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前兩月纔在港股掛牌上市,易居企業集團(下稱,“易居”,2048.HK)的中績報在八月份的尾巴姍姍來遲。

我自己也曾是易居幾萬名員工裏的一員,不附帶舊情的去評價這一份中績報或許很難做到。

但我畢竟是曾在易居奮鬥過的人,也曾是易居的家人,我用自己對易居這家企業的瞭解去評價易居的未來和這一份中績報總是比其他外人更備有含金量的。

上市後的第一份成績單

易居的績報發佈會8月31日在香港舉行,易居企業集團執行董事兼主席周忻亦出席在發佈會現場。

周忻對易居的上市後的第一份成績單表現用了三個字去評價道:“很優秀。”

據報告顯示,易居截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收入爲人民幣2,779.8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4.4%,利潤爲人民幣563.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4.1%,每股盈利0.51元,同比增93.2%。

另外從2016到2017年,易居企業的複合增長率超過30%,盈利增長率超過40%。

考了好成績的學生都會做總結,易居企業集團執行董事丁祖昱也在發佈會現場總結了易居能考出好成績的三個公式。

第一,丁祖昱說道,“易居在上半年的運行當中取得的好表現離不開股東單位的支持。”

“我們今年和26家股東單位簽訂了爲期6年的戰略合作,使得易居整體規模有了大提升,另外我們的股東的排名都非常靠前,佔據了中國大半個房地產江山,預計達到了48%,股東爲我們帶來了極高的效益。”丁祖昱透露道。

據公開資料顯示,易居的26家包括了恒大、萬科、碧桂園領銜的百強房企股東,其中4家爲TOP5房企,另外阿里巴巴集團、華僑城亞洲、恆基集團李家傑以及新加坡城市發展集團(CDL)亦是易居的基石投資者。

易居方面表示,未來將與這些房企股東一起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保證集團三大板塊業務的持續增長。特別是對於一手房代理業務,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行業資源將向龍頭房企集中。這些房企股東作爲易居一手房代理的主要客戶,未來通過一手代理業務的業績增長非常確定。

據瞭解,今年易居一手房代理業務成銷總面積2,047.6萬平方米,成銷總金額人民幣2,558.9億元,比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5.3%和46.8%。

一手房代理業務作爲易居的主要收入來源,上半年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及佔有率進一步提高,這爲易居在市場佔有率保持着領先的地位。

得注意的是,截止2018年上半年末,與易居股東有關的26家開發商產生的總收入爲12.69億元,佔到了期間總收入的45.7%。

從行業競爭的角度來看,在代理策劃行業TOP3房企中,易居已是中國最大的一手房代理服務提供商,2018年上半年的一手房代理收入仍然高於兩大競爭對手世聯行和合富輝煌。

一手房平均佣金費率0.91%,高出另外兩家房企近0.1個百分點。截止2017年末覆蓋城市186個,保持行業領先。

第二,丁祖昱認爲易居今年上半年最大的亮點來自於房友門店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另外易居的創新產品爲易居整體的收入增長提供了一定的貢獻。

據瞭解,房地產經紀網絡服務即易居房友業務,自2017年以來發展加速。

查詢可知,2018年上半年,易居房友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較2017年同期大幅增長366.6%。易居房友通過S2B2C的輕資產業務模式,賦能並整合品牌下的中小微房地產經紀公司,易居房友門店數量快速增長。

截止2018年上半年,房友門店數量已累計達8764家,覆蓋54個城市。截止中報披露日,易居房友門店已突破10000家。

目前,易居房友已搭建“陽光分銷”平臺,目前已有超30家大型品牌開發商、超300個合作項目、超4000家渠道公司參與。

此外,易居房友聯合蘇寧金融打造“百億墊傭”資金池,大力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高效解決結傭問題。

說道易居房友時丁祖昱臉上露出了十分喜悅的表情,“房友是我們非常自豪的成績。”

“我們的房友在全國二手房門店數量當中我們是當之無愧排第一位的,而且這個數量還在持續的增長過程中。”丁祖昱自豪的說道。

據丁祖昱透露,今年以來有許多中小公司加入了一句的平臺,另外易居與58同城進行了合作,通過互聯網的大流量,爲小微中介賦能,易居房友正越做越大,

第三,丁祖昱認爲整個易居團隊是易居能有如此優秀的成績單最堅實的保障。

“無論是中層管理人員還是高層管理團隊,易居都非常穩定且專業的,而我們的基層員工,無論是銷售人員還是信息服務人員和諮詢人員都是行業的優秀人才,有了這樣優秀的團隊易居纔能有如此靚麗的答卷,這也爲易居下半年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謝謝易居的每一個人。”丁祖昱說道。

易居上市後的第一份成績單如此優秀,像《想飛的鋼琴少年》裏的天才少年維特,一啓程就超越了所有的對手。

可惜的是天才維特找不準自己的定位,在未來做飛行員還是木匠或是鋼琴家中糾結。

不過易居的未來發展方向已經很明確,相信天才易居定可逐步向上增長。

一手房代理是易居現今的核心業務,關於一手房代理的增長空間。

據資料顯示,和股東有關的26家開發商產生的一手房代理服務收入爲人民幣1,210.7百萬元,佔期間一手房代理服務收入的54.3%。已籤未售的儲備項目面積達254.2百萬平方米。

而全國總銷售規模當中有差不多1/3是要通過中介渠道來完成的。從數量級上就是超過4萬億要通過渠道來完成。易居今年上半年只不過做了101.4億,所以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相信在今年下半年之後,渠道分銷的業務模式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一方面大家形成了習慣,另一方面渠道成爲了開發企業營銷推廣當中非常重要的支撐。

房友是易居現今相當看重的業務,關於房友的未來發展。

20年前二手房平臺當中,分港派﹑臺派﹑美派和本地派。港派是最流行的, 中原和美聯,臺派是太平洋房屋和信義房屋, 美派是21世紀,本地派是上房置換。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房置換1998年在全國門店數量已高達400多家,當時的CEO就是周忻本人。

房友是個新模式,中國房地產二手房平臺當中,線上和線下是分開的,線上有58同城、 搜房、貝殼等,實際上它們都是一個流量平臺, 也就是個營銷平臺。而線下分直營, 加盟模式和平臺模式。

從二手房模式角度上來講,房友是平臺模式。平臺模式就是管理模式。在二手房的運營過程中,公司不收加盟費,不收二手房交易費, 不收服務費。爲什麼? 門店都活不下去了,公司還去收什麼錢。

但是易居整合了資源,免費爲小微中介提供品牌規範、交易系統、線上流量推廣、新房銷售機會。於是,易居房友門店快速在兩年多的時間內突破10,000家。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在某個小縣城的轉彎角,兩家中介門店,一處是典型的個體戶式中介門店,另一處是規範掛牌的品牌中介門店,並且是中國數量最龐大的品牌中介。那麼,客戶怎麼選?答案顯而易見。

這對於小門店來說就是品牌服務,讓這些小店感到自己被尊重了, 易居房友的模式便能成功,把這幾萬家中介整合起來,能夠做的事情就多了。

在房友業務上易居未來有足夠大的想象空間。

“未來,易居企業集團將繼續按照聚勢、賦能、增值三步走的戰略,從影響力、持續服務、提升效益等維度,優化服務環節、打造全賦能服務體系,爲中小微經紀公司打通賺錢新模式。”易居企業集團執行董事件主席周忻表示道。

周忻認爲,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將進一步趨穩,仍將保持高位的運行。而爲了鞏固中國領先房地產交易服務提供商的地位,易居將繼續秉承“做房地產業的優秀服務生”的企業使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