬元到他卡里,小張現場取出後,扣除實際到手的1.3萬元,將剩下的現金全數還給閆某。一份虛高近六倍的債務關係就此形成。

2017年3月2日,小張帶着自己的朋友範某到信達公司,這時,他已經逾期10多天,帶着1萬餘元現金和欠自己1萬餘元的範某,小張想將範某和自己的債務關係轉給熊某,被熊某斷然拒絕。熊某認定小張已經違約,他對小張說,由於不能按照6萬元借條金額還款,必須另外籤一張金額爲18萬元的借條作爲對6萬元借條的保障,分12期每期還款5000元,只要能夠如期歸還這6萬元,18萬元的借條就是寫寫,不用還的。

小張一開始不答應,但在熊某和手下三名“打手”——催收員劉某、李某、胡某的恐嚇、毆打下,小張屈服了,被劉某帶到銀行裏走了一次18萬元的流水並當場全部取現帶回熊某的辦公室交給熊某,小張實際分文未得。熊某還要求小張拿出房產證作抵押,小張只得帶着熊某等人到青浦家中拿走了房產證。

2017年4月,催收員劉某、李某、胡某爲逼迫小張還債,先後開車到青浦區小張的工作單位找到小張,把小張非法拘禁在車上並用剪刀戳刺大腿,並通過上小張父母家鬧事等手段,暴力催收。小張父母報警後,劉某、李某、胡某被民警抓獲,6萬元和18萬元借條被當場扣押。

借1萬要籤24萬欠條,催款竟用剪刀插大腿!青浦摧毀“套路貸”惡勢力團伙

圖說: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公訴,該“套路貸”犯罪集團五名成員因犯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全部獲刑。

憑空捏造150萬欠款 一家老小瀕臨崩潰

同樣的情節,一直在發生。2017年3月20日,家住青浦的葉家老夫妻正逗弄剛滿10個月的孫子。一陣砰砰的敲門聲傳來,打開門,三個壯漢走了進來,他們正是熊某遠程指揮的催收員劉某、李某和胡某。他們號稱老夫妻的兒子葉某欠了老闆熊某300萬的債,現在找不到人,葉家老夫妻倆有連帶還債的責任,邊說還邊拿出一個檔案袋,裏面有葉某的幾張借條、收條、還款保證書、家庭成員信息表等。

對於憑空出現的債務和凶神惡煞般的劉某三人,老夫妻倆一頭霧水,表示需要問過兒子後才能確定。沒想到劉某等三人大鬧葉家,砸玻璃摔桌子,把全家人嚇得不輕。劉某給了葉老夫妻兩天期限籌錢,不然就要把葉家鬧得家破人亡,李某臨走還打了嬰兒頭部一下,把小嬰兒嚇得直哭。葉家老夫妻70多歲,葉母身患癌症,兒媳婦抱着10個月大的嬰兒,一家人心驚膽顫。

過了幾天,葉父在劉某的逼迫下,只得叫上朋友來到劉某指定的咖啡店見面。劉某手裏拿着兒子葉某、兒媳的身份證和親戚們的聯繫方式,不斷以言語威脅恐嚇,要求葉父簽下一張150萬元的欠條,把葉某的欠債轉移到他身上。劉某要求葉父分三筆還,每個月還一筆,每筆還50萬元,出於對家人和親戚人身安全的擔憂,權宜之下,沒有任何償還能力的葉父只得簽下借條。

一個月後,劉某等三人再次上門討債,見老夫妻倆還不出錢就在屋子裏打砸,還想搶走葉家小孫子,葉某母親爲了阻攔劉某搶孩子還摔了一跤。適逢葉家親戚上門探望,救急轉了10萬元給劉某,這才把這夥人打發走。

熊某團伙落網後,躲在外地的葉某回滬向公安機關報案,原來他早已將欠熊某的本金還清,這150萬元的錢款是熊某私自認定違約後捏造的。2015年9月,葉某做生意急需資金,於是用身份證抵押向熊某借錢18萬元,翻倍借條寫了50萬元,實際需歸還25萬元。借條約定借款期限二個月,約定分二個月還。2015月12月,葉某想一次性把25萬元還清,熊某以信任爲由拒絕了葉某提前還款的行爲,只收下第一筆8萬元。

不料葉某恰巧就在此時遇到了生意危機,資金難以週轉,還債成了問題。葉某和熊某商量能否將還款期限延期,在熊某的誘騙下,在沒有發生實際借款的情況下,葉某先後簽下了21萬元和6萬元兩張借條,期間葉某陸續還款20萬元,但是熊某肆意認定葉某違約,要求葉某歸還第一張欠條上的全額50萬元,並重新簽訂了一張70萬元的利息翻倍借條。此外,熊某還將葉某和其父母名下的兩套房子進行了網籤,企圖讓葉某賣房還債,葉某不堪重負,雖然陸續又還了10餘萬,但是還債的速度遠遠追不上利息壘高的速度。幾次催收過程中,熊某派劉某等三人將葉某拘禁,多次用電警棍電擊葉某,最長一次持續10多分鐘。

借1萬要籤24萬欠條,催款竟用剪刀插大腿!青浦摧毀“套路貸”惡勢力團伙

圖說: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公訴,該“套路貸”犯罪集團五名成員因犯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全部獲刑。

首要分子拒不認罪 被抓前欲圖跳樓

2017年4月29日12時許,靜安分局彭浦派出所民警接指令稱,一名男子要跳樓,民警到場後將該男子勸離陽臺並控制帶所,經查,該男子就是團伙首腦熊某,青浦公安分局民警至彭浦派出所將嫌疑人熊某傳喚至沈巷派出所。

經審查,2015年至2017年4月期間,熊某、劉某、胡某、李某、閆某等人爲牟取鉅額不法利益,先後以“君達”投資公司和“信達”投資公司(均未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爲平臺,並在本市浦東新區、靜安區租借辦公場所,在非法從事私人放貸業務中形成了以熊某爲首的犯罪集團,長期在本市實施“套路貸”犯罪活動。

犯罪集團分工明確,犯罪嫌疑人熊某爲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公司風控,負責誘騙被害人寫下翻倍借條,閆某作爲公司業務員,負責爲公司招攬客戶、爲客戶填寫資料等工作,劉某帶領李某、胡某負責替公司催債,在熊某指使下通過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手段向借款人索討所謂“債務”,每月領取固定工資並從公司盈利中獲取相應提成。2017年4月20日,民警在熊某和閆某住處查獲了現金37萬元、銀行卡71張、各類公章14枚、上海市房地產買賣合同26份、身份證及各種身份證件25張,各式pos機12臺、裝有公民借條等資料的檔案袋106個。

犯罪集團頭子熊某拒不認罪,在青浦區檢察院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期間,均以借條上的翻倍金額主張債權債務關係,捏造索要投資分紅等理由欲圖脫罪。承辦檢察官在審訊全案人員、分析被害人筆錄後,認定該案閆某、劉某等人的口供與被害人供述一致,查清了熊某等人實施犯罪的“套路”,對熊某的狡辯不予採信。在辦理該案過程時,“套路貸”犯罪類型比較新穎,許多被害人在外地難以取證,涉“套路貸”部分金額與正常高利貸金額混淆,且熊某反偵查經驗豐富,部分證據已經滅失。熊某曾被取保候審,承辦檢察官調取了熊某、劉某的手機,並要求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了熊某在取保候審期間的銀行交易記錄,從中查獲了大量證據,形成了長達290多頁的審查報告,從批捕到宣判歷時兩年,使犯罪集團的五名成員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青浦區檢察院分別於2018年2月、4月、12月,以敲詐勒索罪、詐騙罪將被告人劉某、李某、胡某三人,熊某,閆某分別起訴至法院,該犯罪集團敲詐勒索部分犯罪既遂14萬餘元,犯罪未遂170萬餘元;詐騙部分,犯罪既遂34萬餘元,犯罪未遂52萬餘元。

2019年2月28日,被告人熊某因犯敲詐勒索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

2019年3月15日,被告人劉某、李某、胡某因犯敲詐勒索罪、詐騙罪,數罪併罰分別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九年六個月到五年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到六萬元不等。

2019年4月2日,被告人閆某因犯詐騙罪、敲詐勒索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檢察官介紹,目前“套路貸”犯罪集團屬於國家“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要打擊對象,對於“套路貸”團伙成員,司法機關將從嚴處理。同時提醒廣大市民,路邊的小廣告和電話推廣是“套路貸”的常見營銷手段,切不可輕易相信。如果已經身陷“套路貸”,或者被其起訴拍賣房產的,可向當地公安機關反映情況,以便對相關虛假訴訟進行調查。

通訊員 胡佳來 新民晚報記者 潘高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