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俄美在“第三世界”争夺将更加激烈?

——看此次武装皮卡现身红场阅兵

未来俄美在“第三世界”争夺将更加激烈?

在今年的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中,俄罗斯展示的新式武器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像苏-57、“匕首”导弹系统这类高科技“玩具”赚足眼球自不必提。而让广大军迷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连武装皮卡这类“低档次”装备也高调出现在了地面阅兵方阵中。这当然不是俄罗斯家底不够随便凑数,之所以会如此,笔者认为这显示出了俄罗斯在未来会加紧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在“第三世界”地区的争夺。

据悉,此次在阅兵中展示的皮卡出自俄罗斯老牌汽车企业UAZ(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公司,正式型号为UAZ-3163“爱国者”。这种皮卡车除民用版外,军用型实际早在2005年就已投产,用户包括俄罗斯警察部门、边防军、陆军及特战部队等。俄方表示,“爱国者”武装皮卡车将用于组建“超轻型旅”部队(2016年时任国防部长的绍伊古考虑到“重装部队”的机动性有限,一日行程最多100千米左右,而以“爱国者”武装皮卡车为主力的“超轻型”部队则能达到数百千米,十分适用于执行快速突袭作战)。引起笔者思考的是,俄罗斯组建“超轻型旅”主要是针对谁,又会用在哪里呢?

未来俄美在“第三世界”争夺将更加激烈?

首先让人想到的,当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这些年来,美俄关系转冷,北约持续东扩,不断对俄施压。而被逼到墙角的俄罗斯同样针锋相对,面对经济制裁俄罗斯通过军事手段示强,不断展示新的“杀手锏”武器。因此“超轻型旅”用来直接针对西方国家看似顺理成章,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用皮卡来向北约叫板实在有些托大。

未来俄美在“第三世界”争夺将更加激烈?

皮卡用于战争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在利比亚战争中,无论是政府军还是反政府武装,都装备了大量的皮卡车。不同品牌的皮卡经过双方的改装成为了各种武器的承载和机动平台,如高射机枪、自动火炮、火箭炮等,由于皮卡的广泛使用,利比亚战争又被成为“皮卡战争”。而在近几年的中东局势中,武装皮卡的出镜率也相当高,真可谓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有皮卡。虽然皮卡机动灵活,在城市战中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防护水平太低,可谓“一捅就破”。尽管有报道称“爱国者”皮卡对发动机、车门、底盘等要害部位进行了强化,足以抵挡12.7毫米重机枪以下的轻武器攻击,但如果与北约国家的正规军对抗还是会处于劣势,上了战场充其量只是一支轻装高速侦察部队,只能打了就跑,更何况未来俄罗斯与北约爆发城市战的可能性很低。所以“超轻型旅”应该不是专门为北约和美国准备的。

未来俄美在“第三世界”争夺将更加激烈?

而这些年来俄罗斯在第三世界国家同样与西方展开了争夺,如叙利亚、东乌克兰地区等都有俄罗斯的军事介入。如果俄罗斯“超轻型旅”的关注点是此类地区,那么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在这类战局中,双方经济实力有限,后勤时断时续,战斗烈度和人员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因此一些高科技以及重型装备往往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与之相对,皮卡的装备、使用和维护的成本都很低,对后勤压力小,操作也不复杂。从目前的叙利亚局势来看,政府军已经控制了全国大部分领土,而受美国等支持的反政府武装大多聚集到了北部的代尔祖尔。叙政府和俄罗斯奋斗了这么多年,肯定不会再留下这个受西方控制的“楔子”,下一步必将向代尔祖尔进军,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不可避免。而自俄军介入叙利亚内战后,实战经验显示,在一些巷战环境中,使用武装皮卡的灵活度和机动性的确要强于传统装甲部队。因此在未来代尔祖尔的城市战中,以皮卡为主的“超轻型部旅”必然大有作为。

未来俄美在“第三世界”争夺将更加激烈?

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皮卡这类装备的军民两用性很强,军用版的在拆除武器和改换涂装后,在外观上与民用车辆并无二致,这样就可以其他名义(如运输人道主义物资)堂而皇之的进入敏感地区,而不会在国际社会留下输送武器的话柄。

综上,此次武装皮卡现身红场阅兵,显示了俄罗斯未来在“第三世界”地区会与西方展开更激烈的争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