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水泵發出的陣陣轟隆聲,積蓄好的灌溉用水傾瀉而出流向八里社區寧雲圩農田,鄉親們的臉上流露出欣喜的笑顏。

5月16日,對於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八里社區的鄉親們來說,今天迎來了一件大喜事,他們期盼已久的水灌站終於要投入使用了,長期遭受的內澇災害熬到頭了,相信今年糧食一定會有更好的收成。該水灌站是由蘇寧積極投身“百企幫百村”扶貧行動,通過南京市光彩事業專項基金援建的一號水灌站。

(圖: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錢衛冰(左)與蘇寧控股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蘇寧公益基金會祕書長馬康(右2),一同爲八里社區水灌站(1)號開機揭牌。)

(圖:八里社區水灌站(1)號正式揭牌)

在當天的一號水灌站啓動揭牌儀式上,江蘇省委扶貧辦扶貧開發處副處長朱奎,江蘇省工商聯經濟處副處長丁永堅,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錢衛冰,南京市委統戰部經濟處副處長湯自正,南京市農工委扶貧處副處長左洪林,蘇寧控股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蘇寧公益基金會祕書長馬康,南京市六合區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呂璟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蘇寧5年“精準扶貧” 八里社區脫貧顯成效

蘇寧與六合區八里社區的“緣分”已經很多年了。早在2013年,爲積極響應國務院扶貧辦、省委扶貧辦與省工商聯的號召,蘇寧積極投身“百企幫百村”扶貧活動,與南京市委統戰部簽訂合作協議,決定連續5年幫扶八里社區。

爲了將扶貧落到實處,讓村民持續受益,蘇寧公益基金會組織團隊,通過多次實地調研、反覆協商,在充分考慮降低項目風險、增加村民收益、延長收益時間等因素後,決定先從農業基礎設施入手,投入100萬元來幫助八里社區新建4座水灌站。

圖:水灌站全景

(圖:水灌站內部)

據悉,八里社區寧雲圩農田面積約580畝,涉及農戶80戶,農戶主要種植小麥和水稻。在排澇站建成之前,每年汛期農田內澇嚴重,而農戶的排澇設施也只能靠臨時租借。長此以往,不僅提高了糧食種植成本也嚴重影響了農戶糧食的種植與收成。爲此,蘇寧組織專業團隊,從招標、設計、建設到使用和維護,一直積極參與和持續推進,確保這四座水灌站按期保質保量地完成。此次水灌站排澇站的建成,將成功緩解寧雲圩農田的內澇問題,在汛期保證農田產量,保障農戶的糧食生產,對八里社區農特產品的種植乃至農業發展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此次的水灌站,不僅能在汛期爲農田及時排澇,也能在旱期動用蓄水來排水以保證農業用水。

(圖:江蘇省委扶貧辦扶貧開發處副處長朱奎發表講話)

江蘇省委扶貧辦扶貧開發處副處長朱奎在講話中肯定了蘇寧的這次幫扶行動,並高度讚揚蘇寧控股集團與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稱蘇寧“開創了一個極具特色的‘互聯網+扶貧’模式”。

截至去年,八里社區有居民1236戶5123人,脫貧率達70%,與2016年的26.8%的脫貧率相比有大幅提升,而今年更是立下脫貧率90%的目標。在水灌站建成後,這樣的目標將很快實現。

蘇寧O2O扶貧結碩果 全產業扶貧構建長效機制

“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是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全社會在未來3年的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一直以“社會企業”理念積極投身公益的蘇寧控股集團,28年來累計投入超11億踐行公益,其中對於“脫貧攻堅戰”,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特別建言“構建電商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圖:蘇寧控股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蘇寧公益基金會祕書長馬康在活動上發表講話)

此次八里社區脫貧成效甚好,對於這裏的下一個五年,無論是蘇寧人還是八里社區居民都有着無限的憧憬。正如蘇寧控股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蘇寧公益基金會祕書長馬康在活動上所說“蘇寧將繼續加大對於八里社區竹鎮鎮的定點幫扶力度,結合蘇寧線上線下的各路產業資源,去探索更長效的、持續性的幫扶機制”。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將八里社區的特色產業與蘇寧的八大產業對接起來,充分利用蘇寧的O2O資源精準扶貧,爲當地開闢一條嶄新的、有特色的致富路。八里社區的灌電站的落成只是蘇寧公益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基於智慧零售,蘇寧已經構建起了“互聯網+精準扶貧”的新體系,並實現了規模化、產業化、可持續發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電商精準扶貧“企業樣本”。

今年五一期間,“永勝大蒜滯銷”的消息被媒體廣泛報道,蘇寧易購在第一時間實地探訪並瞭解詳情,藉助自身線上線下渠道優勢,發起“拯救麗江永勝大蒜行動”,成功助銷“滯銷蒜”120噸,帶動全縣300噸的銷售。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助力南京溧水藕農賣滯銷藕,“爲麻陽冰糖橙代言”,聯手農業部助銷貴州劍河“小香雞”等。從今年開始,蘇寧還將每月的7日設定爲“蘇寧扶貧日”,活動圍繞不同地區、不同背景、不同特色的產品進行扶貧故事挖掘和產品推介,吸引消費者關注和購買。

正如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所言:“致富思源,不應該僅僅成爲一個企業的責任,更應該變成一種習慣。我們希望不斷尋求最有效的方式爲有需求的人提供真正幫助,讓那些困難羣體、弱勢羣體,可以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讓他們生活地更幸福、更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