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青花瓷是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烧制,成化青花瓷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成化青花瓷与明代前朝碗相比,成化碗胎底、圈足薄,圈足成倒八字形,这是突出的特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a.制瓷技术水平提高。自元代开始使用二元配方制瓷,瓷石泥含氧化铝17%左右,高岭土含氧化铝35%左右,将两泥和合做坯胎,氧化铝含量多在20%至23%之间。低则圈足和底部需加厚,高则可使圈足和底部减保景德镇在成化时期开始,窑户懂得把瓷胎的氧化铝含量提高,坯胎在窑内高温下不易瘫软变形的道理。所以窑户把瓷器胎壁做薄,把圈足做薄,这样既可以使瓷器轻巧美观,又可以节省瓷土,还可以节省燃料。瓷胎厚难烧透,多费燃料,还容易发生胎底裂变等缺陷。所以成化瓷器圈足雹胎底薄是建立在制瓷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的。

b.圈足成倒八字形的理由。瓷器圈足由元代的正八字形,到明代永乐、宣德和空白期时期的垂直圈足,再到成化开始的倒八字形圈足,这种逐渐改进的目的,是为了节省瓷土原料。我们前面已经谈过,明代早期高档瓷器烧制,是要在瓷器坯胎圈足上放一个瓷质垫饼,垫饼下面放砂,砂下面是匣钵。如果瓷器圈足小,垫饼就可以校成化时期把圈足做成倒八字形,就可以在烧制相同器物时减少垫饼瓷土的消耗量,使瓷器生产费用降低。

成化青花瓷大致有下列特征:

1、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用手抚摸有玉质感。

2、釉色有偏青及偏白两种,无论何种釉色,其器物外底足和器身的釉色一致,是成化官窑瓷的重要特征之一。

3、青花瓷除早期用苏麻离青,呈色浓翠外,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成化官窑款,迄今已发现的仅为“大明成化年制”及“大明成化年造”六字楷书款。凡“成化年制”四字及“成化”两字款者大多为伪作。特别像“成化年制”的黑地绿款则成化朝根本无此制作。

5、斗彩的色彩鲜艳,其中姹紫色泽,为成化朝朝所创制,亦仅为成化瓷所成功的应用。

6、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 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文章由纪伯伦国际高总监fuxi527整理编辑系,瓷器甄选可添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