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系列宣传活动”(“江湖行”)第七天,我们来到中华鲟现存唯一的产卵场——宜昌中华鲟保护区。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物种堪称“水中大熊猫”,今天,熊猫君要讲述“水中亲戚”的故事。

包括我们熟悉的中华鲟在内,全球鲟鱼共有27种,其中85%(23种)濒临灭绝,63%(17种)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目录最高等级,意思是“极危”。

如果一条河流的使命是自由地奔向大海,一条鲟鱼的使命就是在鱼生中畅游于故乡和远方,完成洄游和繁育的天职。这些自白垩纪就存在的介于软骨鱼和硬骨鱼的生物,在北半球生生不息。所有的鲟鱼都需要在不同栖息地之间迁徙,选择固定的产卵、索饵、越冬地点,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这个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族群是进化树上独特的单元,始终作为可靠的长期指标,用以衡量环境内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杜浩/长江水产研究所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长江独有珍稀野生动物,目前仅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支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图片来源见水印

西伯利亚鲟,分布于从西部的鄂毕河至东部科雷马河之间的西伯利亚各河流中。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雷进宇/WWF

等待放流的中华鲟。鲟鱼有相同的体态特征,如体背有5行骨板,丑萌丑萌的。

几乎每一种鲟鱼,都是当地水生态环境的伞护种。现在,这些旗舰物种全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目录中榜上有名,比其他任何一种鱼类的处境都更加危险,鲟鱼族群85%濒临灭绝,63%为“极度濒危”,其中4种甚至“可能灭绝”。全球范围内的鲟民们都亟需更加长期、严格和多样化的种群保护与恢复措施。

伞护种: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物种,这个目标物种的生境需求能涵盖其他物种的生境需求,从而对该物种的保护,同时也为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这种目标物种的生境需求应综合其他种类生境需求的信息。

汉代石棺上的长江鲟鱼

鲟鱼以奇特的外形而闻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寿命最长的鱼民,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被称为“水中活化石”。

在我国境内的江河及沿海生活着6种鲟民,即分布于长江的中华鲟和长江鲟,前者主要分布于中国,后者为中国特有;分布于黑龙江的史氏鲟和达氏鳇;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的西伯利亚鲟、小体鲟。

长江边的城市泸州,其市博物馆的汉代石馆上有鱼鸟刻画,其中大鱼“有骨板、吻尖突、有须,似为鲟鱼”。此外,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乐山崖墓中,也曾发现过类似鲟鱼的鱼鸟图案,四川宜宾南溪、江安也多出土此类石刻。石刻图案大多属泽国人民的生活图腾,可见,鲟鱼与中华先民共同生活的时间之久远,鱼与人的生产生活关系之密切。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泸州博物馆4号汉代石馆上的疑似鲟鱼的绘像 ©️《酒城新报》

那么,在地球上愉快生活了1亿多年的鲟民们,为何齐齐遇到了如此严重的种族危机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出具的《鲟鱼战略报告》给出了较为详尽的答案:过度捕捞、迁徙路线受阻以及栖息地丧失、污染和气候变化。

鲟民头号威胁:过度捕捞

导致鲟鱼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众多,但显而易见的是,所有鲟鱼类都表现出极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特征,不同区域内的鲟鱼可能面临着不同的威胁组合,威胁的程度也随着时间和人口状况而变化。总体而言,鲟鱼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是过度捕捞。

作为鲟鱼肉和鱼子酱的来源,鲟鱼的价值使针对它的非法与合法捕捞绵延不绝。固定的产卵地和越冬地令人们能预测鱼群的方位,便于大批量捕捞。过去30年的过度捕捞导致主要的鲟鱼产地——波罗的海和里海的种群数量严重下降。2011年,所有主要鲟鱼野生个体的国际贸易都被暂停,但根据世界鲟鱼保护协会的说法,非法捕捞和销售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因此,尽管对鲟民生存造成的威胁因素很难有优先排序,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鲟民承受着过度捕捞带来的历史负担,直到今天都没能回到其原始规模。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世界顶级鱼子酱“皇家白鲸”。图片来自网络。

鱼子酱本来应该被定位为一种奢侈品,但糟糕的市场营销和资本的趋利本性衍生了疯狂的鱼子酱贸易。当野生资源无法满足这个缺口之后,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就开始了。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最早的鲟鱼养殖;现在,鲟鱼养殖场遍布俄罗斯、伊朗、中国、越南、美国和欧洲,中国更是全球鱼子酱生产大国。因为约一半的鱼子酱源自西伯利亚鲟鱼,由此导致的外来物种和杂交物种入侵又是对本土鲟鱼的新威胁。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中国已上升为第二大鱼子酱产区。

中国鲟民:养殖失控与迁徙难题

与习惯性印象不同的是,鲟鱼在我国不仅是野生保护动物,还形成了巨大的养殖产业链。2016年7月18日至19日,清江三大水库相继开闸泄洪,致使该水域内网箱养殖鱼类大量逃逸,其中不仅有中华鲟等长江流域鲟鱼,还包括多种长江以外的鲟鱼和杂交鲟,数量众多,广泛游弋到长江中下游干流、湖泊及河口区。依据当年6月的宜都市官方一份网箱清理取缔工作报告,该市网箱养殖涉及555户,清江河养殖面积达65万余平方米。而泄洪时宜都长阳两地被冲走的网箱多达数万。此次大范围鲟鱼逃逸事件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威胁尚未定论,却由此揭开国内鲟鱼养殖业的面纱。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广西某鲟鱼养殖场捕获鲟鱼,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养殖的鲟鱼种类包括史氏鲟、大杂鲟、鸭嘴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等十多种。鱼子酱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是严重的生态污染,逃逸事件带来物种入侵的巨大威胁,网箱的过度膨胀也导致水质不断恶化。对待失控的鲟鱼养殖,政府也采取了多种举措,2014年,《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就明确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围栏围网养殖、投肥养殖。清江鲟鱼养殖突出问题被列入湖北省环境突出问题清单:控源截污,维护流域水质刻不容缓。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和中华鲟受到的关注程度较高,各项保护举措推出也较为及时,对比之下,居住在其他流域的普通鲟民的情况似乎更加不容乐观。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黑龙江鲟鳇鱼产量变化,数据来自黑龙江水产局

自80年代鲟鱼商业捕捞技术成熟以后,黑龙江流域的两种主要鲟民:施氏鲟和达氏鳇的数量几乎呈断崖式下跌。直至相关部门加强渔政管理的力度和手段,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才使递减幅度变小。

近年对达氏鳇的种群分析还发现,该种族的鲟民年龄结构趋于简单化、年轻化,表明鳇鱼资源已经受到严重破坏。达氏鳇在河流食物链中属于顶层,因此人类活动和过渡捕捞是种群群体减少的主要原因。

对中国鲟民们来说,比养殖问题源头更早的,是被干扰、被截断的迁徙问题。

众所周知,洄游是鲟民的天性,国宝中华鲟也是一种大型溯江洄游鱼类。我们常把长江比作母亲河,其实,漫漫水道更像母亲的子宫孕育着中华鲟。每年夏季,成年的鲟民从东海进入长江,经过一年多的跋涉,在第二年秋季到达长江上游及金沙江一带,在此完成交配和产卵后,返回大海。鱼卵长大以后,也会顺江而下,游入大海,经过十多年的成长,成年后的中华鲟,也会像它们的父母一样,沿江而上,繁衍生息。这条生命的故道,中华鲟已经走了无数的世代,直到大坝来了。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长江上兴建起各种水电基础设施,这些设施阻隔了中华鲟的洄游路线,使迁徙的距离缩短了一半,将上游中华鲟困在原地,丧失生存环境,大坝的运行又导致了水温的上升,使对温度极为敏感的鲟类的繁殖行为受到巨大冲击,自然繁殖量剧减。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教授黄真理和王鲁海在current biology发表的论文数据显示,1981年葛洲坝建成前,野生中华鲟数量稳定在1700尾,至2015年仅余156尾。1982年,意识到长江鲟民遭受大坝及水库建设的严重影响,国家水利部批准成立中华鲟研究所,以人工繁殖的方式拯救中华鲟种群,多年间数次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期望提高幼鲟的成活率,增加鲟民数量。

一方面,是不合理养殖导致非本土鲟带来的生态污染;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本地鲟鱼生存环境面临极端威胁。中国鲟民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一个保护鲟民的全球战略

在《鲟鱼战略报告》中,WWF根据以往的工作范围、现阶段的能力和目标划定了全球范围内鲟鱼保护的重点河流与海洋地带: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自然繁殖的河流与海洋:

1.亚速海 - 黑海盆地

2.里海

3.亚洲(黑龙江和塔林河)

4.中亚地区(Amu-Darya和Ili河)

5.大西洋和墨西哥湾地区(流域河流域,田纳西河流域,坎伯兰河流域,格兰德河/布拉沃盆地)

6.圣约翰河(加拿大)

需要人工放流支撑繁殖活动的河流和海洋:

7.亚速海 - 黑海盆地

8.莱茵河

9.波罗的海盆地(奥得河和维斯瓦河)

10.里海(伏尔加河)

11.亚洲(长江)

未来计划区域:

12.西伯利亚河流

WWF综合分析亚洲、欧洲、北美洲的重点流域内鲟鱼种群濒临灭绝的各种威胁,制定了三个维度的全球性保护战略。

1.促进市场转型,严格执法和制定更好的保护管理方法,应对过度捕捞威胁

通过对鲟鱼产品市场更充分的了解,促进可持续的产业和消费市场的建立;在主要鲟鱼市场国家倡导强制性的鲟鱼产品可追溯系统;在国家层面通过推动立法与管辖,有效控制和预防涉及鲟鱼的非法活动,并保证现有法律在鲟鱼贸易关键市场的有力执行;除此以外,还需要为渔业社区制定和发展可持续生计,使更多人群成为鲟鱼的养护者。

2.鲟鱼的栖息地必须得到保护和恢复

首先是需要将鲟鱼的关键栖息地的保护纳入从民众、相关社会环保组织到政府层面的战略;启动关键栖息地的恢复和科学管理工作;通过努力将鲟鱼以旗舰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纳入主要部门财务和工作计划。

3.建立活体鲟鱼基因库

建立鲟鱼基因库需要确定需要迁地保护的种群和亚种群,了解关键栖息地的原始生命周期;设置饲养设施,支持关键区域的种群数量,制定综合的跨界监测方案,衡量保护与放养的有效性。

乐观判断,如果以上三个方面的措施都能实行,预计至2025年,对野生鲟民的捕捞将会降低到不再对种群数量造成威胁的程度,关键栖息地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也会得到有效遏止。

一起努力,让中华鲟的未来“没问题”。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吉祥物兵兵,以中华鲟为原型。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文/孔雪

编辑/范鹏

技术支持/程琳

参考资料:

1.World Wildlife Fund. (2017). Phyllis Rachler, Ralf Reinartz WWF NETWORK sturgeon strategy.

2.水产前沿.全球鱼子酱产量到2020年将翻一番[EB/OL]. .2016.12.12

3.澎湃新闻.鲟鱼逃长江再调查[EB/OL]. .2016.10.09.

4.酒城新报.听说泸州在汉代就出现了“中华鲟”的影子[N]. , 2018.01.05.

5. 韩骥 ,王云山 ,李文龙,胡光源,李育东.黑龙江鲟科鱼类资源现状[J].河北渔业.2016.(12):52-54.

江湖行 | 它们坚定执着,畅游一生,可惜再也回不去故乡

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系列宣传活动(江湖行)

持续进行中

十位行走“江湖”的科学家

在澎湃问吧

等待与你交流

详情请登录澎湃新闻客户端

查看“问吧”栏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