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5 15: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陳巧穎

橫店這位企業家甘當“老孃舅”每週二坐鎮調解糾紛

6月4日上午8點半,橫店“老孃舅”呂忠民準時出現在東陽市公安局橫店分局的老孃舅調解室內,開始了新一天的調解工作。

沒過多久,雙方當事人陸續來到調解室。原來,某銀行橫店支行開業當天,橫店鎮一位老奶奶在領取開業禮物的途中不慎摔倒,導致骨折。因雙方在賠償金額上存在較大分歧,只好來尋求“老孃舅”調解。經過呂忠民一個多小時的調解,最終敲定賠償金額爲1700元,雙方握手言和。

橫店這位企業家甘當“老孃舅”每週二坐鎮調解糾紛

定期調解,“老孃舅”從幕後走到臺前

在橫店,提起呂忠民,很多人並不陌生。他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創立了市長庚置業有限公司,後因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而聲名在外,又因天生一副熱心腸,喜歡幫人解決難題,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爲“老孃舅”。

2016年8月,呂忠民在橫店龍山一品小區率先成立了便民服務中心,無償爲新老橫店人提供糾紛調解、婚姻介紹、保險代辦、醫療救助等服務。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這裏享受“量身定製”的專屬服務,橫店“老孃舅”的名氣也隨之水漲船高。後來,呂忠民發揮個人所長,不定期到市公安局橫店分局義務“值班”,協助民警處理各類矛盾糾紛,效果出奇地好。去年4月份,呂忠民收到了由橫店公安分局頒發的“終身特約調解員”聘書,從此,他從幕後走到臺前,開始了“持證上崗”。

在這一年多時間裏,每週二上午,呂忠民都會雷打不動地來到橫店公安分局,與民警、雙方當事人面對面,一遍遍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切實爲他們消除心中的疙瘩。“調解矛盾糾紛必須保持中立態度,做到不偏不倚,只有這樣,才能讓雙方當事人信服,促進問題解決。”呂忠民說,很多民間糾紛的產生,其實就源於一句話、一口氣,只要設身處地爲對方着想,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矛盾糾紛自然容易化解。

橫店這位企業家甘當“老孃舅”每週二坐鎮調解糾紛

言傳身教,調解糾紛時主動伸援手

“感謝呂總仗義幫忙,我以後一定依法維權,儘量不給大家添麻煩。”數月前,紅木工人李某樂呵呵地從包工頭手中接過4700元錢,並按照程序在《治安調解協議書》上簽字、摁手印。這是呂忠民成功調解的一起勞動糾紛案件。當天,他不僅爲李某討回了工資,還言傳身教,告知其今後必須合理合法地維權。

像這樣的成功案例,在呂忠民的調解生涯中不勝枚舉。難能可貴的是,再複雜的矛盾糾紛,只要到了呂忠民手裏,一般都能很快化解,並且不會留下“後遺症”。

“你們以後遇到了困難,都可以來找我,我一定盡力幫忙。”每次調解結束後,呂忠民都會給出這樣的承諾。

前不久,丁女士的女兒和方先生的兒子發生了肢體衝突,在推搡過程中,方先生的兒子門牙受損。考慮到丁女士夫妻倆都在橫店打工,經濟壓力較大,呂忠民不僅努力說服方先生降低賠償金額,還主動告訴丁女士遇到子女就學、工作等方面的難題,都可以第一時間聯繫他。“呂總太好心了,不僅幫我們解決了難題,還主動提供後續保障服務。”丁女士感激地說。

而在去年的一次調解中,呂忠民還自掏腰包,爲經濟困難的環衛工人李新生支付了6000元賠償款。

橫店這位企業家甘當“老孃舅”每週二坐鎮調解糾紛

“雙清零”,活用“楓橋經驗”促進和諧

橫店鎮有常住和暫住人口20多萬,遊客、演職人員等流動人口每年達上千萬人次,因此,轄區內治安壓力很大。市公安局橫店分局只有正式民警44人,在管理上難免有些“捉襟見肘”,尤其在處理疑難糾紛時,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

爲此,橫店公安分局活學活用“楓橋經驗”,引進在當地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愛心企業家呂忠民,成立了老孃舅工作室,並把每週二設爲工作日,爲橫店及周邊鄉鎮的老百姓提供無償服務,使得許多疑難糾紛都被巧妙化解。

“分局每天接處警四五十起,近一半是村民之間、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爲了將這類矛盾糾紛消滅在‘搖籃’狀態,我們局裏形成了多元化矛盾調解機制,包括民警調解、人民調解、司法所調解和‘老孃舅’調解。”橫店公安分局政委許鑫盛說,引入社會力量處置矛盾糾紛,使得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更接地氣、更有效率,同時減輕了民警的工作壓力。“這也是我們狠抓傷害案件和信訪積案清理,實現‘雙清零’目標的有效舉措。”

“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民警減輕工作壓力,幫雙方當事人化解矛盾,他們開心,我也開心。”呂忠民輕描淡寫地說,“調解沒有祕訣。我只是讓雙方當事人靜下心來,認真地聽我講道理、分析利害,並鼓勵他們相互多一些理解與包容。”

呂忠民說,當下法治社會,調解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手段,不僅能以較低成本“化干戈爲玉帛”,還能有力地推動社會文明、和諧與進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