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多玉石牀能“包治百病”,咋就沒人管?

2019年春晚小品《“兒子”來了》讓不少觀衆記憶深刻,葛優飾演的騙子向老年人推銷高價牀墊,並宣稱擁有“包治百病”的神奇功能。這樣的牀墊現在仍然存在,而且價格不菲。

兩張牀墊八萬塊錢,威海一老人沉迷購買保健玉石牀墊讓家人心焦。從廣東“流行”到山東,2012年就被媒體多次曝光的福氣多玉石牀墊,今天仍在威海地區銷售。今年年初,國家開展了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如今行動已結束,卻未對它產生任何影響,玉石牀墊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

福氣多玉石牀能“包治百病”,咋就沒人管?

試睡聽課,

老人花八萬買牀墊

每天早上八點多,徐阿姨就早早來到威海市南竹島生活小區內的福氣多玉石牀體驗店,像徐阿姨一樣趕早來的老人有很多。他們有的轉幾趟公交車,有的步行幾十分鐘,皆因店裏那張“包治百病”的玉石牀。

記者遠遠觀察,該店鋪被一扇捲簾門半遮着,捲簾門後一層厚厚的塑料簾把屋內擋的嚴嚴實實。當記者想進店時,站在門口的店員立刻機警地“迎上來”,並以記者不是老年人爲由,拒絕了記者進屋的要求。

徐阿姨的孫子劉先生是最早向記者反映問題的人。劉先生說:“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蔡明、潘長江、葛優演的小品《“兒子”來了》很不錯,不過我們一家人卻笑不出來,因爲花8萬塊錢買‘保健牀墊’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奶奶身上。”

劉先生介紹,2016年,奶奶經熟人介紹,免費體驗了福氣多玉石牀。當時這家店在塔山中路宜家花園對面的一老小區裏。劉先生陪奶奶去過一次,據他所見,在屋裏,老人不分男女共躺一牀蓋着被子“捂汗”。旁邊有幾位年齡40歲左右的“女講師”爲老人“分析”玉石牀的好處。爲讓老人經常去,店員會讓老人在第三次體驗時交納5元的誠意金,並告訴老人,交5元可以得50個雞蛋。

徐阿姨在三個月後花近4萬元買了第一張玉石牀墊,在劉先生的家裏記者看到了它。牀墊長約180釐米,寬約120釐米,厚約10釐米,咖啡色皮革包裹四周,中間由黃色正方形石塊拼接而成。黃色石塊打磨光亮,遠看就像在牀墊上貼了一層正方形“瓷磚”,該牀墊有加熱功能,類似“電熱毯”。

據劉先生說,老人堅信這牀裏面有七個“醫生”,躺着就能治百病。當子女給她說牀不能治病時,老人反而覺得子女都在騙他,這使得老人跟家人產生了巨大矛盾。

2018年,這家店搬到了南竹島生活小區C區,還推出了“新產品”。劉先生的奶奶被再次邀請去“躺牀”,結果老人又花費4萬多元買來一個牀墊給女兒,兩張牀墊共花了8萬元。百般無奈的劉先生只得開始四處投訴求助。

記者暗訪,

店家號稱玉石牀能“治病”

之後,記者以“老人家人”的身份對福氣多玉石牀進行了暗訪。揭開厚厚的塑料門簾,記者終於見到了屋內的情況。在這個三十平方左右的室內,擺放着五張玉石牀,十幾位老人坐在塑料板凳上正等候“講師”講課,整個環境略顯擁擠。房間角落裏,堆放着塑料盆、洗潔精等日用品,這些都是給來聽課老人發放的“獎品”。

講課開始前,“講師”先播放了一個10分鐘的宣傳片,大意是講玉石牀廠家的正規性,並表示曾被中央電視臺宣傳過,而後講玉石對人體的好處。影片播放結束,“講師”開始講課,明確說明該牀墊可以治癒頸椎病、肩周炎、脂肪肝能疾病,並以中華傳統文化“玉養人”作爲核心宣傳理念,表示將玉石加熱後,可治癒諸多慢性病。

隨後,“講師”還將一塊從牀墊上取下來的“玉”放進水裏,並以酸鹼試紙做實驗,證明它具有將酸性水變成鹼性水的功能,以此來佐證玉石牀可以治病的說法。

講完以後,老人們便開始躺牀體驗。據在場的一位老大爺介紹,這裏每天都重複這個流程。等課程全部結束後,老人們不僅可以收到小禮物,還可以獲得低於市場價買玉石牀的資格。

記者調查瞭解到,該產品由浙江嘉興福氣多溫控牀有限公司生產,該公司的工商註冊經營範圍爲:溫控牀及牀墊、電子產品、保健按摩器、按摩牀、玉石工藝品、傢俱、家用紡織品;銷售:日用百貨、食品、家用電器;進出口業務。在其經營範圍內並沒有“醫療器械”這一項。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凡具有“預防、診斷、治療”等功能的器械,均屬於醫療器械。而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醫療器械備案、許可查詢中,未查到該公司的信息。

福氣多玉石牀能“包治百病”,咋就沒人管?

保健牀墊亂象,

緣何久治不愈

自己的奶奶花了8萬塊錢買牀墊,劉先生心裏憋屈。過去兩年的時間裏,他先找到銷售牀墊的楊經理要求退貨,但沒有成功。又找到當地消協反映情況,也沒有下文。劉先生還兩次找到環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一次城管執法局以“去到現場沒有發現違法行爲”爲由,沒有進行處理。劉先生在自己取證後第二次找到市場監督管理局,得到的回覆是:“如果有違法情況會責令其改正”。得到這樣回覆的楊先生並不滿意,他說:“改正並不能改變他們繼續賣牀墊的現實,這樣還會有老人被騙。”這幾趟“折騰”讓劉先生感到很無助。

2019年1月8日至4月1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3部門開展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在這期間,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274.1萬人次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商品進行監督檢查,山東省也同步開展了工作。然而百日行動結束了,福氣多玉石牀並未受到影響,照樣開張賣貨。

記者在網上搜索“福氣多玉石牀”的相關信息時,發現幾大主流媒體在不同時段均對“福氣多玉石牀”坑老年人進行過報道。例如,2012年6月6日《南方日報》刊登報道《包治百病的福氣多迷局》;2016年1月18日央廣網發佈《天價“玉石牀”號稱“包治百病”老人中招》。2017年7月18日鳳凰資訊發佈《佛山一些老人“被洗腦”,治病靠睡“玉石牀”》。

記者分析發現,這些報道中的事發地點均在廣東,但如今這張玉石牀已由南向北,進入山東市場至少3年了。更讓人感慨的是,7 年過去了,無論如何曝光,這張牀墊依然在賣,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換。

國家聯合13部門整頓保健品市場,央視春晚通過小品提高大家預防欺騙意識,可見保健品亂象已經引起廣泛關注。但該亂象面對整治卻呈現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這讓劉先生感到十分無助。

保健品市場管理只靠一個“百日行動”還遠遠不夠,更需要探索日常監管有效的長治機制。(山東法制報 記者 王天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