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幾年的研究,他們發現了淺棕色蚊子有14種與喜歡人類密切相關的基因,其中氣味受體基因Or4最爲重要,它活躍於酷愛咬人的蚊子中,而在那些不吸人血的蚊子體內幾乎沒有活性。研究人員對比了這兩類蚊子的基因,試圖找到那些在酷愛咬人的淺棕色蚊子體內活欲的基因。

  我們都知道吸人血的只是雌性蚊子,雄性蚊子其實是喫素的,並不吸食人血,而是像蜜蜂一樣穿梭於花叢林間,僅以花蜜和植物的汁液爲食。其實幾千年前,雌性蚊子也是不吸人血的,是什麼樣的契機讓它們愛上了人類呢?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瓦夏爾可能幫我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她和她的同事們找到了一系列關於蚊子識別人類體味的基因。

 

是什麼讓蚊子變成了吸血鬼?

  是什麼讓蚊子變成了吸血鬼?

  瓦夏爾研究墳子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可即使到現在,她每個月仍會有那麼兩三次,袖子一卷,把胳搏伸進養滿蚊子的培養箱,親自餵養這些蚊子。我們是談蚊色變,但對於瓦夏爾來說,幾分鐘內被咬兩三百次是很正常的事。

 

  瓦夏爾與蚊子結緣於非洲東部的肯尼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瓦復爾一行人去肯尼亞考察,在那裏發現了埃及伊蚊的兩個亞種,它們生活的地方相隔不過幾百米,但生活習性卻大不相同。淺棕色的雌性伊蚊生活在人羣中,喜歡在室內的水壺中繁殖,以人血爲食;而黑色的雌性伊蚊卻喜歡生活在戶外,喜歡叮咬其他森林動物。

 

  後來在瓦復爾開始研究爲什麼有些人更容易招惹蚊子的時候,她又想到了這兩個亞種的蚊子。所以2009年,瓦夏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再次奔赴肯尼亞,去了解這兩個蚊羣是否仍然存在。該研究小組收集了這兩個種羣的蚊子幼蟲,並把它們帶回到紐約的實驗室進行培育。他們發現之前的觀察結果似乎是可靠的:當面對人和豚鼠的時候,室內收集的淺棕色蚊子大多數會選擇吸食人血,而那些在森林中收集的黑色蚊子往往喜歡叮咬豚鼠。

 

是什麼讓蚊子變成了吸血鬼?

  是什麼讓蚊子變成了吸血鬼?

  研究人員對比了這兩類蚊子的基因,試圖找到那些在酷愛咬人的淺棕色蚊子體內活欲的基因。經過幾年的研究,他們發現了淺棕色蚊子有14種與喜歡人類密切相關的基因,其中氣味受體基因Or4最爲重要,它活躍於酷愛咬人的蚊子中,而在那些不吸人血的蚊子體內幾乎沒有活性。

 

  研究人員猜測,氣味受體Or4一定是檢測到了人類體味中的某些氣味。爲了弄清楚究竟是檢測到了哪種氣味,研究人員讓志願者和豚鼠24小時穿着襪子。然後,他們將這些臭襪子放到一臺機器中,這臺機器能夠識別組成臭襪子氣味的幾百種化學物質。最後,研究人員找到了這種氣味分子,它叫甲基庚烯酮,在志願者的襪子中大量存在,而豚鼠的襪子中則沒有。實驗表明,人的體味中包含的這種物質越多,就越容易招惹蚊子。

 

  研究人員時兩類伊蚊的Or4基因進行了比較,發現兩者的序列有細微差異。他們推測,也許正是伊蚊這些與氣味相關的基因的突變,才使得一些蚊子能夠聞到人類的氣息,開始吸食人血,最後遷居到人類的聚居地。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甲墓庚烯酮具有新鮮的柑橘樣清香,常被用作日化香精。所以,以後大家買香水、香皂之類的用品一定要注意咯,千萬別買到含有甲基庚烯酮的,不然蚊子肯定愛死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