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三十年代,有一位棋手,會在每次比賽前擦淨手掌,翻看一遍《道德經》。一看,就是幾十年。

在這幾十年中,這個把《道德經》“無爲”、“無慾”的精髓安穩放進自己圍棋生命中的男人,把持着處世的清醒與安然,端坐在棋桌前,在十番棋擂臺擊敗了同時代所有超一流棋手,使當時日本棋壇所有頂尖人物全部降級。他就這樣蜻蜓點水一般掠過了動盪時期的硝煙與變革,掠過了不同國度隱祕的文化疆域,最終停留在浩淼無垠的棋空。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川端康成說:他是天上來的人。

他叫吳清源。

青年吳清源

1933年,那個用自創的“新佈局”對陣本因坊秀哉名人而顯露頭角的青年,僅僅19歲就在圍棋界嶄露頭角。後來的他,創造了圍棋界的“吳清源時代”,被譽爲“昭和棋聖”。

昭和棋聖

後來的漫長歲月裏,他依舊時刻把《道德經》放在身上。他會向那些疑惑不解的人淡淡解釋:“我想讓內心平靜下來,排除不安分的雜念,專注眼前的棋子和生命。勝負和信仰是我一生的修業,貪是不行的。”他會向人說:“我這輩子啊,得活一百歲”。

巧的是,2014年11月30日凌晨,吳先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去世,享年一百歲。

守靜,清淡。

少作刻意,不貪勝。

手裏有一本《道德經》,你會用它做什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