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8年中大促,市面上主流的機箱還是以中塔大箱型爲主。畢竟大機箱相對來說有着更好的兼容性和擴展性,用戶在裝機時幾乎都會首選大機箱。這次的裝機搭配依然還是沿用ATX機箱爲主,但是小型化趨勢的當下。緊湊實用型的ATX的出現對比於老式的ATX機箱,優化了箱體內部結構,使得內部更合理緊湊,實用性更好的歐式箱體更爲逐漸成爲主流。

黑白配色的箱體着色,397*209*483mm長寬高尺寸大大縮減了擺放空間,也給放置桌面釋放了更多的位置。日常價格爲259,6 18價格應該還會有下調的空間。

外觀上,金河田Z23非常簡潔,一體成形的SPCC鋼板,整體屬於冷色調風格。

玻璃側透是現在的箱體必不可少的元素了,大大增加了箱體整體美感的同時給予箱體內部硬件更多展示的機會。

玻璃採用了黑色四邊絲印,與機箱整體顏色還是非常搭的。側面的鋼化玻璃用的是合頁式設計,打開過程就像是在開窗一樣。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個設計方式,對比起市面上常規的四面打孔方式,這種合頁方式在拆裝機箱時都非常方便。

合頁的細節圖。較爲不同的是,連接玻璃面的合頁覆蓋了整個玻璃邊,爲一整塊長條鋼條,很好的增加了合頁強度,強度保證的同時,想要拆卸只要輕輕一提整塊玻璃就可以輕鬆拆卸下來。

因爲採用了合頁式設計,爲了做到更佳的穩固效果,在面板前置加裝了2顆打孔螺絲用以固定。

從後視圖可以看到側面和箱體後置安裝部分。

ATX 機箱標配的 7PCI 顯卡安裝插槽。

打開玻璃側板,完整的看到Z23的機箱內部架構,黑化的SPCC做爲箱體內部框架,分倉式設計。簡化後的背線開孔並不多,整體採用個性十足的多邊形切割設計風格。CPU散熱高度爲160MM,不過這種箱體個人覺得還是用水冷較爲美觀。顯卡兼容370MM以內長度顯卡。

在箱體中融入氛圍燈效也是現在主流機箱的趨勢,個人覺得燈不需要多,夠就行。Z23在電源艙位的上置預設一根用硬管LED燈區域,來襯托整個箱體的氛圍。

並用螺絲固定,多模式的調控可以從機箱上置的I/O位實現變色處理。

機箱背部架構也十分完善,SSD安裝位,HDD硬盤籠,電源艙下置。

對比於沒有拖拉式托架的硬盤安裝籠,個人更喜歡這種,安裝方便,無需要太過複雜的安裝,拉出就可以安裝了。HDD硬盤架兼容2.5或者3.5寸的固態OR機械硬盤。

電源艙位也非常充裕,一般14/15/16/20CM長度的ATX電源隨便可以放置。

背線側進也是現在很多箱體採用的設計,Z23採用深凹型的側邊進線槽做爲24P、SATA、USB3.0等線材的進線位處理,並預設了綁線開孔。

從上置面板開孔來看,爲了增加箱體的一體化美感,上置散熱開孔採用的是細小的長條形長條形開孔,防塵濾網則預設又開孔,選擇安裝在機箱裏面,兼容240mm和280mm水冷/風扇安裝,水排厚度要求310mm以內,整個機箱一共可安裝6組散熱風扇。

下置電源艙位也預留了風扇安裝開孔,可安裝3個12CM散熱風扇。

前置側邊進風口羅列整齊,看起來非常舒服,和整個箱體渾然一體,散熱口裏面佈置了貼合的防塵濾網。

後置可以安裝12CM冷排或者散熱風扇。

總結:金河田崢嶸Z23的開箱差不多就到這了,做個小總結吧:首先從外觀上恰到好處的黑白撞色方案便深得我喜歡。一開始只是單純的追求外觀,但是在整個開箱過程中卻收穫了不少驚喜。許多細節處的做工與設計都非常討喜,"開窗式"的鋼化玻璃側板、簡潔的一體成型面板、多邊形的箱體內部設計,充足的背線空間、硬盤擴展位等。還有一點就是箱體偏歐派風格,屬於實用性較強的箱體,正因爲這樣節省桌面空間,更容易放置在桌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