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午節在現代意義上是個祭祀的節日,因爲端午節這一天發生的都是些“曹娥救父投曹娥江”“伍子胥被投錢塘江”“屈原投汨羅江”類的事,因此你互祝快樂的話會很奇怪吧,不過是可以互相說一些“幸福安康”之類的吉利話哦。端午節早於屈原投江。

端午節有幾十個別稱,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糉子節、女兒節、詩人節等等。

6.屈原並不姓屈?

司馬遷曾在屈原列傳中說:“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楚的國姓就是羋。屈原其實姓”羋”(mǐ),“屈”並不是他的姓,而是氏。古代的姓和氏並不是同一件事。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因此屈原才叫屈原,而沒有叫羋原。

揭祕端午節6個不爲人知的冷知識

5.端午節不能說“節日快樂”?

端午節在現代意義上是個祭祀的節日,因爲端午節這一天發生的都是些“曹娥救父投曹娥江”“伍子胥被投錢塘江”“屈原投汨羅江”類的事,因此你互祝快樂的話會很奇怪吧,不過是可以互相說一些“幸福安康”之類的吉利話哦。

揭祕端午節6個不爲人知的冷知識

4.端午節不放假?

2008年之前,端午節的確是不放假的。從2008年起,端午節才被設立成法定假期。

揭祕端午節6個不爲人知的冷知識

3.端午=浴蘭節?

是的,端午不只叫“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揭祕端午節6個不爲人知的冷知識

2.賽龍舟不是爲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早於屈原投江。所以,是屈原“選擇了”端午節這天投江,而不是因爲屈原那天投江了纔有的端午節。

屈原曾寫過《九歌·湘君》,“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講的就是駕龍舟蕩於江上,將一些器物(如玉佩)扔到江中紀念某人的詩。據不少專家考證,龍舟競渡的活動可能早於屈原一千多年,真正的起源是某種原始精神。

揭祕端午節6個不爲人知的冷知識

1.韓國人“偷”了端午節?

實際上,韓國人過的並不是端午節,而是“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市的一個傳統節日,和我國端午節的風俗完全不同。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地區農民在端午節氣時間裏特有的一種巫俗祭祀活動,江陵端午祭以大關嶺祭神爲始拉開帷幕,爲期二十天至一個月。活動期間將會舉行各種巫法和祭祀典禮,並會舉行跳繩、假面製作等傳統遊戲和體驗活動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農樂表演等,並不是特指一種節日。

揭祕端午節6個不爲人知的冷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