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高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联通(港股00762)的全资子公司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公司依托两家股东海量的多维度的动态真实数据,沉淀形成了在数据、平台、应用三个层面的六大能力,在大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网络建设和运维服务、应用构建及产品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总经理贺照峰表示,公司将在成都高新区打造大数据的开放赋能平台,建设 “大数据交易所”和“大数据超市”,在大数据应用开发领域聚集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在成都高新区落地发展。

  海量数据 无限未来

  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29日。作为央企中国联通旗下的控股子公司为何对投资大数据研发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此,贺照峰解释说,大数据属于新经济范畴,而新经济将是未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特别是中国联通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引入了更具活力的民营经济成分,进一步加大了在新经济领域的投资力度。

  “当然,也在于中国联通拥有数据资源优势的能力。”贺照峰表示,目前中国联通拥有4亿多用户,其中包括3亿多个移动端用户,数据总量超过100个PB。这些资源都是公司从事大数据研发的资本。

  再从市场空间来看, “中小微企业往往在融资、大股东股权质押、员工社保缴纳、品牌影响力、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储备、环保治理、法律诉讼等方面存在问题,而通过大数据可以精准把脉“病根”、对症下药。

  还有一个现实情况是这样的,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往往成本高、风险大而不愿放贷。而公司可以利用大数据帮助商业银行筛选客户,降低放贷风险和成本。目前公司已与部分国有大型银行开展了合作。

  在数据模型治理方面,过去,虽然政府管理部门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掌握了大量的企业数据,但受制于技术,使这些数据支离破碎,无法形成模型,无法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而有了这样的数据模型治理,可以帮助政府部门特别是区(县)级政府部门从大数据中筛选合适的“种子企业”,实现精资招商、精准引资。

  贺照峰称,这样的个案已经产生了,如四川省乐山市作为多晶硅产业基地,在招商引资时,除了要考虑投资实力这个因素外,同时还需要分析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比如可以通过大数据考察投资商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运作经验,这样,招商引资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五大平台 成就创业

  尽管公司成立不到两年时间,但目前已经构建了五大平台:其一,公司依托中国联通4亿多用户的真实动态全维大数据和其他第三方的合法数据进行脱敏后搭建安全合规的数据模型库,建立了联通高新大数据赋能平台,推动传统行业新旧动能转化、新旧嫁接,创造新的财富。

  “一些传统行业利用这些数据,实现了转型升级。比如,众所周知的出租车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谈不上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但接受互联网、大数据赋能后,就让过去上下班高峰期乘客打车难,而在非高峰期驾驶员‘揽活难’的现象不复存在了。”贺照峰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其二,公司通过对接“成都高新技术服务超市”,将线下资源有针对性地延伸,建立了双创园区智慧平台。在园区首创“双创生态驾驶舱”,制定园区数据运营标准,做到 “政策精准、数据可用、成本可控、服务智能、创新协同、产业协作、投融联动、成果共享、要素互通,国际开放”。

  “公司以成都高新区‘菁蓉汇’核心科技园区为标杆,把菁蓉国际广场建成中国双创高地,实现马太效应、规模效应、边际效应、杠杆效应以及长尾效应,最终实现品牌服务模式输出的目标。”

  其三,成都高新产业网络孵化平台。平台面向企业建设政务服务、市场服务两大入口,旨在为企业提供政府侧服务以及市场侧服务的全面服务体系,让双创型企业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便捷获取精准服务,更好地培育和孵化企业。

  其四,“数智产服”大数据DDS平台。根据联通多维度交叉数据,面向区县政府、产业园区、企业的可视化辅助决策系统,提供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与成都高新区双创中心智慧运营中心、江西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产融DDS平台)开展了合作。

  其五,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为高校大数据、人工智能学科的教学提供实训环境,为学校提供更便捷的教学实训管理模式以及产学研用、成果转化的渠道,解决传统理论教学中缺乏实训环境、实训素材质量较差,实训成果很难进行商业化转化的问题。

  技术导向 人才优先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59人,其中,60%的员工从事研发业务。在研发人员中,“海归”10名、博士3名、硕士20名,其余的均为大学本科毕业。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支队伍,使公司在成立一年多时间里,就在创业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当然,在这样一支创业团队里,自然有着怀抱创业理想、不忘初心的创始人。于2000年迈出电子科技大学大门的贺照峰,先后在海南航空公司、深圳汇鼎科技有限公司供职,一干就是九年。

  2009年,贺照峰从祖国南疆来到了“天府之国”的成都高新区,从事创业企业孵化业务。“在随后的6年时间里,我在天府软件园的创业坊里,孵化出来了500多家中小微科技型创业企业,上千个创业项目。”贺照峰提及此事时,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历经15个春夏秋冬的“打工”生涯,特别是孵化创业企业后,他认为到了该自己创业的时候了。于是,他于2015年离开了成都高新区创业孵化园,创立了“成都原力创业投资基金”。这是一支投资早期项目的基金,目前已有一个项目被上市公司并购。

  在贺照峰看来,从事创业企业孵化服务+以股权投资形式投资创业项目,并溢价变现而实现成功退出的经历,给他今天担当创业团队领军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公司的多项发明已向相关部门提交了专利申请,公司已经实现了微利。

  当然,成都高新区伸出的援助之手同样成为了公司在创业路上步疾蹄稳、行稳致远的又一重要因素。目前公司已获得了成都高新区给予的场地租金补贴,以及针对创业项目的专项资助。

  “事实上,公司在创业过程中,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帮助,除了可以量化的资金支持外,还有无法量化的支持和帮助。如天府软件园给公司进行大数据研发提供了场景资源等。”贺照峰表示。

  贺照峰表示,目前公司依托中国联通在数据方面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正面向全国探索新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将以核心技术、行业领先产品,以及开放合作态度,实现大数据产业化。

  ■记者手记

  发展新经济国有资本大有可为

  在记者的印象中,过去充当“高新创业故事”主角的都是民间资本,但联通高新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却是一个例外。这是一家由央企中国联通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与成都高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成立至今不过一年多时间,已经构建了五大平台,而且在大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网络建设和运维服务、应用构建及产品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究其原因,一是作为央企的中国联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大数据研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标本;二是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创业团队。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在推动新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有资本不仅不可缺席,而且大有可为。

  ■相关链接

  《成都高新区关于深化产业培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规定,对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或技术骨干、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校专家教授、海归高层次人才、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创业团队及有过多次创业经历的创业者等创立的企业,给予最高3年、500平方米创业空间支持,视团队规模提供5套以内的人才公寓,保障提供对应的子女入学学位、购房资格。若所设立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则按照股权融资额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启动资金支持。

  《成都高新区实施“金熊猫”计划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经评审认定,对入选专家给予研发经费或专家津贴资助。其中,给予“创智人才”“创业人才”入选专家最高200万元的研发经费资助,最高不超过200平方米场地租金、每年不超过10万元连续3年的场地租金补贴;给予“创意人才”入选专家每年最高100万元、连续3年的专家津贴;给予“创造人才”等入选专家每年最高10万,连续5年的专家津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