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至6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和中華預防醫學會共同主辦的“2018中國腦卒中大會暨第八屆全國心腦血管病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召開,國內外近400位專家學者、400餘家基地醫院及卒中中心單位院長等6000餘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這是對我院該項工作的充分認可。於此同時,市一院選送的《曹主任的一天》榮獲首屆腦卒中防治微電影二等獎,這部微電影記錄的不僅是腦卒中心的日常工作,更是一部宣傳腦卒中知識的微電影。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領獎現場

市一院榮獲高級卒中中心,全院協力創輝煌

早在2013年,市一院被國家衛計委腦卒中心授予“腦卒中高危人羣篩查和防治基地”。作爲全國306家腦卒中篩查防治基地,院領導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在相關科室密切配合下,僅2017年,市一院收治5200餘例腦卒中患者,完成6000例以上的篩查,同時對疑難重症不斷挑戰、不斷突破。

今年3月份,中國卒中學會醫療質量管理與促進分會第三屆學術年會暨中國卒中中心聯盟第三屆高峯論壇上,市一院通過卒中中心聯盟平臺的嚴格監控和評價,憑藉數據質量和數量雙方面優異成績,從全國2200家卒中中心醫院中脫穎而出,再次被評爲全國百家“優秀數據管理卒中中心”,是江西省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醫院。中國卒中中心聯盟數據平臺要求全國各卒中中心醫院上傳救治數據,通過分析該醫院腦卒中患者搶救情況、病情評估、治療模式、健康教育、出院隨訪等信息,遠程監控醫院的服務規範程度和服務的質量,從而對醫院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近年來,在與急診科、腦外科等科室聯合診療環境、技術各方面條件不斷改善的基礎上,

醫院溶栓、取栓、動脈瘤手術等技術層面都取得了一定突破。

案例展示

一、急性腦梗死溶栓橋接機械取栓術:橋接治療是目前急性腦梗塞國內較先進的治療方法,靜脈溶栓橋接取栓在靜脈溶栓治療基礎上橋接動脈取栓,延長了時間窗,提高了開通率,減少病患殘疾。

患者王某,男性,53歲。因突發意識障礙1小時於2018年1月15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未正規服藥。

頭顱CT 未見異常。測血糖:6.9mmol/L,查體:血壓:160/90mmHg,淺昏迷狀態,口角輕度歪斜,左側肢體肌力1級。

初步診斷:腦梗死,高血壓病2級。

採取措施:立即給予阿替普酶靜脈溶栓,1小時後患者仍神志不清,急做頭顱MRI+MRI提示:腦幹梗死,左側大腦後動脈和基底動脈閉塞,立即到介入室給予支架機械取栓術,約1小時後取出紅色小血栓2塊。患者第二天神志轉清,左下肢可輕微活動,20天后可坐輪椅,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二、顱內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自2018年起,醫院已開展300餘例動脈瘤相關手術,其中,我院引進國際最尖端的德國西門子 3.0T 磁共振掃描機,可滿足臨牀介入治療的各種要求。其中3.0T 磁共振掃描機檢查顱內動脈瘤,具有簡單迅速、費用實惠、檢出率高等優勢。

患者餘某,女性,83歲。因突發意識障礙2小時於2017年11月12日入院。否認高血壓病史。

頭顱CT:大量蛛網膜下腔出血,查體:血壓:130/90mmHg,深昏迷,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下降,心率:150次/分,四肢肌力減低,肌張力增高,巴氏徵(+)。

入院後立即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第二天病情稍平穩後給於全腦血管造影術,提示:右側後交通動脈瘤,立即給予顱內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術後第二天給予腰穿腦脊液置換術,連續3天,置換出大量血性腦脊液,之後患者神志轉清,脫離呼吸機,約15天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正常,能正常進食。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3:中低劑量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中低劑量藥物溶栓,具有出血少、治療效果好的特點,還大大減小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患者李某,男性,65歲。因突發左側肢體活動障礙1小時於2018年5月21日入院,有高血壓病史10餘年,口服拉西地平治療,血壓控制良好。

頭顱CT 示:未見異常,測血糖:6.2 mmol/L.入院時查體:血壓:130/90mmHg口角輕度歪斜,左側肢體肌力2級,入院後立即給予中低劑量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治療後1小時左側肢體肌力改善明顯,達4級,第二天左側肢體肌力恢復正常,可行走。

探尋微電影前世今生, 醫護如何本色出演

日前,《曹主任的一天》榮獲首屆腦卒中防治微電影二等獎,該部微電影從2018年1月份開始籌備,2月2日影片開始拍攝,在近20名工作人員的努力下誕生,10分鐘的微電影裏,是充分融合了曹銘華所撰寫的工作真實案例後,結合腦卒中知識向受衆科普的構思,將自己在老年大學授課及座談《空中專家門診》欄目的日常工作剪影加入到影片當中,不僅向受衆展現醫護人員在一天內工作的點滴,在潛移默化中將醫學知識也通過影片表達出來,做到“一箭雙鵰”。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劇照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劇照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劇照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劇照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劇照

這部微電影的原名爲《腦卒中防治的踐行者》,後期根據導演及各方的意見後逐步完善,最初本想以防治疾病爲影片主題,但導演表示原影名無法反映廣大瓷都醫務工作者的一天,則改爲《曹主任的一天》。

曹銘華表示,影片中很多臺詞都是自己和同事們“自由發揮”,將平常工作使用的專業名詞運用到影片當中,只求把最真實的一面傳達給觀衆。影片中,一句簡單“我着急啊”不僅僅在語氣上顯示出急迫感,更是給予缺乏腦卒中疾病常識的百姓們一種回應與傳達。“結合醫護人員日常工作狀態循序漸進地將影片中腦卒中方面的知識傳達給受衆,二者巧妙地結合能夠讓影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授予高級卒中中心榮譽稱號

神經內科合照

此外,在拍攝過程中,由於需要配合一些出鏡病人的要求,在言語、畫面拍攝的角度上都有出現一定的困難。對於從未接觸過演戲的醫護人員們來說,在面對鏡頭時也會略顯緊張和羞澀。一個星期的拍攝時間裏,每天8點對於曹銘華來講既是工作的時間又是拍戲的時間,提前一個小時梳髮型、化妝,熟讀劇本的內容讓她逐漸習以爲常。“投入劇本加上切身感受,發自內心的想讓社會產生共鳴,獲得需求就是這部影片所想要達到的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