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人的聚會文化,一場心機婊之間的較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一種江湖,叫去了你尷尬,不去你後悔。

這種江湖叫同學會。

阿球最近不幸也趟進了這樣一趟渾水……

金碧輝煌的香格里拉酒店裏,阿球正在和同學們傾(ga)訴(liao)着往日同窗的情誼,一聲渾厚的男中音突然打斷了衆人的攀談。

“老B好久不見,這杯酒我敬你!”

阿球同學,當年的學霸老A跟當年的學霸老B打了聲響亮的招呼,不經意間,最新款的勞力士就從袖口露出,金閃閃的光芒一下就閃瞎了阿球的鈦合金狗眼。

阿球瑟瑟發抖,120斤的肥肉在18度的包廂裏竟抖出了汗,她磕了一把瓜子強裝鎮定。

老B微微一笑,站起身來,右手舉起酒杯,左手小指漫不經心的在桌上扣了兩聲。阿球定睛一看,離小指2公分的距離赫然躺着一把燙金的車鑰匙,上面別摸我(BMW)三個字驚爲天人。

“聽說老A在北京買了好幾套房,果然是做大老闆的人了”

“哪有老B你厲害,公司都開到美國去了

“沒有沒有,最近公司不景氣,手頭的項目都縮水了,現在就剩幾個一兩億的項目了

“最近北京房價跌得厲害,我那幾套房子也不值錢了,剛好兒子要出國留學,就賣了一套給兒子讀書

“還是老A的兒子有出息,不像我兒子在國外上學,天天只顧着玩。最近考試只考了第二名,把孩子他媽都氣壞了。”

......

阿球和一幫甲乙丙丁面面相覷,大家都慚愧的低下了頭。在低頭的同時,阿球心中鬆了一鬆,“看來今天這餐飯錢,自己能省下一筆了.......”(阿球,你的志氣呢?)

這樣的場景,肯定不少人覺得很熟悉。

本來好好的一場聚會,卻莫名的令人感覺渾身不對勁。說得話看似很正常,話裏話外卻滿是刀光劍影,一不小心你就被刺到了,到頭來卻搞不清楚爲啥被刺到。

然而,不知爲何,很多中國人卻熱衷於這樣的聚會。

1. 愛熱鬧的中國人

愛熱鬧是華夏這個名族的共性。

菜市場買菜,看到哪家人多就去哪家買,不管他家的菜是不是市場裏面最好的。買衣服也一樣,哪家人多去哪家,去飯店喫飯更是如此。

這就是由於大家有這樣的心理,幹什麼人多,我就跟着去,而從來不考慮其他的。

熱鬧的背後,大家都藏着共同的心理:佔便宜和窺伺。

因爲大家都堅信,人多的地方,肯定有便宜可佔,有能滿足自己好奇心的事物出現。

爲啥那麼多人去那家鋪子買菜,是不是那家阿姨會送多一根蔥?

爲啥那家賣衣服的店人那麼多,是不是因爲有折打?

爲啥那家飯店在排隊,是不是是味道比其他家都要好?

而聚會文化,也是如此。人們聚在一起,總能探出一些水花和八卦,滿足自己窺伺的心理。生怕自己錯過了一場聚會,就錯過了什麼好處。

萬一這次喫飯能認識到一些重要人物呢,萬一喫完這頓當年我追的女神就願意搭理我了呢?如果不去喫這一頓,大家怎麼知道我已經變得那麼牛逼了?

大羣人聚會,肯定少不了喝酒。酒是個好玩意兒,麻痹頭腦之後嗨到極點,調動氣氛,緩解尷尬。同窗期間不熟識現如今也能坐在桌上誇誇其談,三巡酒後互留聯繫方式爲下次相約做好準備。

不熟的人不會拒絕客氣的敬酒,熟悉的人不會拒絕朋友的碰杯。喝倒之後還有四面八方的“關心”。一杯又一杯,從啤酒到白酒再到洋酒,難受了自己,娛樂了大衆,沒人下桌。

人們聚會,聚的不是感情,卻比的是心思。

但是,請你清醒一點,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萬一,別人也不會因爲和你喫一頓飯,就能幫到你什麼。

2. 很多人並不明白,聚會多≠人脈廣

有些人單純的認爲,參加聚會不過是爲了多認識些人,以後“好辦事”。

但你不想想,別人憑什麼幫你呢,就爲了一頓飯?

要知道,感情的深淺從來都和聚會無關。平時有事情需要幫忙,大部分人肯定還是會找關係好的朋友,哪裏會好意思厚着臉皮麻煩這些“酒肉朋友”。

最終,你在聚會上所認識的那些人,也就成了通訊錄裏一個個透明般的存在,可能下一秒,你需要朋友圈的人幫你投票的時候,發現你已經被拉黑了。(好像也只有這個作用了)

所以,聚會認識的人,大多也不過只是“認識”罷了。想借聚會增加自己的人脈基本是不切實際的。

有句話很功利: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想認識你。但功利之餘,卻不由得讓人感嘆,這句話所陳述的事實就是真理。

本身厲害的人,從來不會缺乏人脈。因爲人是很現實的動物,只有互利互惠,只有錦上添花,如果只想一味的佔着別人便宜求別人幫忙,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所以,與其忙着參加各種飯局,趕着結交各路人,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沉下來,放在提升自己上。到那個時候,都不需要參加聚會,想聯繫上你的人都會很多。

3. 相見不如懷念,請遠離那些心機滿滿的聚會

說到底,聚會這事兒,不在乎花不花錢,喫了什麼,最重要的還是跟誰聚啊。

魏晉時期的文人墨客,也是好聚會的一羣。但人家聚在一塊並不是爲了明天能求你幫個忙,而是大家都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可以一起吟詩作對,把酒言歡,可以一起討論自己喜歡的東西。擱在現在,那都不叫聚會了,那叫文化沙龍。

與興趣愛好共同的朋友相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換言之,聚會本身是沒錯的,但硬要把自己塞在一個讓自己不舒服的環境,就有問題了。要不你看看,這樣充滿功利性的聚會,你還能喫好喝好嗎?

反正,我是不喜歡處在這樣一個聚會:幾年沒見,開口就問你工資多少;酒足飯飽後,就問你能不能幫兄弟一個小忙;手頭有點緊,問你借幾萬週轉一下;不經意間曬一下你,炫耀一下自己的優越感......

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只是學校將你們安排在了同一個地方,共歷一段歲月,使你產生了你們是同類人的錯覺,不怪你。

魯迅曾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這樣心機婊雲集的聚會,不去也罷。

你要知道,時間就像一個大篩子,篩篩選選,最後該聯繫的一個都不會跑——

若是真的想去聚一次會,不如等到年齡大點的時候去吧。

等到七老八十了,你就會發現,年輕時如何攀比,如何假裝,如何勾心鬥角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終歸會有一天變老,把佈滿皺紋的手搭在一起,不捨得撤離。

這個時候的聚會,纔有意義,因爲大家面臨的都是同一個問題:生與死。歷經幾十年的人生後,大家對往事都放得開了,窮也好,富也好,共同的敵人是時間。

這時,大家纔有了共同的話題。到這個時候來回憶大家的青蔥歲月,好像纔有另一番味道。

有時候,相見不如懷念,就是這個理兒。

遠離那些無用社交,別一羣人狂歡過後,深夜獨自回到冷清的家裏,心沒滿足,胃也沒滿足,只有鬥智鬥勇後的空虛,只有攀比過後的無趣,那多沒意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