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丁穎,滿懷自信、大氣幹練是她給人的第一印象。作爲僑外的掌門人,丁穎已經帶領這家企業走過了近20個年頭。

1999年,僑外在廣州珠海成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逐漸成長爲中國出國留學移民行業的領軍企業。但在丁穎身上,幾乎看不到屬於商人的特質,講話溫文爾雅,冷靜沉穩。

在創立僑外之前,丁穎曾在銀行從事會計工作。但她直言,“那種默默無聞的小會計很不符合我的性格。我就是喜歡去做一些能夠讓自己出頭的事兒。”

談及創業成功的原因,丁穎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勤奮。“我從來不願意浪費時間,我覺得時間很寶貴。”其次,她認爲,做生意這件事需要有商業頭腦,並且價值觀要正。

“孩子很小的時候出國會對兩國文化更熟悉”

常言道,“好喫不過餃子。”餃子是最能反映中國文化的食物。當天的採訪,在一場別開生面的餃子宴中進行。

在事業上成就不凡的丁穎,實則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在家中,丁穎是個溫婉親切的母親,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如今姐妹倆一同在紐約讀大學。

據瞭解,丁穎在女兒10歲的時候就將姐妹倆一起送到了美國,兩人直到大學都在同一所學校讀書,姐姐大可讀商科,妹妹小可讀心理教育,兩人在異國相互照顧,卻又各自獨立。

近年來,我國的出國留學人數總體呈持續增長態勢。據《2018出國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已突破70萬人,近5年留學人數的年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2017年留學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4000億元。

與此同時,中國出國留學讀本科以下的人數也在猛增。但隨着出國留學的年齡越來越小,家長羣體表現出一種擔憂情緒:孩子太小出國,是否容易對國外生活感到難以適應?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在很小的時候就出去過、留學過,以後對兩個國家的文化都比較熟悉。”丁穎認爲,不必對此感到過分擔憂。自己的兩個女兒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出國,她們現在不僅對中國文化很瞭解,對美國文化也很瞭解。

“她很容易融入美國這個社會,也很容易給中國社會帶來很多像我們這一輩得不到的一些認識,而且她們通過兩國不同的文化,學到的一些知識、看這個世界的角度跟我們這代人也不太一樣。”丁穎感慨道。

對於出國後再回到中國是否會感到陌生,姐姐大可表示“並不會。”因爲小時候在中國呆到了10歲,家人也在中國,會經常回家,兩個社會的文化都會比較熟悉。

“每年暑假我們都會回家,媽媽每年也會去一兩次紐約看我們。出國前就和媽媽關係很好,出國後還是很黏媽媽,沒有生疏。”大可說。

網易號外注意到,在訪談現場,妹妹小可帶着一本《在故宮尋找蘇東坡》的書,在採訪間隙閱讀。“非常喜歡讀歷史類的書,喜歡中國文化。”小可說道。

“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還是太少”

在丁穎看來,中國人現在出國留學人數還是太少,雖然這幾年情況已經好很多了,但對國外依然不甚瞭解。據丁穎介紹,從改革開放算起到現在,中國的出國潮實則經歷了“四代”。

她提到,第一代的人大部分是偷渡出去的,大部分在國外的生活經歷一個很漫長也很痛苦的過程,後來有高技術的人才出去之後,他們本身有一些技能,在國外又擁有合法身份,生活就不會太過辛苦。

“這些年,中國人有錢了以後出去,大家在國外的社會地位不一樣了。在國外大家對中國人的尊重、禮貌都會比以前好很多,甚至有些國家,他們都很崇拜中國人,說中國人做生意很厲害。”

從最近的三四年開始,湧現了一波新的趨勢,對於子女教育、生活品質、資產配置成爲這個羣體的主要訴求,被稱爲“新中產出國潮”。因爲需求不同,移民目的國的選擇也更加豐富了。移民的下半場,“新中產”成爲了主力人羣,他們有海歸經歷,眼界更加開闊,倡導“移民不移居”。

“現在中國人要更多地走出去,不光是孩子們求學要走出去,作爲我們父母也要更多地走出去,去各個國家看一下了解他們實際在教育、醫療、投資方面的一些好的經驗。”

同時丁穎強調,中國人出國後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她指出,中國教育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做素質教育,孩子的道德教育、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中國降低企業稅負成本”

在創立僑外之前,丁穎曾在銀行從事會計工作。但銀行會計工作較爲枯燥乏味,對於敢闖愛拼的丁穎來說,顯然不是一個合適的選擇。

“那種默默無聞的小會計很不符合我的性格。”丁穎坦言,“我就是喜歡去做一些能夠讓自己出頭的事兒。我認爲我選擇做生意這件事情,我以後有可能能夠出頭,至少可以引起周圍人的關注。”

在銀行工作八年之後,丁穎從銀行辭職,創立僑外,開始進入移民和留學服務行業。如今近20年過去,僑外已從一家小小的移民機構迅速成長爲出國服務行業內首屈一指的領軍企業。

2017年,僑外啓動全面服務升級,從“只做真正安全的投資移民”升級爲“全方位海外生活規劃服務平臺”,幫助中國高淨值人士及家庭成功融入海外生活。

丁穎表示,“僑外要做的不僅僅是一次性的移民諮詢服務,而是要成爲客戶移居海外的規劃師,根據客戶自身及家庭情況定製一系列海外規劃方案,包括子女海外教育及發展規劃、海外置業投資規劃、跨境稅務及資產配置規劃、海外生活保障、法律支持、安家服務規劃等等。”

“未來十年對企業最大的挑戰就是能否走出一個服務升級的路。全方位海外規劃對企業有一個更高的要求,不光是要能掌握幫客戶辦身份的能力,還要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丁穎認爲,不僅服務要升級,還要始終不斷創新,這對於企業本身來講也是一個歷練。

改革開放40年來,優秀的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湧現。丁穎表示,改革開放前20年,機會是留給那些願意去闖、願意去奮鬥、願意去喫苦的人,“不是說你躺在牀上就能夠成功的。”

如今,中國的營商環境發生了改變,對每一個做企業的人來說都是挑戰。丁穎表示,對於僑外來講,最重要的就是精細化管理。“接下來的商業環境越來越難了,需要你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優質的產品,對管理的要求水平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核心人才的重要性。”

從外部環境來說,丁穎指出,中國企業目前的稅負是很重的,除了正常交的稅之外,在處理用人成本的時候,額外的成本是很多的。比如員工大量的流動性,也對企業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

“建議把成本降下來,這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和整個社會的文化、形態、人們的思想和價值觀都是有關係的。並不是說你現在想降下來,就很容易降下來的。”丁穎直言道。

“中國一定要走國際化這條路”

對中國企業來說,如何吸引國際性人才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中國現在還是特別缺人才,像美國強大的話,它吸引的是全世界的人才,中國怎麼能夠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呢?”

丁穎表示,現在中國成立了相關的一些主管部門來管整個的外國人入境這一塊的簽證辦理、手續辦理,能夠給外國人營造更好的環境。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法治環境、整個政府的辦公效率、政府的管理水平,都是吸引人才重要的方方面面。

她坦言,這些並不是一天兩天能實現的,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但她堅信,“中國一定要走國際化這條路。”

在丁穎看來,“走出去”無論是對企業來是對個人都異常重要。她指出,每個人都需要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瞭解。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講是重要的,對企業家來講也是非常重要的。“開闊視野,體驗不同的人生,再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丁穎認爲,送孩子出國讀書是一種選擇。“我是鼓勵國際化的,因爲孩子如果看到更多的東西,他的知識層面也不一樣,眼界也不一樣,對於未來的生活、家庭、事業、子女教育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國家也很需要國際化的人才。”

上升到企業層面,丁穎指出,企業國際化也是一種選擇,可以多走出去尋找一些商機。對於企業本身來講,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

如今,僑外的國際化佈局也在快速拓展之中,目前已在英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愛爾蘭等全球23個城市設立直屬分公司與客戶服務中心。

“海外服務體系的搭建對於僑外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全球服務網絡的完善,意味着能夠給客戶們帶來更多優質的投資項目以及提供更好的海外增值服務”丁穎表示。

對企業來講,丁穎建議,可以招聘當地的員工,解決一部分企業進入到這個市場的陌生感。其次,在進入這個市場之前,多去了解市場的方方面面,瞭解這個國家的人的一些特性。

“世界這麼大,可選擇的國家很多,但最難的一件事情是對文化的瞭解。但是裏面會有一些策略和方法。”她舉例稱,“比如可以先做亞洲的市場,然後從亞洲慢慢地走向英美這些國家。先通過不同的一些法律體系去了解這個國家的一些商業運行規則,就會避開一些風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