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頭瘤病毒(HPV)傳播很廣泛,能引起人體皮膚和粘膜的多種良性乳頭狀瘤,大量的研究發現宮頸癌的發生和HPV的關係非常密切,在絕大多數的宮頸癌標本中可檢出不同型別的HPV,研究也顯示HPV感染和宮頸癌癌前病變發展至宮頸癌有直接的聯繫。

可以說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絕對不能說感染HPV就是得了宮頸癌,兩者之間不能直接畫等號!

宮頸癌是高危HPV感染

在臨牀上,HPV有多達幾十種分型,不同的分型可以導致不同的疾病。根據HPV亞型致病力大小或致癌危險性大小不同,可將HPV分爲高危型和低危型兩大類。宮頸癌的發生是感染了高危型HPV,高危型HPV除可引起外生殖器疣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外生殖器癌、宮頸癌及高度子宮頸上皮內瘤,其病毒亞型主有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61等,其中hpv16、hpv18最爲突出。

請不要把HPV和宮頸癌直接劃等號!

有性生活的婦女一生中感染過一種HPV的可能性高達40%~80%。但是超過80%的HPV感染8個月內會自然清除,只有少數持續高危型HPV感染2年以上纔有可能致癌。在持續感染的人中,又只有少數人會發展成宮頸癌前病變,後者中又只有極少數人會發展成爲癌。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感染了HPV病毒,就像“宮頸得了一場感冒”,不用過於緊張害怕。這就是高危型和低危型的區別所在,也是爲什麼文章一開頭強調HPV不能和宮頸癌直接畫等號。

正確對待HPV感染

有一種誤解就是認爲感染了HPV就是得了性病,有覺得難以啓齒不敢去看病的,還有夫妻反目互相指責的……其實,感染HPV並不等於性病,他們是不同的概念。

請不要把HPV和宮頸癌直接劃等號!

而通常HPV感染能引起的性病,主要是指尖銳溼疣。尖銳溼疣又叫做生殖器疣,顧名思義即長在生殖器部位的疣就叫做尖銳溼疣。而長在頭面部、四肢或手腳處的疣爲扁平疣或尋常疣,但他們都是由HPV引起的。尖銳溼疣主要由HPV6型、11型、16型、18型及33型等所引起。其中16型、18型及33型所引起的尖銳溼疣與生殖器癌、主要是女性宮頸癌的發生有關,所以需要特別注意。

所以,進行常規的婦科體檢及宮頸癌篩查十分有必要的,宮頸癌篩查即對沒有症狀且可能感覺自己很健康的婦女進行癌前和癌症檢查。如果篩查發現癌前病變,這些病變很容易治療,就可以避免癌症。篩查還可以發現早期癌症,治癒的可能性高。

目前存在三種不同類型的篩查:

· 傳統(塗片)檢查和液基細胞學檢查

· 醋酸染色肉眼觀察法

· 針對高風險人乳頭狀瘤病毒類型進行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

宮頸癌並不可怕,它是一種可預防、可治癒的疾病。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朋友最好每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儘早發現宮頸的病變,爲治療爭取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