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5月14日,以色列多年來最忠實的盟友--美國將在以色列建國70週年紀念日當天,把其駐以大使館前往耶路撒冷,以力挺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主權宣稱。70年前的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在特拉維夫宣佈成立以色列國,並發表了《以色列國獨立宣言》。1948年5月14日,大衛.本.古裏安宣佈以色列國成立,並就任該國首任總理。次日,阿拉伯國家聯軍進攻新生的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在以色列的頑強反擊之下,主動挑起爭端的阿拉伯聯盟鎩羽而歸,71萬巴勒斯坦人被迫逃離家園,成爲難民。1948年10月,巴勒斯坦難民從加利利逃離。在隨後爆發的四次中東戰爭中,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因戰火摧殘流離失所,背井離鄉,至2015年,巴勒斯坦難民總人數已達510萬,甚至超過了巴勒斯坦國的人口總數(450萬)。1948年,難民營中的巴勒斯坦老人與女孩。與此同時,在成立之初的以色列領土面積與人口基數遠遜於阿拉伯國家。1948年,以色列人口僅有80.6萬,而如今其人口已達880萬,在短短的70年內增長了近十一倍。新增人口中的絕大多數都是自他國移入以色列的猶太移民(初期是難民),他們的“迴歸”不僅使得以色列在這四戰之地生存了下來,而且爲其發展爲其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以色列領土及其佔領區全圖,目前除本土外,以色列還對約旦河西岸與戈蘭高地擁有控制權。以色列建國70週年對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來說,是同一段歷史的兩份回憶:猶太人難民在光榮與驕傲中“迴歸故土”,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難民則在痛苦與悲傷中逃離家園。近代猶太人“迴歸”以色列地起於19世紀末。1882年,當時的俄羅斯帝國國內排猶暴動愈演愈烈,在猶太復國主義思潮的影響下,許多受迫害的猶太人沒有再像前輩那樣移民至中歐乃至西歐,而選擇直接回到《聖經》中猶太人的故地--以色列地定居,此時的以色列地即是巴勒斯坦,處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至1903年,共有35000名來自俄羅斯與羅馬尼亞的猶太人移至巴勒斯坦。第一波移民潮期間由猶太人組建的幼兒園,攝於1898年。此後的1904年至1914年間,同樣也是由於俄國國內反猶主義情緒高漲,針對猶太人的襲擊層出不窮,又有4萬名俄國猶太人移至巴勒斯坦定居。這批猶太人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於1909年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德加尼亞(D‘ganyaAlef)建立了第一座基布茲(猶太版本的集體社區,主要從事工農業生產,且享有高度自治權),並組建了自衛團體,以抵禦部分阿拉伯人的襲擊。這種新穎且高效的定居點組織方式很快受到了猶太移民的歡迎,一座座基布茲如雨後春筍般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德加尼亞基布茲的窩棚,攝於1910年。由於1914年一戰爆發,巴勒斯坦成了駐埃及的英軍與奧斯曼帝國軍隊交戰的前線,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進程暫時中斷。英國爲了對抗德、奧、土等同盟國,選擇拉攏遍佈世界各地的猶太經濟與政治勢力,因而其此前在1917年就發表過《貝爾福宣言》,以支持猶太人重返以色列地建立“民族家園”,換取猶太人對英國的支持。巴勒斯坦原先的統治者奧斯曼帝國在一戰結束後分崩離析,其將巴勒斯坦的統治權拱手讓給了英國,英國由是建立了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進行殖民統治,因而在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進程馬上再次重啓。至1923年,又有4萬名來自東歐的猶太人定居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以正式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NaitonalHome)。在1924年,由於美國出臺了限制移民的《緊急配額方案》,大量來自波蘭及其他歐洲國家的猶太人無法移入美國,轉而選擇移入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在短短五年內便有82000名猶太人定居巴勒斯坦。在這批猶太移民中,有許多是中產階級,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的到來,促進了巴勒斯坦城鎮的建設與商業的發展,並使得巴勒斯坦的輕工業也建立了起來。猶太移民,攝於1920年前後。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1929年至1939年間,由於納粹主義的興起,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乃至波蘭等國的猶太人的財產乃至生命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他們被迫出走,巴勒斯坦託管地由是迎來了25萬名猶太移民,這其中許多人是各行各業的專家,如醫生、教授與律師等,他們前來定居後,巴勒斯坦的醫療、教育乃至重工業的發展明顯上了一個臺階。於1935年在波蘭簽發的准許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託管地的文件由於巴勒斯坦託管地資源有限,猶太移民人口陡增後,開始不可避免地與巴勒斯坦當地的阿拉伯人爭奪土地與礦產等資源,雙方矛盾日益激化,多次爆發武裝衝突。作爲巴勒斯坦託管地的統治者,英國自然不想看到自己的殖民地內部發生動亂,因而其在二戰爆發前夕決定限制每年移入的猶太人數量,以緩解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緊張局勢。然而這並沒能阻止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在納粹開始大規模屠殺猶太人後,11萬名猶太人爲了保命,通過各類非法手段移入巴勒斯坦託管地。至1948年以色列建國前夕,共有65萬名猶太人已在巴勒斯坦託管地定居了下來。1945年,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猶太倖存者抵達巴勒斯坦託管地的海法港。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次日旋即爆發第一次中東戰爭。此後近十年內,因爲戰爭威脅,新生的以色列國在民用生產方面採取了諸多節省開支的措施,以確保國防生產不受影響,這使得以色列民衆的生活一度相當艱苦,但這並沒有妨礙從大屠殺中倖存下來的德國和奧地利的猶太人爭相定居以色列,此外來自意大利、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利比亞、突尼斯與摩洛哥等國的猶太人蜂擁擠上開往以色列的郵船,回到“應許之地”。在1948年至1951年的短短三年內,又有近69萬猶太人移民以色列,使得以色列國的人口翻了個倍。一個摩洛哥猶太人家庭乘船前往以色列由於阿以衝突的緣故,許多定居在阿拉伯乃至伊斯蘭國家中的猶太人陸續遭到所在國當政穆斯林的不同程度的歧視乃至迫害,以色列政府爲此開展了多項專項行動,將多個國家的整個猶太社羣以空運的方式接到以色列,如49年至50年的魔毯行動將近5萬名也門猶太人護送至以色列;51年以斯拉與尼希米行動將全部的12萬名伊拉克猶太人接至以色列;84年至85年的摩西行動與91年的所羅門行動則將55000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從饑荒和內戰中拯救了出來。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魔毯行動中的也門猶太人除去從西方國家與伊斯蘭世界而來的猶太移民,來自東歐的猶太移民,尤其是俄國猶太人,也是以色列人口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蘇聯解體後,原先因配額所限而難以離開本國的俄國猶太人開始大規模移民以色列,至今共有90萬俄國猶太人定居在以色列,佔目前以色列人口的約11%。如今880萬以色列公民絕大多數都是移民及其後代,可以說,若沒有外來移民,就沒有以色列。各國猶太人移民以色列的數量示意圖,顏色越深人數越多。同樣地,若沒有以色列,也就不會有巴勒斯坦難民。在猶太人以各種方式大規模“迴歸”以色列的同時,巴勒斯坦人卻在曠日持久的阿以衝突中逃出自己的家園。在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聯盟不僅沒能擊潰以色列,還丟掉了一半原先分給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國的領土,生活在交戰區的巴勒斯坦人因安全無法得到保障,不得不背井離鄉,還有部分巴勒斯坦人躲過了戰火蹂躪,卻還是被以軍驅逐出境。居住在海法的巴勒斯坦人被猶太民兵驅逐。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此外,由於不願意與外來的猶太人混居,且寄希望於阿拉伯聯盟能在軍事上擊敗以色列,以此建立巴勒斯坦國,因而還有許多巴勒斯坦人即便未受戰爭直接影響,也選擇離開已經或即將被以色列佔領的家園,移居至約旦控制的西岸地區或是埃及控制的加沙地帶,養精蓄銳,準備來日再戰。至1950年,當時90萬巴勒斯坦人中有71萬成了難民,如海法、阿克與雅法等大城市中的巴勒斯坦人口銳減了90%。在難民營學校中就讀的巴勒斯坦難民兒童1967年,埃及、約旦與敘利亞互相簽訂了共同防衛協定,旨在對抗三者共同的敵人--以色列。感到自身安全難保的以色列索性先下手爲強,發動對埃及、約旦與敘利亞的突然襲擊,史稱第三次中東戰爭。在短短6天內,以色列國防軍大敗阿拉伯國家聯軍,不僅佔領了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整個約旦河西岸地區,還從敘利亞手裏奪下了戈蘭高地,從埃及手中奪下了整個西奈半島。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肉色爲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新佔領的土地。這樣一來,以色列幾乎控制了整個巴勒斯坦,之後其或採取各類“軟性”手段,如斷水斷電,限制物資與人員進出等經濟戰方式,迫使巴勒斯坦人離開其土地,或直接夷平巴勒斯坦人的村莊與難民營,強制驅逐巴勒斯坦人。至1971年,又有30多萬巴勒斯坦人被迫出逃,由於西岸與加沙均被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人此時不得不離開巴勒斯坦,一些進入約旦、敘利亞與黎巴嫩等鄰國定居,還有一些逃到了更遠的沙特、卡塔爾乃至科威特,成了漂泊在異國他鄉的難民。一位巴勒斯坦難民與其居住的難民營由於人口基數大且生育率高,經過數十年的繁衍生息,巴勒斯坦難民的總數已十分驚人,僅登記在案的難民人數就有515萬之巨,其中在約旦的巴勒斯坦難民有300萬,佔到約旦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其已是約旦國內不可輕視的少數族羣。坐落在西岸伯利恆的巴勒斯坦難民營,攝於1956年。目前在加沙地帶生活着130萬巴勒斯坦難民,他們因以色列的封鎖而缺衣少食,無水可喝,無電可用,無醫可求,無房可住,無地可種。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他們空有一身手藝與知識,也無法外出前往埃及或以色列務工,生活水平改善無望,只能呆在遍佈加沙的難民營內蹉跎度日,看着自己的家園一天天地荒涼下去。加沙地帶的難民營,攝於2009年。近45萬巴勒斯坦難民生活在黎巴嫩,其雖是難民,卻積極地參加黎巴嫩政軍事與政治活動。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第五次中東戰爭期間,在黎的巴勒斯坦難民加入巴解組織黎巴嫩分支,再次和“老對手”--以軍槓了起來。此外,在敘利亞還有56萬巴勒斯坦難民,其中許多人在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被迫再次踏上逃亡之旅,成了難民中的難民,其境遇之悲慘,恐怕無人能及。位於約旦北部的扎塔裏難民營收容了8萬名敘利亞難民,其中不乏先前逃亡敘利亞的巴勒斯坦難民。短短70年內,猶太人的“迴歸”與阿拉伯人的出逃使得以色列領土及其控制區內的人口情況發生了極大且不可逆轉的變化:1948年以色列剛建國時,其控制區與阿控區內的猶太人口(約65萬)遠少於阿拉伯人口(約95萬)。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受多次中東戰爭的影響,以色列控制區不斷擴大,原先佔多數地位的阿拉伯人大批地離開家園,巴勒斯坦難民出逃所留下的真空,大都由新來的猶太移民填補,這使得猶太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大幅提高。如今,猶太人已佔到以色列人口(約880萬)的75%,成了新的絕對多數,而阿拉伯人只佔以色列人口的20%左右,離散在外的巴勒斯坦難民總人數已達515萬,甚至超過了巴勒斯坦國人口總數(450萬)。1948年至2000年,每年從各國移入以色列的人數由此造成的巴勒斯坦難民問題一直是阿以衝突的焦點問題:若出逃的巴勒斯坦難民要回歸故里,但他們的土地與房屋等不動產已被“迴歸應許之地”的猶太人所佔據多時,使得難民無處可回;若巴勒斯坦難民選擇長期定居國外,那他們的外國難民身份又限制了行使各類社會權利(教育與醫療等),使得其難以謀得理想的職業以改善生活水平,因而生計困難,依賴津貼度日,這給庇護它們的敘利亞與約旦等國政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以色列各類非政府組織會開展各項活動,幫助外國猶太人迴歸以色列。


“中東小強”以色列是怎樣練成的

70年來,猶太人難民的“迴歸”與阿拉伯人的出逃所導致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口變化及其連帶的巴勒斯坦難民問題,引發了一系列的國內外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其不僅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內政問題,也是敘利亞與約旦等鄰國的外交問題。目前看來,此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內得到徹底解決的希望極爲渺茫,其仍將是阿以衝突的核心與引發中東新一輪動盪的潛在隱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