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近幾年遊戲畫面的大幅度提升,相信很多玩家們都忙着更新換代自己的桌面主機了。遊戲的各項指標提升也帶動着整個桌面主機市場的更新換代潮。高顏值的DIY主機已經成爲市場的主流推動了,做爲普通玩家的我也是在這股熱潮中的一員,今天就爲大家介紹一下這次更新換代後桌面主機吧~

配置列表:

CPU:intel 8700K

主板:華碩玩家國度M11H

顯卡:華碩GTX 1070Ti 8G

內存:芝奇幻光戟 DDR4 3200 4*8 32G

固態:三星970EVO 250G

機箱:金河田Z30

散熱:華碩ROG 龍王120

華碩玩家國度M11H搭配上8代酷睿I7 8700K無論是顏值還是超頻性能上都可以滿足自己小小的私心哈哈。

M11H採用全新馬甲設計,電競感更爲豐富,右傳統的敗家之眼LOGO改爲電路紋理設計。

整體的設計風格一如既往的充滿時尚感,華碩主板的燈控系統也是燈控迷們的首選板型。

內存:芝奇幻光戟 DDR4 3200 4*8 ,雙通道4插槽DDR4 3200頻率內存插滿也是得益於近2年來內存的首次大幅度下調纔敢下手的原因之一。

顯卡是去年年初入手的華碩ROG 1070Ti顯卡,雖然在去年年中公佈了20系列顯卡,但是對於普通玩家的我來說在顯卡需求上是已經足夠了。

做爲遊戲桌面的大部件已經介紹完畢,那麼就來看看整機的搭建吧。遊戲PC主機現在都是圍繞氛圍燈效爲大前提來搭配的,所以在選擇裝載硬件的箱體上採用的是金河田Z30 ATX中塔機箱。

內部採用分倉設計,電源艙和HDD硬盤艙前置,中間預留的安裝空間也是很充足的,兼容ATX以下所有板型,對散熱和顯卡的限高限長也在預計之內。

前置和右側都是採用主流的玻璃側透,黑化板面質感更爲細膩。前置可以安裝3*120MM的散熱風扇。

上置可以安裝240冷排或者3*120MM散熱風扇做爲主要的散熱出風口。

下置可以彈性安裝2*120MM的冷排或者散熱風扇,可做爲進風或者出風,進風可以補充前置進風,出風可以增大箱體內部的換風量,給予箱體內部更多的散熱循環對流空間。

支持背部走線,多硬盤安裝設計。

上置獨特的面板設計,與傳統的箱體上置的面板有很大的區分,輪廓更爲分明。

箱體採用的是環繞式燈控佈局,上置面板和前置面板可通過串聯加上上置的I/O外擴面板調控打造出與衆不同的箱體氛圍燈效。

各個部件之間的搭配已經完成,那現在就來看下DIY整機的效果如何:

整機無論內部還是外部,燈效的視覺都是呈現出立體氛圍感,層次分明光源分佈而黑化側透玻璃能有效的隔絕太多刺眼的光效透出,令人耳目一新。

DIY裝機作業小結:這次桌面升級換代,雖然說不是什麼發燒級別的頂級配置,在性能足夠之餘,利用本身的硬件優勢去搭配出一套外觀與視覺更爲搭配的DIY遊戲主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希望這次裝機作業能把這套配置的優點帶出來。全文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