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趙然表示,上市險企淨利潤在原水平上能夠達到20%左右的增長,綜合來看,公告對壽險業務利好大於財險,絕對規模大的公司釋放利潤絕對額更高,從敏感性上來看,中國平安利潤提升幅度相對最小,中國人壽受利潤波動影響敏感性最大,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利潤增長相對具有確定性。萬聯證券指出,政策推出後,上市保險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望獲得明顯提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2018年減稅金額分別爲52億元、104億元、44億元和18億元,實際稅率分別下降37、6、16和17個百分點,相當於淨利潤分別提升43%、9%、24%和23%,其中平安減稅規模領先,國壽利潤提升幅度最大。

財政部近日發佈的《關於保險企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公告》(簡稱“公告”)稱,保險企業發生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手續費及佣金支出,不超過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後餘額的18%(含本數)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允許結轉以後年度扣除。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業內人士指出,公告標誌着討論近一年的保險業減稅政策正式出爐,原人身險10%的稅前扣除額度,財險15%的稅前扣除額度,現調至18%的扣除額。這一政策預計將爲全行業減稅433億元,上市險企盈利能力將獲得提升。

保險業或實現減稅433億元

申萬宏源認爲,該政策預計爲保險業減稅達433億元。從財險業來看,預計財險業所得稅合計減少達87.8億元,提升上市財險子公司ROE2.1%-2.5%。2018年產險公司保費收入爲1.17萬億,在3%稅率提升幅度用滿的假設下,預計節省所得稅費用87.8億元。預計對人保財、平安財和太保財淨利潤增加17.9%、14.1%和24.9%,提升2018年ROE水平約2.1%、2.5%和2.5%。

從壽險業來看,預計壽險行業所得稅合計減少達345.2億元。近年來壽險公司持續強調回歸保障本源,大力發展長期儲蓄型和長期保障型業務,新業務價值的提升帶動產品首年佣金率提升,在從躉交業務向期繳業務轉型過程中,件均保費略有降低,手續費及佣金支出/(保險業務收入-退保金)比率在提升,截至2018年底,國壽、平安壽、太保壽、新華保險這一比率分別爲14.9%、18.9%、17.3%和18.7%。2018年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爲2.63萬億,假設佣金比率爲17%,退保金/原保費比率爲25%,預計節省所得稅費用246.6億元。展望未來,壽險佣金率抵扣上限的抬升,將鼓勵壽險公司進一步聚焦期繳、發展高佣金率的保障型產品,對提升代理人收入、公司增員、新業務價值率提高形成正向循環。

上市險企盈利能力提升

萬聯證券指出,政策推出後,上市保險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望獲得明顯提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2018年減稅金額分別爲52億元、104億元、44億元和18億元,實際稅率分別下降37、6、16和17個百分點,相當於淨利潤分別提升43%、9%、24%和23%,其中平安減稅規模領先,國壽利潤提升幅度最大。整體而言,行業減稅力度較大,上市保險公司盈利能力均有較大提升,有利於提升長期ROE中樞和EV成長性。

中信建投分析師趙然認爲,此前的抵扣比例設置已無法適應當前保險行業的實際情況,提高比例上限的呼聲近兩年逐漸提高,此次公告的頒佈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優惠力度上都有一定程度的超市場預期,5-10個百分點的比例提升,將有效減輕保險行業稅負,全面利好保險行業。

趙然表示,上市險企淨利潤在原水平上能夠達到20%左右的增長,綜合來看,公告對壽險業務利好大於財險,絕對規模大的公司釋放利潤絕對額更高,從敏感性上來看,中國平安利潤提升幅度相對最小,中國人壽受利潤波動影響敏感性最大,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利潤增長相對具有確定性。稅收優惠對保險行業的影響持續發揮作用,2019年的利潤增速將同比大幅增長,成爲刺激保險股估值抬升的催化因素,且當前保險股已經處於低估值區間,0.9-1.2倍的P/EV(P/B)明顯低於1-1.5倍的合理區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