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改革40年来,我国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现代化金融体系,强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功不可没。从金融风险的角度讲,整个金融体系,只要银行体系稳定运行,金融领域就不会出大问题。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维护一个安全稳健运行的银行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是全国一盘棋,严格讲不应该有太多的地域或地方特征,就像人民币全国通用一样,你不能讲上海的人民币与北京的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金融的地方特征还是存在的,金融街的金融和陆家嘴的金融就是不一样。在日常研究和工作中,专家和官员们出于效率和节约的考虑,习惯于从逻辑上思考和把控问题,大家都是这样,无可厚非。但是,这样有可能遗漏掉一些实际上存在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关键的东西。因为经验大于逻辑。黑天鹅也好,灰犀牛也罢,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人们事先没有关注到它们的存在。

今天出的题目是“当前金融风险及防范”。我的理解,这里的金融风险应该是宏观层面的,是与金融稳定相对应的,而且是偏向于系统性风险的。改革40年来,我国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现代化金融体系,强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功不可没。从金融风险的角度讲,整个金融体系,只要银行体系稳定运行,金融领域就不会出大问题。因为只要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支付清算体系运转正常,就会有时间和空间去分辨、认识、应对和处置金融领域的所有风险问题。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维护一个安全稳健运行的银行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银行体系中,薄弱环节是中小银行这一块儿。因为银行的风险,从根本上讲是流动性风险。大银行腾挪空间大,而且大银行与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关系较近,信息和需求很容易对接上,就是有问题也能得到及时救助,一般情况下大银行不会出现真正的流动性问题。中小银行就不同了。如果中小银行不能维持现金流为正,马上就会出现支付问题,进而演化为挤兑,继而会将恐慌传染给银行同业,接着就会引爆金融危机。20年前研究过郑州交行的挤兑问题,当时还主持过一个名为“银行挤兑”的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银行挤兑还是很吓人的,要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目前中小银行,资产总量占银行体系的大约四分之一,近70万亿的水平。体量不小,而且分散,各地情况不一。这意味着很多中小银行,依靠自身努力和经济红利,没有能力去解决又一次出现的不良贷款问题。现在应该开始筹划从外部着手,关注解决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关注的重点是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问题。这方面,任何丝毫的马虎,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事件。近几天来,银行同业存单市场的发行成功率逐渐下降,特别是中小银行同业这一块儿,下降的更为明显。这个问题应当关注,及早应对,要高度重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

国际和国内的金融监管,在风险防范上,均强调重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为什么这里要强调中小银行?事实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前些年在货币史上下过一些功夫,感觉有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其背后,也有着容易被忽视的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比如说,两个企业,一个信用等级是AAA,另一个信用等级是A,这两个企业的负债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是资本市场的常识。然而,我们知道,货币是银行的负债。现在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大约有95%以上的是以银行存款货币形式存在的,只有不到5%的是现金。银行存款货币,实际上就是银行的负债。为什么,不同(信用等级的)银行,他们的债务以货币为名,可以在市场上等值流通?有人可能会讲,小银行、信用等级低的银行,会比大银行、信用等级高的银行,支付更多的利息成本。事实的确也是这样。但是,大小银行之间的利息成本差距是很小的,远不足以覆盖他们之间由于信用等级差距而带来的债务风险敞口。是什么东西抹平了不同银行之间债务货币质量的差异?

回顾货币与银行的历史演变,统一货币发行权和最后贷款人制度,大约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伦敦,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在处置各家银行银行券兑付危机的过程中。是中央银行制度,以及在这一制度下的货币供给体制,抹平了不同银行之间债务货币的质量差异。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给各家银行债务货币的等值流通,提供了隐含担保。出了问题,最后都是由中央银行埋单,存款保险机构只发挥辅助作用。

这一制度安排的优点是主要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统一的货币金融市场。但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这一安排形成了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容易形成激励扭曲。中小银行享受到优于其自身信用能力的制度优惠,隐含着质次价高的好处。这样,中小银行就会有按捺不住的扩大规模的冲动。做好了,利益自己享有;做不好,有中央银行埋单。为了弥补这一制度缺陷,中小银行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一代价,通行的做法是对中小银行的业务范围作出限制,特别是地域限制。一个县的农商行、城商行,理论上你只能在县域范围内开展业务。超出这个地域限制,你就是在违规套利。

但是,一些中小银行并没有老老实实地遵守地域限制。举个例子,这些年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金融、P2P等,那么大的资金,总量成千上万亿,如果说没有银行资金参与,那是不可能的。是哪些银行的资金挪出来,参与到了这些领域?大概率是中小银行。这一点大概是监管方没有关注到的。西部一家做的相对比较好的城商行,他们通过互联网和其它渠道,在北京、上海等十多个发达城市开展房屋抵押信贷业务,业务已经上了规模。监管方没有把风险隔离的篱笆扎牢。

大约3年前,毫不夸张地讲,在金融街周围,大概有至少上百家各地的城商行、农商行的做资金业务的团队,他们做同业、做市场、做通道、做非标,忙的不亦乐乎。后来风向转变,银监会严令禁止。这些业务和人员的去向,有的回到了本地,有的还在北京。只是转移了战场,利用互联网或以各种所谓金融科技的名义,加入到城市放贷大军之中。现在仍然存活的网贷机构,那些上规模的,查一下他们的资金来源,有的应该与地方性的中小银行有关系。

现在有个动向,即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的联合,值得研究。因为中小银行如果把业务重点放在地方区域内,对互联网不仅在业多渠道上、成本考量上,还是资源禀赋上,都不应该是优先考虑的方向。如果一家中小银行高调参与金融科技,高科技耀眼光芒之下,极有可能是其突破地域限制的冲动。

有的专家讲,对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来讲,游资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应该承认,游资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水往低处流,资金总是要流向收益高的项目或者区域,这是客观规律,人为限制不了的。但是,对于金融风险防范来讲,至少要能够监测到游资的流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市场上所有的资金,至少有95%以上的都是以银行存款方式存在的,而游资,可能更多地体现为中小银行的存款,对于这些渠道的资金流动,应该可以方便地监测到。

中小银行的存在,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如果奢望中小银行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到,以至于能够与大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竞争,这是不现实的。中小银行能够在本地,利用区域优势、熟人优势,与大银行的分支机构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城商行里排名靠前的,比如笔者所在城市的一家城商行,总体排名在全国银行业中处于前20的水平,前些年也在全国十多个中心城市甚至国外,设了不少分支机构,近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它的盈利中约90%还是来源于本地机构和业务。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说,强调中小银行地域特征,从严把控其业务的地域范围,这对打牢中小银行制度基础,很有必要。高度关注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建立中小银行日常性的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制度,是防范突发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牛鼻子。

这是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的中国特色。

本文作者李义奇博士授权代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