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农课程知多少 | 公众开放Mooc: 不如“喫茶”去!

[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 赵朴初

茶叶品鉴艺术

在烈火中沉睡

在茶水中复活

茶道

亦是经得住火炼才得以凤凰涅槃

//////////////////////

茶为百草之灵,为物之至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实用价值的部分,课程既介绍了茶树的起源与发展,饮茶的起源、演变与习俗,茶叶的品鉴,茗茶鉴赏,又简要概述了历代文人雅士、茶人茶客对茶的品评题咏,知识和趣味兼达,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融,使您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优雅中提高素质,为您铺设一条从饮茶到品茶的精深大道。

房婉萍,在她的慕课《茶叶品鉴艺术》中,从问茶入道、茶叶品鉴、名茶鉴赏、择水备器、茶诗词赏鉴等方面展示了茶叶品鉴艺术的特有魅力,以讲解、展示、演示为主要授课方式,有效保证了教学效果和视频课程推广的可操作性。

茶由物质到文化,由文化向精神,而由精神又可穿透灵魂。

房婉萍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开有 《茶文化学》、《茶叶鉴评与欣赏》两门选修课,从事茶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推广,是一位典型的“茶叶控”,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呼声,南农口碑“课程中的LV”。每学期报名的学生都有五六百人,学校只好采用摇号的方式,强制把听课人数限制在260人之内。

和老师聊茶学茶

对话房婉萍

以“俭清和静”的姿态

为茶艺发声

Q

茶属于中国文化中最具悠久历史之一的内容,您觉得现在茶学在国内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主要会吸引什么样的受众?

房婉萍茶学的研究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深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民众更多的关注到农产品的优质安全问题,茶叶作为中国老百姓不可或缺的饮品,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吸引的受众也是越来越广泛。

Q

茶学除了人文社科外,其本身含有的自然科学类会涉及到哪些方面?

房婉萍:茶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育种、栽培、生物化学、制作与加工等。

Q

开了茶学课程之后,我们的受众主要以学生为主,他们给您什么样的一种教学反馈?

房婉萍大家普遍反映很感兴趣,希望能有更多的实践学习的机会。

茶之国度

一道好茶从源头开始

Q

品茶那是味觉、嗅觉,甚至会涉及到触感,那么为此茶叶会不会像红酒和咖啡一样有属于自己的风味轮?哪些属于好的味道?哪些又属于不好的?

房婉萍:茶叶的感官审评主要关注视觉、嗅觉、味觉,也有相关的风味轮存在,但由于六大茶类的存在和茶叶香气的复杂性,在产地、品种、加工过程等一系列因素交叉影响的情况下,国内暂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味轮体系。国外一些品牌或机构在尝试建立自己的风味轮,是因为其加工工艺相对单一和简单,且茶叶种类大都只有红茶。

Q

那什么样的种植因素会影响到茶叶的风味?

房婉萍:茶叶的风味影响因素非常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茶树品种、生长环境、种植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等。

Q

请您介绍一下针对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茶叶,它们除了味道存在差异,是否对相应茶器的选择也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可以选2-3个例子给我们对比介绍一下么?

房婉萍:选择茶具,对于品茶来说十分重要。优质茶具冲泡上等名茶,两者相得益彰,使人在品茗中得到美好的享受。一般来说,细嫩的名优绿茶,可用无色透明玻璃杯冲泡,边冲泡边欣赏茶叶在水中缓慢吸水而舒展、徐徐浮沉游动的姿态,领略“茶之舞”的情趣。至于其他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高档花茶可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饮,以显示其品质特色,也可用盖碗或带盖的杯冲泡,以防止香气散失;普通低档花茶,则用瓷壶冲泡,可得到较理想的茶汤,保持香味。冲泡中高档红绿茶,如工夫红茶、眉茶、烘青和珠茶等,因以闻香品味为首要,而观形略次,可用瓷杯直接冲饮。低档红绿茶,其香味及化学成分略低,用壶沏泡,水量较多而集中,有利于保温,能充分浸出茶之内含物,可得较理想之茶汤,并保持香味。乌龙茶宜用紫砂壶冲泡;袋泡茶可用白瓷杯或瓷壶冲泡。此外,冲泡红茶、绿茶、黄茶、白茶,也可使用盖碗。

+

初夏刚至

绿荫冉冉

美好的夏天

从一杯好茶开始

收获新知

发掘乐趣

在水与茶的交流中

开启一段溯本清源的茶之旅

最后

想了解更多南农慕课

这一门“茶学”

你也可以上!

采访 | 猫眼新媒体工作室 猫顽

编辑 | 猫眼新媒体工作室 郭子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