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据台媒9月5日报道,台湾海军至今仍有不少二次大战期间建造的舰艇,除了两艘加皮级潜舰“海狮”(SS791)与“海豹”(SS792),以及“中字号“坦克登陆舰(LST)之外,就是俗称“大字号”的救难舰。其中舷号ATF551的“大万”号拖船,1942年12月成军服役,是台湾海军现役舰艇当中最老的一艘。现役大字号包括5艘远洋拖船(ATF)、2艘救难打捞舰(ARS),其中只有“大台“号(ATF563),是在二次大战结束后才成军。

  台湾海军“大万”号拖船 不知道的人只看外形的话可能以为是二战时影像资料 图片来自台湾论坛

  相较于作战舰艇甚至两栖舰艇,“大字号”都是台军中少被关注的“灰姑娘”,也因此其替换计划,比其他舰艇更慢。在2019台湾“国防预算”中,终于开始编列新型救难舰方案。依据预算书指出,新型救难舰将“担任本军舰艇海上遇险救难、拖带及大型无动力载台(浮坞、靶船、工作平台等)海上拖带任务为主,协助其他公务单位及民间船舶海上救难,联合搜救及人道救援任务为辅”。

  报道称,台海军近年建造新舰,都先造一艘原型舰,评估修改设计后再进行量产,这次救难舰也不例外。预计第一阶段编列新台币36亿5800余万元(约合8.13亿人民币),采购一艘原型舰:相较之下,其他几个同样在进行原型舰建造的计划,开销都大得多:新式潜艇是新台币493亿余元(约合109亿人民币)、两栖登陆舰是73亿余元(约合16亿人民币)、“神盾”舰是245亿余元(约合54亿人民币)。计划年度是2019年至2023年,这也代表多数台军现役“大字号”,应该会服役到2023年之后。

  台湾“国防部”官员称,救难舰不必装置复杂的战斗系统,属于成熟平台,在市场上不乏已获验证的优良设计,基本上以现货采购模式进行,按照台海军开出的规格办理招标。至于舰上的火抱、通信等装备,则由台军负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