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廣西南寧303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從消化科病人體內排出後送來的標本中,發現的牛帶絛蟲,且足足有500釐米長。(你沒看錯,這撈的不是麪條,而是藏在人體的寄生蟲~)

患者姓陳,今年45歲,南寧賓陽人,平時喜歡喫生魚片、生牛肉等,雖滿足口腹,卻也因此患上肝吸蟲病及絛蟲病,在醫院除蟲住了5天,21日上午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從病人體內排出後送來的標本中,找到了500釐米長的牛帶絛蟲。

絛蟲病,主要是豬肉絛蟲或牛肉絛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引起的疾病,這種蟲的外形扁長,蟲卵在牛腸內孵化並可隨血液循環遍佈全身,生長成囊尾幼蟲,人一旦食用含有囊尾幼蟲的牛肉或被囊尾幼蟲污染的食物,3個月後就會在小腸內發育爲成蟲,且壽命最長可達60年以上。

絛蟲病的悠久歷史:

絛蟲病是一種很早被發現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我國早在2700多年前的《周禮·天官》中就有“皰人:辨腥臊羶香(臭)之不可食者。豕(豬)盲而交睫,腥(星)”的記載。其中“腥”按《說文解字》註釋爲“腥: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從肉似星星亦聲”。這是豬患絛蟲囊尾蚴的病狀。再從“豕盲而交睫”記載來看,當時已認識到這種腥蟲常寄生在眼肌或眼球而引起豕(豬)目盲。另外從“皰人: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的記載來看,當時已有專門獸病檢疫天官——皰人的設置。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也有“諸肉有毒者(含)諸肉有米星”不可食的記載。

絛蟲病,最偏愛那些人羣?

這兩種人羣注意了:

一、愛喫生肉,如牛肉喜歡三分熟,專門光顧壽司店愛喫三文魚,涮火鍋肉還沒熟透就着急喫的童鞋們,這可是你們的噩耗。絛蟲病的病因,是人喫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蟲的豬肉或牛肉,囊蟲進入體內吸附在腸壁上,頸節逐漸分裂,形成體節,約經2~3個月而發育爲成蟲。成蟲蟲體脫節,從肛門排出體外,故可在內褲或被服上發現白色的蟲體節片,節片隨大便排出則可見糞便中有蟲體節片。(就是小時候經常見到附在便便上的小白蟲~~)

二、不愛乾淨的邋遢鬼,如飯前便後不洗手廁所、豬牛圈管理不力,當人接觸牲畜後,不徹底清洗消毒。

絛蟲,會一直存活在我們的體內嗎?

如無意外,是的,絛蟲成蟲在腸道內可存活10~20年。最長可體內的存活時間可長達六十年。

5米的絛蟲真的能存活在人體內嗎?

5米長的絛蟲等於是兩層樓的高度,這麼長的寄生蟲存活在人體內看起來不可思議。而事實上,絛蟲沒有消化道,體表有許多絨毛,靠絨毛吸取腸道營養以供自身需要。人體小腸加加大腸的長度大約在6--10m之間(這大叔的絛蟲可真夠長的~~)

如何辨別你已經得了絛蟲病?

相信看到這裏,不愛喫生肉的童鞋已經偷偷竊喜,而愛喫生肉的童鞋已隱隱覺得症狀發作,小編掐指一算,症狀自查的時間剛剛好:

臨牀以腹痛,,食慾異常,神疲乏力及大便排出絛蟲節片爲主症,上中腹部疼痛是常見症狀,有時疼痛很劇烈,但進食以後,疼痛多數能緩解。還有少數患兒噁心、腹瀉、。病初起食慾亢進,病久食慾不振,出現消瘦、無力、頭昏等症狀。所以愛喫生肉以及衛生習慣不大好的童鞋,趕緊自檢一下。

其實不用怕,絛蟲病看起來噁心可怕,治療還是很簡單的:

滅絛靈(氯硝柳胺),吡喹酮,甲苯咪唑,丙硫咪唑這些都是治療絛蟲病的良藥,但建議童鞋們一定要在醫師的知道下正確的使用藥物。

本文系就醫160原創文章,作者:十三醫,轉載須註明"轉自就醫160"字樣,並標明原文網址,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