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這是一支具有着光榮歷史的連隊。他們誕生於紅軍時期的鄂豫皖根據地。是在徐向前同志領導下,由參加黃麻起義的農民赤衛隊員爲骨幹組建起來的連隊。在經歷了艱苦的長征之後,他這支連隊被改編爲八路軍129師385旅警衛連,隨即便開赴抗日前線。作爲129師的一柄尖刀,八連先後轉戰太行山脈、清漳河畔。用靈活機動的戰術和英勇善戰的戰鬥作風,同日僞軍進行了許多漂亮的戰鬥。特別是在關家惱戰鬥中,擔負主攻任務的八連,沉重打擊了日僞軍部隊,湧現出一連殺敵14人的"太行山刺殺英雄"等12名戰鬥模範,一時威震太行。

在解放戰爭中,八連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在戰役的雙堆集小白莊戰鬥中,該連擔任全團尖刀連,僅十分鐘就突破黃維兵團一個主力師的陣地,強渡40多米寬的澮河後,佔領小白莊,接着又連續攻下2個村莊,直到全連僅剩9人時,還攻克了第四個村莊。後經過補充,在四天之後又擔任全軍尖刀連,在炮火的掩護下,僅用十多分鐘就拿下50多個敵人的地堡,在敵人防線上撕開一個400米寬的口子,成功突破了突破的大門——楊圍子。

朝鮮戰爭爆發後,八連跟隨十五軍四十五師開赴抗美援朝戰場。在第五次戰役時,八連發揚英雄善戰的光榮傳統,在半小時內接連攻克敵人佔領的7個山頭,所以八連被十五軍授予"出國作戰第一功"的錦旗。

八連打的最輝煌的一次戰役,是在上甘嶺。

1952年10月18日深夜,八連經過充分準備,在連長帶領下,向上甘嶺597.9高地運動。僅僅以傷亡五人的代價,成功的進入到了1號坑道。後來,八連在上甘嶺從此紮下了根,死死堅守陣地長達14晝夜。在這14天的時間裏,八連先後被打光三次,又三次重建。成爲了上甘嶺戰鬥中重建次數最多的連隊。

每一次重建,都是在八連經歷殘酷戰鬥之後,僅剩十幾人甚至是幾人的情況下由上級補充兵員重建的。但每一次重建都依舊能傳承八連"只吹衝鋒號,不打退堂鼓"的戰鬥精神,以頑強的戰鬥意志和戰鬥作風在坑道中堅守。直到戰役的最後勝利。而八連這種精神,也是上甘嶺精神的一個模範代表。

戰後,八連被志願軍總部授予特等功。上甘嶺特功八連這個稱號有此而來,同時八連也成爲了解放軍中的一支標杆。

雖然幾十年時間過去了,但是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裏,八連的戰士們依舊傳承者八連的血脈;當年在上甘嶺那種"只吹衝鋒號,不打退堂鼓"的連隊精神已經深深的烙印在八連之後的每一個戰士當中。

1998年,面對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八連的戰士們奔赴抗洪一線,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了一道衝不垮的堤壩,堅決保住了大堤的安全,保住了下游幾十萬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2008年,5.12地震爆發,接到命令的八連官兵用傘降的方式奔赴地震重災區。他們堅守綿竹清平鄉長達四十天,續寫了上甘嶺精神新傳奇。

今天的上甘嶺特功八連的後人,依舊傳承着先輩們留下的紅色基因,在強軍興軍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