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總政(原)歌舞團是原總政文工團旗下的子系統,建國之後的1952年,一位叫做 董小吾的軍旅文藝工作者,擔任了原總政文工團第一副團長兼原總政歌舞團首任團長。那麼,這位老藝術家的生平或者說軍旅人生是怎麼樣的呢?

董小吾老前輩1920年出生於魚臺縣谷亭鎮和平村,抗戰爆發後懷着極大的愛國熱情,投身於學生流亡演出隊,爲正在固守南京浴血奮戰的抗日將士和戰區醫院的傷兵慰問演出。董小吾於1938年8月到達延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0年8月,董小吾的《陽方口小調》,深受部隊和晉西北羣衆的歡迎。1943年初春,董小吾被借調到戰鬥劇社,請注意這是戰鬥劇社,表明了戰鬥與戲劇密不可分,而且這是在延安,是在主席的同意之下建設的戰鬥劇社。

董小吾接連創作秧歌劇,多次兼任編劇、導演、作曲,於1944年獲得晉綏邊區第七個“七七”抗戰紀念日文藝特別獎。1948年初,由董小吾等人集體創作的歌劇《劉胡蘭》一舉成名,奠定了他在我軍戲劇界的崇高地位。

1949年10月1日,董小吾和60餘名文藝界的代表,在天安門東觀禮臺參加了開國大典,親眼目睹主席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10月4日受到親切接見。爲此,董小吾採用陽方口小調的曲子創作出《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歌,唱遍全國。

董小吾在百團大戰後,一連寫下《百團大戰組歌》8首。要知道,百團大戰是八路軍吹響大反攻號角的重大戰役,董小吾能夠親自創作,也證明了他當時在我軍文藝界的崇高地位。像百團大戰這樣的歷史,是需要通過文字和音樂的形式記載下來的,用槍不可能記載下來,因爲槍沒有這個功能,又蘸不了墨水,又沒有內存和硬盤,存儲不下百團大戰的豐功偉績。

董小吾曾榮獲波蘭和羅馬尼亞的二級國家勳章。這2枚勳章,證明了國際上對於我軍文藝工作者的肯定,份量當然要比普通網友的評價要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