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悅

前有網綜市場“機器人”“街舞”“偶像養成”等垂直綜藝的對壘餘溫,後有江蘇衛視《嗨!唱起來》開啓“全民共唱”,湖南衛視《我想和你唱第三季》新增“call out”環節迴歸,兩檔主打“星素結合”的音樂類綜藝正面battle一觸即發。

“嗨唱”到目前已經播出三期,節目集結了李艾、袁惟仁、沈南、程瀟、劉維作爲常駐嘉賓助力“歌神”誕生。從嗨唱嘉賓陣容來看,第一期孫楠、第二期羽泉、第三期大張偉,這樣看似重量級的嘉賓配置也向市場發出了疑問:“金曲歌王”VS“民間麥霸”真的好看嗎?


江蘇衛視2018年第二季度週五、週六晚間檔被兩個全新音樂類綜藝《嗨!唱起來》、《無限歌謠季》佔據,口碑較好的《金曲撈》第二季則移檔去了今年的第三季度,《蒙面唱將猜猜猜》預判也會在第三季度播出。爭議不斷的“嗨唱”沉浮於音樂綜藝市場中,似乎已經不能身經百戰了。

12年醞釀音樂類節目升級爲“王牌綜藝”,深耕戰略逐見成效

昔日《超級女聲》選秀新星李宇春,如今已是身着一襲CUCCI白色拖尾禮服出席了第71屆法國戛納電影節。而因《快樂男聲》發光發熱的張傑,已是捧得內地樂壇“最受歡迎男歌手”大滿貫,三度獻唱好萊塢電影推廣曲與央視春晚。不置可否,音樂類選秀節目的造星能力不可小覷。

而提起《絕對唱響》,是不是深感熟悉但卻又記不起現如今還有哪些選手活躍歌壇。這檔在2006年當選全國三大選秀節目之一的歌唱類節目,以“玩音樂聽我的”的主題概念正式讓江蘇衛視涉及音樂類節目的製作與發展。

從“紅豆飄柔”唱響到“雪碧”唱響,節目一辦就是四屆,雖然在2008年被製作方與業界看好,預判其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會超過往年,但在諸多限制之中,《絕對唱響》終歸還是沒有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至此“銷聲匿跡”了。

隨着江蘇衛視定位語從"情感天下"升格爲"情感世界",使得2009年推出的電視卡拉OK大賽《K歌之王》應運而生。節目在環節設置方面包含了競爭、對抗、過關、闖關、獎勵等競賽元素,緊張感和愉悅感相得益彰。但不得不說,《K歌之王》的製作模式其實是來源於英國歌唱類綜藝節目《Who dares sings》,雖紅極一時但沒有本土化創新的引進着實走不長遠。


而真正使得江蘇衛視音樂類節目在綜藝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實現綜N代續播的,目前應該屬《蒙面歌王》。這檔從韓國MBC電視臺引進的同名音樂挑戰類真人秀,一經播出就以可觀的收視率和市場份額成爲現象級音樂綜藝,即便因版權等製作問題改名爲《蒙面唱將猜猜猜》後,依舊不失影響力,獲得2016年度中國電視滿意度博雅榜“衛視綜藝節目”十強。

此後,江蘇衛視不斷深耕音樂類節目,把垂直題材內容做到更細。季播版音樂綜藝《金曲撈》於2017年第2季度熒屏"情懷發聲",當下火熱的流行歌手演唱經典老歌,嘉賓與觀衆一同開啓留聲機般的喚醒之旅。而被稱爲“半個華語音樂圈都來了”的《不凡的改變》,讓不少經典歌曲通過富有創意的改編擁有了新的魅力。


江蘇衛視音樂類綜藝節目的成功延續絕非偶然,引進國外好模式的“蒙面”讓江蘇衛視的音樂類綜藝站穩腳步,積極自主研發的《金曲撈》和《不凡的改變》則善於將音樂的各個端口加以產業鏈似的發展。

不滿足於只做當下內容的“荔枝”,可謂是實現了音樂類綜藝的“撈歌又撈人”。在持續深耕音樂類綜藝節目的征程中,江蘇衛視找到了一條立足於本臺音樂類節目的爆款之路。

看前美得很,看後追的累,音綜的“水逆”一直沒有消散

客觀來講,江蘇衛視此次的“嗨唱”還是可圈可點的。極具層次感的圓形舞臺使嘉賓選手彷彿置身於羅馬鬥獸場;體量100的素人共唱極大提高了民衆的參與度;綜藝都在玩的娛樂神器“酷狗超級K歌機”則開啓了音樂綜藝新玩法;嘉賓雖無大流量卻不輕量。節目無論從歌手自身還是製作團隊來說,品質都不差。


也許是和《我想和你唱第三季》對標所產生的後遺症,“嗨唱”從一開始的被指控抄襲到如今的不溫不火,觀衆始終表現着“看上去很美,追下去好累”的收看體感。不僅是“嗨唱”,對面“我想唱”雖也是升級換代一番,但還是惹來觀衆“節目沒以前好看”的挑剔評價,而就連能讓粉絲56.8億次心動的《歌手》都要面臨停播。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不禁想問:音樂類綜藝節目是否又遇到瓶頸了?

音樂綜藝“撞車”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只要觀衆想看,就依然有市場。業界評論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且不說音樂綜藝內容同質化有多嚴重,僅從節目起名字這一點,就會讓觀衆在這場慘烈的連環大撞中碰的一臉蒙圈。

《偶滴歌神啊》《誰是大歌神》《隱藏的歌手》《我想和你唱》《我是歌手》《我不是歌手》(未播)《歌手是誰》《跨界歌王》《蒙面歌王》……想必就算是常年混跡在綜藝節目裏的骨灰級粉絲,都不能一眼認出所有綜藝節目、分清楚它們在哪個平臺播出、嘉賓都有誰。

無獨有偶,就拿江蘇衛視將要播出的《無限歌謠季》來說,官宣剛過就引來粉絲強烈牴觸。據瞭解,韓國音樂類綜藝《無限歌謠祭》的版權最早是賣給央視做了《我們的挑戰》。而這次“荔枝臺”的《無限歌謠季》請來了楊迪、岳雲鵬、張騰嶽、伊一、周峻偉等搞笑藝人作爲固定嘉賓,音樂人則請來毛不易、薛之謙、於文文、李榮浩、符龍飛爲節目保駕護航。又是一檔連名字都如此相似的音樂綜藝,至於其內容就不好去定義了。


目前國內音樂類綜藝熱衷於購買或模仿國外版權的勢頭依舊不減,中韓聯手確實在製作模式上有一定的優勢,比如有利於整個節目的國際對接;有效把握原版節目的精髓;還可以將原版節目已有的知名度迅速提升,讓節目本身在觀衆心中的辨識度增強。

但隨着國外版權費水漲船高,本土綜藝節目發展受限,觀衆似乎愈發排斥引進綜藝。而國內音樂綜藝要想博彩,關鍵在於把觀衆的“想看”培養成“愛看”,不由分說一味地製作綜n代或換湯不換藥的音樂類節目,最後只能落個收視低迷口碑撲街的結果。

音樂類保駕護航,婚戀類旗開得勝,多元素垂直綜藝打造“幸福中國”

江蘇衛視自2004年確立了以“情感”爲特色的頻道定位後,無論是排播電視劇還是購入綜藝,始終秉持着人文關懷和幸福常存的發展理念。即便作爲綜藝版圖的常青樹類型的音樂類綜藝,江蘇衛視的特色打法也是基於平臺特性,突出“品質”和“情懷”。

依託與婚戀類節目和音樂類綜藝不斷發展,江蘇衛視的立臺綜藝用市場的肯定詮釋了“愛情與音樂更配”。

雖然爆款疊加的音樂類綜藝讓這顆“荔枝”愈發成熟,但正所謂“幸福中國”各有各的幸福,婚戀愛情則是永恆不變的主題。昔日王牌綜藝《非誠勿擾》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已經超出了“相親”的界限,進入了一個探討“當代年輕人情感婚戀和家庭生活價值觀”的層面。《歡喜冤家》則是通過調和矛盾來反襯美滿的家庭生活。而如今,江蘇衛視婚戀愛情類綜藝雖已是淡去光芒,但不可否認此類節目依舊有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耕婚戀愛情和音樂兩大王牌類綜藝的同時,涉獵多類型綜藝也使得江蘇衛視頻頻活躍在觀衆眼前,遊戲、美食、戶外競技等綜藝都被收入囊中,爆款雖少但分羹一直在路上。

縱觀江蘇衛視整體綜藝節目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生存狀態是顯而易見的。原創節目難度大風險大可操控性大,而版權引進在提升電視節目製作水平、激發電視節目創新活力、推動電視業製播分離改革的同時,也加劇了電視節目同質化和電視節目版權糾紛。

模式引進和本土化團隊培養已經成爲頭部綜藝電視臺的發展重點,而對於前者的分寸把握不但對節目口碑極其重要,對於與韓國等綜藝節目強國長遠合作伙伴關係的經營也是至關重大。擁有版權不會贏,但至少不會輸。但若只會“照貓畫虎”,那就真的輸了。

【招聘(北京)】主編、記者、商務

一經採納,將有600-1000元+獎勵

年薪30萬招聘執行主編、商務總監

20萬招聘主筆

詳情點此穿越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幹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公衆號名稱、ID、“新劇觀察”二維碼、作者署名

轉載加羣,

19919942479

商務合作,

15201655723

1028627745

649778177

zsh762079852

投稿合作,請發送郵箱: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