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瞳视力健康管理整理编辑)最近,网上有很多护眼短视频很流行,点赞、评论和转发数都基本是以万为单位的。这些短视频普遍以“盯着看”或“跟随屏幕动画转动眼球”这两种方式为主,并表示可以“缓解视疲劳”、“保护视力”,事实真的如此吗?眼科医生表示:小心越看越疲劳!

来源:网络

视疲劳,不只眼睛累了这么简单

视疲劳就是眼疲劳,是一种眼肌劳累、神经紧张的症状。屈光不正、斜视导致外眼肌过度紧张;光线过强,引起瞳孔强烈收缩;阅读光线过强或者过暗;长期盯着电脑和手机屏幕等等都会造成视疲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长时间超负荷用眼,看几十秒所谓的护眼视频就能缓解眼部疲劳,并不靠谱。

相反,在手机长期近距离观看小视频属于近距离用眼,会加重视疲劳,造成眼睛发酸、干涩、流泪,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痛、眩晕的感觉。

视疲劳不但影响人的视觉,也会引发其他相关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除了眼睛酸胀、眼睛干涩、眼睛疼痛、眼花嗜睡、视力下降等情况,严重者还会头痛恶心、四肢麻木、腰酸背疼、劳累乏力。

医生提示,如果感觉到眼睛疲劳,无论是大人和孩子,都不要随意购买眼药水。

感到视疲劳,不要乱用眼药水

眼药水治标不治本,甚至损会对眼睛造成损伤。曾有患者长期使用某“网红”眼药水导致的角膜弥漫点状上皮脱落,整个角膜变成了“筛子”!

对于暂时性的疲劳和干涩,我们的眼睛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可以眺望远处的风景,或者做一下眼保健操,放松眼部的肌肉群;要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多打乒乓球,因为在打球过程中眼睛一直盯着球,使眼睫状肌和眼球外肌交替不断地收缩和舒张,大大促进了眼球组织血液供应和代谢,能有效改善睫状肌调节功能,缓解视疲劳。

但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眼睛处于发育期,学业压力较重,孩子一旦出现视疲劳很难通过以上方式让眼部肌肉完全放松。如果放松不彻底,久而久之,眼部肌肉调节能力就会变差,不仅会造成近视,还会影响孩子眼睛的正常发育。所以,青少年儿童需要及时进行近视干预,借助科学的手段,让眼睛肌肉恢复功能,在18岁以前都要注重近视防控,防止近视发生或抑制近视发展避免白变成高度近视

医生最怕患者出现眼底并发症

病理性近视患者,除了看不清,还可能出现飞蚊症、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症状,甚至出现视网膜脱离或黄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眼底并发症,易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视觉损害。这些并发症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低视力和失明的重要原因。

高度近视患者如果遇到视力下降、眼前闪光感、严重飞蚊症、视物遮挡等症状,要警惕有出现眼底并发症的嫌疑。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壁的变薄,强度下降,必须避免或减少眼部碰撞和激烈运动,要少做跳水、蹦极等运动。若运动后或者静息状态下出现以上症状,必须尽快到医院就诊。

想离高度近视远一点,重点是做好预防近视发生及延缓近视进展,注重近视干预和眼睛保健。建议早期建立视觉健康档案,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眼健康检查,保证每天平均2小时的有效户外活动。有高度近视遗传家族史的、用眼负荷大的高危人群要重点预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