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已有金融專家質疑龐茲的投資計劃根本不可能有巨大利潤,龐氏就於1920年7月24日在《波士頓郵報》發表文章反駁。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裏,大約四萬幾的波士頓人成爲龐茲的投資者,截至1920年,龐氏共收到共約1500萬美元的小額投資,平均每人“投資”幾百美元,而龐茲也在同時間賺逾百萬美元。

近年來,金融詐騙的案子屢屢發生,詐騙的花樣也層出不窮,像什麼原始股、各種投資等,很多很多,真是五花八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不管它有多少種花樣,他們有一個統一的稱呼——“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又稱“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資人的錢來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製造賺錢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的投資。

你知道“龐氏騙局”嗎?現在還有哪些是“龐氏騙局”

說起“龐氏騙局”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名叫 查爾斯·龐茲 ,龐氏騙局就是他發明的,他是一個投機商人,什麼是“投機”就是“投機倒把”不幹正經事。

查爾斯.龐茲出身於意大利,是於1903年11月15日抵達美國工作。早年龐茲已經案底累累,起先是在餐廳當侍應,因爲盜竊餐廳財物而被解僱;後來移居至加拿大蒙特利爾,在一家意資銀行當櫃員,因爲商業詐騙,而被加拿大法院判監三年;1911年回到美國,又因販賣人口,而在亞特蘭大坐牢。

坐牢後龐茲來到波士頓。他無意間收到來自歐洲的郵政票券,發現可以以金融手法包裝,務求在最快時間賺錢。於是從1919年起,龐茲于波士頓成立公司,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向美國人兜售。

郵政票券爲一種由某國郵政局發行,容許某國國民,寄送給另一國的對方,好讓對方用此票據支付郵資。這些票券可以通過轉讓炒賣而獲利。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世界經濟混亂,龐茲乘機利用此一形勢,公開賣廣告,聲稱購買歐洲的某種郵政票券,再轉賣回美國,獲利率可達400%。龐茲開始在波士頓開設店鋪,聘用代理,向廣大波士頓人宣傳自己的投資。之後他利用後來的投資者所支付的資金,填補下去,作爲最先的一批投資人所得的回報。

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裏,大約四萬幾的波士頓人成爲龐茲的投資者,截至1920年,龐氏共收到共約1500萬美元的小額投資,平均每人“投資”幾百美元,而龐茲也在同時間賺逾百萬美元。

你知道“龐氏騙局”嗎?現在還有哪些是“龐氏騙局”

當時已有金融專家質疑龐茲的投資計劃根本不可能有巨大利潤,龐氏就於1920年7月24日在《波士頓郵報》發表文章反駁。這時郵報編輯已派人追蹤龐茲的經營手法,並在該年7月26日發表文章質問龐茲。

被捕

1920年8月9日,多名波士頓市民向市政府報案,聲稱自己在龐茲的投資計劃中受騙,引起了當局之懷疑。而兩日後即是8月11日,龐茲宣告破產。由於騙局宣告失敗,龐茲向當局投案。

龐茲的詐騙罪於1920年末于波士頓法庭受審。他被控多達86項詐騙罪行。由於案情嚴重,當地法官於1920年11月1日宣判,龐茲被判入獄9年。

後來龐茲於1922年於向法院上訴,被判保釋外出。他走到佛羅里達州,又做了一件類似的金融詐騙,結果坐了更久的牢。

晚年

龐茲在1934年獲釋後,被美國政府宣佈即時遣送回意大利。回國後龐茲竟然又想辦法詐騙墨索里尼,但也沒能得逞;最後只能來到巴西,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後來二次大戰,航空公司裁員,龐茲是被裁其中之一員。

1949年,龐茲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一個慈善堂因病去世,死時身無分文。

你知道“龐氏騙局”嗎?現在還有哪些是“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能夠成功的奧祕是什麼呢?他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中懶惰和貪婪的心理,以低成本的投入換取高額的回報;俗話說得好“天上不會掉餡餅”就算掉下來怎麼會砸中你呢?而個別機構爲何能夠給予你低成本的投入換來高回報呢?是不是別人拿到你的錢去做自己都不認爲靠譜的事呢?如果有那麼高的回報,爲什麼要和你分享爲什麼要和你投資呢?在此呼籲廣大羣衆,投資需謹慎,認清所謂的“龐氏騙局”,避免掉入被套的深淵!

下圖是央視曝光350個“龐氏騙局”公司感興趣的網友可以搜一搜,另外您還知道哪些龐氏騙局嗎?

你知道“龐氏騙局”嗎?現在還有哪些是“龐氏騙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