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中期,用于围攻的大炮首次亮相于欧洲,并在随后几个世纪里彻底地改变了战争,特别是围城战的形式。为了应对火炮,各种具有复杂系统的棱堡与外围工事应运而生。

——弗里德里克·施耐德(美)《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说起火炮在欧洲广为运用后的西方筑城工事,热心战争史的读者必定不会对棱堡而感到陌生。确实,无论是通过近年来出版的关于西方军事历史发展的书籍、还是网络上发表的穿越架空类的小说文字或者甚至是旅游指南的信息,我们都能对这些坐落在乡野或是昔日城郊的这类筑城了解一二,知道它们既是坚若磐石的防御利器,又是极具几何美感赏心悦目的建筑。


建于1497 年的意大利萨尔扎内罗堡,它的三角堡是世界上第一座三角堡。现在虽然已经有些风化,但仍然耸立于今


圆形的炮塔对使用火炮射击来掩护土堤还有护城壕的任务还是不够称职,不能满足守城者的需要。新工事必须要在设计师的平面图上经过精心设计,以至于个围绕着整个筑城的周边,不留下一处死角,令守军火力无所不至。

于是意大利人就在塔楼和圆台堡的基础上发明了棱堡。


上图为圆形塔楼的交叉火力线与死角盲区,下图为相邻棱堡侧面的交叉火力线,可以看到没有死角。


一座六角棱堡要塞的火力布局图。对于以棱堡为标志的新型火炮要塞而言,要使每座棱堡的正面以及城墙上都具有最佳射角,那么在所有的外形中最实用的其实要数五边形,五边形上的每只角都具有延伸出的坚固的棱堡,可以满足最少施工量的前提下保障最基本的火力覆盖需求。


从天上俯视,棱堡就像是大块头的棱角状的小丘,通常处在筑垒的角落和顶角。就像恩格斯说的那样,这是一种不等边的五角形工事,它的一边面向要塞内部,因此对面的凸角向开阔地突出。形成凸角的2 条长边称为正面,而把2 条长边同城墙或垒墙连接起来的2 条短边称为侧面。正面对付敌人的远程火力,而侧面以自己的火力掩护护城壕。

棱堡对敌人的杀伤来自于它的火炮。有句话叫作消灭敌人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为了保护己方的炮兵让他们更好地消灭敌人,就要建筑砖石的胸墙(原文为“parapet”,中译本《马恩合集》里译作胸墙,其实叫作女墙更好些)来保护,使得他们从掩体后面居高临下发挥火力。如果一座棱堡的胸墙够低,比如不到1 米, 炮管虽然能直接伸过墙顶,但这就不能给予炮手足够的保护。比较好的方法是胸墙要接近2米高,在胸墙上开出狭槽以使得火炮在胸墙的保护下开火射击。这些狭槽被称为射击孔,外宽内窄,为火炮同时提供了保护和调整射角的能力。每门炮并不是简单地放在地上。相反,都有每个专门制作,通常是梯形的木底板。在让武器摆脱泥浆的同时,平台还能便利火炮的侧向移动,改善并加速了瞄准。为了允许炮管下降到足以向下射击蜂拥而来的攻击者,平台稍微带有点后高前低的角度,也能借用重力来帮助吸收火炮的后坐力。布置在静态棱堡上的火炮无须大范围移动。所以具有长架尾大车轮的炮架并非是必要的,一种带有4个小轮子,与风帆战舰舰炮同款的炮车就能胜任。

《11至16世纪法国建筑词典》中土堤架炮垒道和棱堡上的火炮阵位布局


火炮的炮弹多种多样。实心的铸铁炮弹可以射击任何目标,虽然它们不会爆炸,但是对成群的步兵而言,这些铁球也会是毁灭性的。单独一颗铁球以水平角度射出,可以贯穿一队人马,割刈出一条血带,甚至可以像石头打水漂一样沿着地面一路蹦跳,将一路上遇到的人断体开膛,霰弹有时候比实心炮弹还常用,虽然霰弹不足以破坏城防工事,但都能够将成群的攻击者撕成碎片。霰弹就是比滑膛枪子弹大一些的圆形弹丸,通常放置在一个金属制成的罐筒内,在紧要关头时也能装在例如皮革或者其他材质的容器内。装在布袋而不是罐筒里的弹丸被叫作“葡萄弹”,因为它看上去就像一串葡萄。在没有正规霰弹的情况下,作为替代手段,那就是无论有什么拿来用就行,诸如废金属、钉子、链条等等。由于毫不符合空气动力学,这些抛射物的射程不如弹丸远。1555年,锡耶纳的防御工事上被打出一个缺口,城防司令布莱斯德蒙吕克让他的4门或5门重炮上填装“巨链、钉子和铁件,”朝着侵入缺口的攻击者发射。而用火绳枪子弹装在一个开口系住的小布袋内的霰弹被叫作冰雹弹。布袋有拳头大小,或者更小一点,从较小口径的火炮,如小隼炮内发射。


各式炮弹

大体来说,有了突出要塞核心的棱堡,在上面架设好火炮就可以布下覆盖战场的火力。优秀的棱堡不但能在攻击者全方位的打击下保护自身,还可以与相邻的棱堡以及2 座棱堡之间的墙上火力相互支援,这也是为什么该设计会变得十分成功并且被广泛采用。棱堡给人的第一视觉影响就是其带有平直侧边、毫无弧线的箭头形状。平直的侧边使得守方可以沿边侧任意一处直射沟渠和更远的地面;火线受不到任何阻碍,攻击者得不到一处掩护。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纪的城堡、堡垒都确实留有防御火力的盲区,当守方火力够不到正在墙脚下或是塔楼底部的攻击者,那么后者就能自由挖掘隧道或是设置爆破。

从空中俯瞰的荷兰布尔坦赫要塞。相比要塞化的城镇,为专一军事用途而建的星形要塞就要更为实用与美观。


当棱堡,这个新式筑垒的第三个关键要素一旦同土堤和护城壕紧密结合,就形成了文艺复兴时代以后,用火炮为主要防御武器的城防设计的铁三角、守方可以向攻方的侧翼发动稳定的火力打击——敌人犹如汹涌大海,而棱堡就是深入大海之中不被波涛吞没的半岛——守军能凭此稳坐钓鱼台,轻而易举地致任何攻击者于死命。意大利军事工程大师弗朗西斯科·拉裴瑞里就曾说过:“没有了来自侧翼的攻击,就不可能抵挡得住一支拥炮兵的军队。”


根据1728年英国《百科全书;或艺术与科学通用字典》上的《城防工事图标》改编而来的棱堡体系要塞结构组成示意图

从城防建筑的制高点自上向下俯瞰,守方可以将炮垒前方跟周边都一览无遗——任何鬼鬼祟祟的袭击都会被很快地发现。防守方可以畅通无阻地射击任何敌人。在一座被正确设计的棱堡上,它的两个正面连同侧面都平直无阻,从而消除了任何盲区。如果有任何一名士兵走进沟渠、站在护城壕的前方、试图越过护城壕,或是攀爬土堤、他只会被棱堡上的防御火力送入坟墓。

作为守军静态的侧翼,棱堡较之塔楼可以向城防本体外延伸得更远。正如土堤之于城墙,棱堡厚实低伏,并且能造得宽阔,足以容纳许多守军。旧式塔楼在对抗加农炮和规模业已增多的围城大军时,其所需具备的韧性,无法与敦实的棱堡比拟。


图文节选 《战场决胜者005:线式战术时代2》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