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BAT一直被视为国内互联网的第一梯队。但近年来,百度的市场表现却不如阿里和腾讯,今年甚至有HAT替代BAT的说法提出。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百度却频频因为人事变动而受到关注。从下图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变动的,几乎都是百度搜索的管理层。在原搜索公司架构下,向海龙有四大“战将”:沈抖、吴海峰、郑子斌、顾国栋。向海龙走后,沈抖被提上来担任向的职位。最近郑子斌的离职,意味着除了往上走的沈抖之外,百度搜索板块的高管已经走光。

值得注意的是,向海龙是百度最高决策组织Estaff中最年轻的高管,为百度服务14年,其辖下的搜索公司是百度“现金牛”。不过随着“魏则西事件”、字节跳动的崛起,百度面临口碑直下、竞争压力俱增的窘境。向海龙的离职消息和百度2019年Q1财报同期发布,该季度创造了这家公司自2005年上市以来亏损先例,净亏损3.27亿元人民币。受这两则消息影响,百度市值一夜蒸发89亿美金,从538亿跌落至449亿美元。这一跌幅直逼去年5月明星经理人陆奇(原百度集团总裁、COO)辞职当日挥发的93亿美金,但彼时其市值高达886亿美元。不过一年时间,百度市价已然腰斩。

从近三个月网络上关于“百度人事变动”的舆情热度来看,最高峰值对应了向海龙离职,他的辞职标志百度搜索公司时代的落幕。

百度人事变动终归是百度内部的事,除了媒体和投资者,一般人也不太感兴趣。用户以普通网友为主的微博,讨论占比就不高,远低于新闻媒体(新闻+新闻客户端)。

对于百度多位高管离职,人事震荡,各大媒体从不同的方面解析此事的背景以及对百度的影响:

“财经”杂志发布的一篇文章《百度最难捱的一夜:五名高管闪电辞职内幕》采访了百度内部知情人士,揭开了几位高管离职的真实原因,获得了各大媒体的转载。该文还整理了百度近20年来几乎所有的高管变动信息。该文认为,辞职、退休、重组,意味着百度正在战争前夜“重置棋盘”。对于这家即将弱冠之年的公司来说,一场伟大的战役是挑战,也是机遇。新人们从前人手中接过火炬,肩负着更加艰巨的使命。

“搜狐科技”发布的文章《百度离职潮难平,下一个“关键先生”在哪儿?》分析了当前的百度布局,认为小视频和小游戏的加入显而易见地会提升用户的使用时长,对导流也有帮助。百度需要在这些高速增长的用户数字背后保持清醒,如何整合和打通各个应用,如何运营用户,是百度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优质内容资源于百度而言主要还是来源于百科、知道等传统产品,搜索长尾需求也无法满足好的话,百度也就失去了独特的价值和竞争力。

“36氪”发布的文章《与向海龙告别的李彦宏,在漩涡中挣扎的百度》,更多的从百度这些年的市场表现、战略重点等方面,宏观上分析多位高管离职的原因。“这不是向海龙个人的问题,这是百度整个体系的问题”。该文指出百度过于依赖搜索广告,一旦占据核心地位的搜索广告失守,其余业务就无法独当一面。从PC 时代的红利,到移动时代的掉队,百度需要与过去切割,用新的人员、新的架构、新的方法论,重新拟定发展的航向。完成搜索商业化的向海龙成为了百度的过去,李彦宏透露百度还将新增7位副总裁,这场百度内部自发起的人事、组织、业务改革,势必会掀起更多波澜。

字节跳动近年来的迅猛势头有目共睹,信息流产品威胁百度,短视频类产品融合了社交和网购,虽不足以撼动腾讯和阿里,但也不容小觑,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字节跳动最有可能成为那个取代BAT中B的竞争者。但打败百度,未必是后起之秀字节跳动,也可能是百度自己。业绩下滑、高管离职,一个月百度市值就蒸发了200亿美金,而三小巨头中的美团趁势而上,市值一度超越百度。

搜索高管只剩沈抖独树一帜,老板李彦宏和老板娘马东敏已经亲上前线,元老史有才、崔珊珊回归,空降新高管何俊杰……百度的人事地震还在继续,有人认为,长期被唱衰的百度,终于到了正式告别BAT的关键时刻,甚至直言“百度自杀了”。然而这一番变动,对于百度来说,必然是抱着不破不立的决心的,至于能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走着瞧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