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狂欢”继续? 美股10年牛市待考

  本报记者 翟少辉 上海报道

  继港股科技股领跌并拖累恒指后,美股科技股也于当地时间9月5日开盘后开启下跌模式。截至记者发稿,主要科技股中Facebook跌1.61%,苹果跌0.85%,奈飞跌5.07%,谷歌跌2.2%,微软跌2.88%。科技股权重较大的纳指跌幅亦达1.47%。

  在前一个交易日曾一度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家突破万亿市值的美国公司的亚马逊跌幅则为1.82%。9月4日,亚马逊开于2026.50美元,盘中一度涨至2050.50美元,成功突破市值达1万亿美元所需的每股2050.27美元。

  2018年以来,亚马逊股价累计上涨已超70%,过去12个月股价已翻倍还多,从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到突破1万亿美元,亚马逊仅用时165个交易日。不过,亚马逊股价9月4日当日收于2039.51美元,市值降至9948亿美元。

  近一段时间,美股指数连创新高,科技股涨势不减。除亚马逊、苹果之外,AMD、英伟达和微软等明星科技股公司股价也纷纷创出新高。

  但与此同时,唱空亚马逊、苹果的声音并不少见,关于科技股“泡沫”的警告亦是不绝于耳。美股大部分涨幅都是由少数几只科技股贡献,这成为了许多投资者所担忧的风险,对美股尤其是科技股走势的判断亦出现了分化。

  科技股“狂欢”

  美银美林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18年上半年科技股对标普500指数涨幅的贡献率高达98%;高盛则指出,仅亚马逊、微软、苹果和奈飞四家公司对标普500指数的贡献就达到了84%。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洪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种集中对于市场结构来说无疑是一个风险。

  “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风险,但要让美股‘崩溃’却还是需要其他的因素去推动,上涨的点位的集中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跌。”他表示,“这是一个风险,但不是催化剂。它会放大其他风险要素。一旦出现波动时,下行的风险就会被放大。”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则在采访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尽管科技股短线涨幅偏大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但若从行业基本面的角度衡量,科技股并不值得特别担心。“美国股票的行业当中科技还是我们看好的项目之一。”他说。

  王昕杰认为,美国年初以来的税改有机会导致科技公司手上现金充足,支撑其去做并购、股票回购或是股息支付,这都在财务上有利于股价。

  “我们看到2018年目前预期的盈利是17%的增长,与长期的平均值11%相比已是一个较好的表现。”他说,“盈利的增速高于长期均值,短线上的市盈率比长期值偏高或是比大盘高,也是可以接受的。”据称,美国科技公司营业的利润率也在提高,盈利能力较过去表现更好,也对其股价有所支撑。

  此外,美元未来的走势或也利于科技股。王昕杰指出,虽然今年以来美元的走强对科技公司有负面影响,但美元预期会在未来呈现小幅走弱的趋势。“大的科技公司多为跨国性公司,纳斯达克成分股中58%的营收来自海外。”他表示,“(美元)小幅走弱对于海外盈利汇回美元或是计算回美国,其实都是较好的支撑。”

  富途证券CEO邬必伟同样认为,目前美股所面临的风险并不是很大。“美国这一轮科技公司的业绩都非常好,苹果和亚马逊市值破万亿实属正常,他们的整体业绩和增速都非常好。”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这一轮科技股的上涨和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风险并没有那么大。”

  王昕杰也指出,MSCI美国股票中科技行业指数个股的平均市盈率为21倍,而标普500的平均市盈率为18倍。“说偏高是没错,但因为整体盈利和增长率也较往期大幅度走高,市盈率相对较高也是合理的。”他说,“而且这和大家担心的过去的科技股泡沫时四五十倍的市盈率相比,并不是特别值得担忧。” “个别的股票市盈率可能达到了80到100倍,这会是市场上担心的一个点,但若从整体行业来看,并没有这么极端的情况。”他补充说。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股权重较高是值得关注的风险因素。“目前一只美股大盘的指数型基金中,科技股大概占26%,这是超过历史均值非常多的。”王昕杰表示,“尽管我们不认为现在处于泡沫,但如果市场上有一定程度的(科技股)抛售,实际上会整体拖累美国股市,出现超跌的情况。”

  此外,尽管二季度财报来看,科技企业盈利情况良好,增速也在持续增长,但如果因通胀、贸易摩擦等情况导致企业出现增速不如预期或是盈利前景恶化,也可能导致投资情绪出现反转。邬必伟认为,目前对科技股最需关注的是企业的业绩和增长速度,只要增速不放缓,泡沫就不是问题。“目前我们没有看到增速放缓或是大幅放缓的迹象。”

  美股牛市能否延续?

  近日亦有观点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9月对于美股而言似乎是个“魔咒”,在中期选举年尤甚,此外美联储加息预期和美国房市数据不佳等潜在风险也可能导致美股动荡。

  邬必伟认为,从历史数据来看,往年的9月份确实都会“不太安定”,但目前来看9月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新兴市场货币的情况。“这些风险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到美国,使得美股做出一定调整。”

  洪灏则表示,所谓季节性非常不靠谱,“美联储的决定市场早已知道,9月份基本百分之百加息,年底也大概率还有一次加息。”他指出,不能将影响美股的因素切割来看,“市场可能部分消化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但这个预期也产生了强美元,整个看下来流动性还是偏紧的。”

  洪灏认为,从“周期”的角度来看,美股的未来或会“非常动荡”。“现在看上去美国经济好像很强势,但这是因为它在后周期时采取了减税等刺激政策。现在的问题是,美股冲得那么高,所有的人也都特别看涨,这是需要警惕的。”他说,“未来几个月,美股波动会非常大,而且这是很多人没有准备好的。”

  王昕杰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基础观点依然是看好美国股票。“我们预期它在未来12个月有机会跑赢MSCI环球股票指数。”他说,“但是短线来看,也有一定程度的风险。”

  王昕杰认为,从宏观角度看,美股目前确实处于经济周期末端,但这并不代表股票牛市会立刻结束。在他看来,或许2019年会是美联储加息的“决断点”,如果在2020年开始停止加息,并在此后考虑减息,整个经济也就开始触顶。

  “我们认为,在未来一年之内,股票应该还是有一个较好的向上空间。”他表示,在经济周期可能即将结束的情况下,“可能在2019年之后我们会转向变得比较谨慎。”

  短线的风险则主要在于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及贸易摩擦的影响。“如果今年再加息两次利率就触及3%,明年的每一次加息都在中性利率之上,这实际上意味着市场上资金的收紧。如果加息速度超出预期,也会有较大的影响。”他表示,“贸易摩擦方面,如果美国扩大进口关税,对于通胀也好,对美国的进口相关行业的企业盈利也会有直接的冲击。”

  此外,对于中概股,洪灏认为,由于中国的下行和美国冲顶下行两个周期的交汇产生的巨大力量,中概股的跌势或将持续。王昕杰则认为,MSCI中国依然有机会跑赢MSCI亚洲。“这主要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去看。虽然今年MSCI中国表现偏弱。”他说,“这可能和投资情绪有关,另外也有一部分是过去涨幅偏大带动的部分抛售导致的价格下跌。”

  当地时间9月5日,美股主要中概股亦呈现跌势,截至记者发稿,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网易跌幅分别为2.99%、8.15%、2.17%和2.93%。

责任编辑:张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