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知乎 韓東燃

之前在知乎回答了一個問題,《韓東燃:如何把已經攪拌在一起的咖啡和牛奶重新分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我們不可能將其兩者分開。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清晰明確的答案,很多人表示出疑問,因爲他們不相信現代科學會這麼“無能”。

然而事實就是如此,科學在這種問題上就是這麼“無能”。

在很多人眼中,咖啡就是一種成分,我們可以稱之爲coffee,而牛奶就是另一種成分,我們可以稱之爲milk,因爲這兩種成分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可以使用離心機呀,色譜呀,反正各種分析方法把coffee和milk給分離咯。

就像上圖,我們用離心機一甩,因爲牛奶和咖啡成分不同,於是就被分成了兩種不同的液體,取了上層喝牛奶,取了下層喝咖啡——這是非常天真的。

有些人想法稍微仔細一點兒,他們不簡單地認爲咖啡是以一種成分,而是多種成分,比如A+B+C,而相對應地,牛奶就是另外幾種成分,比如D+E+F。既然這A-F各有不同,我們就可以多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把他們一一分離,然後將ABC重新混合,DEF重新混合,於是我們就得到了分開的咖啡和牛奶了。

如上圖,牛奶有多種成分,咖啡也有多種成分,所以會分很多層,把各層分離再混合起來,就可以得到純牛奶和純咖,這種想法也是把問題過於簡化了。

現實總是殘酷無情的,我們接下來看看全脂牛奶的營養組成。

這張表單很長對不對,但是這仍舊只是牛奶化學成分的冰山一角,這裏面列出的都是牛奶主要的營養成分,而那些次要一些的,以及沒有營養(但是會影響口感)的成分,實際上是列舉不完的。

同樣地,每一杯咖啡的營養成分也是很複雜的,並且會與牛奶的某些成分有重疊,比如它們都含鈣鎂伽鈉等等。詳見下表。

我們說白了,大概可以把我們的問題簡化爲,牛奶的成分有100種,咖啡的成分有100種,其中還是30種是重疊的。

有人會說了,那也沒關係,我們把這170種成分全部分開,然後重疊的那些種類,按照計量配比再分別混入牛奶和咖啡組分不就行了?

我們姑且不說分開170種成分需要多少成本,就算我們不計成本要做這件事情,我們其實也根本做不到。

這個客觀世界在很多人眼中是由一個個“概念”組成的,這些“概念”包括:牛奶,咖啡,蛋白質,鹽,水,乳濁液,有機物,無機物——並且這些概念是精確的、清晰的、可分離的。

但是事實不是如此,我們並不能分離A+B的混合物爲A和B,我們往往只能做到分離出(99%A+1%B)和 (1%A+99%B)。

上面是一個典型的色譜圖,任何一種物質的分離都是一個一個的小峯,這些峯在實際操作中都是有寬度的,會互相重疊的,你們數數這張圖這麼亂,一共才幾個峯,幾種物質?另外牛奶和咖啡中還有很多微量的物質是難以被識別和分離的。不論我們使用任何分離方法,結論都是如此,咖啡和牛奶,傻傻分不清楚。

當一個人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如果他能夠在宏觀與微觀之間收放自如、在概念與實物之間熟練轉換,那麼他便不會輕易認爲分離兩種複雜混合物是一件“可行”的事情了。

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有些東西,不是說你把老鼠屎撈出來,湯就能給人喝的;不是你把咖啡渣撈出來,就能得到潔白的牛奶的。

其實,把混合牛奶和咖啡分離的最好方法,就是分別再買一杯,非常經濟實惠,外加方便快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