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作者|唧唧堂经济学研究小组 小明同学审校编辑|Ernest

概述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的电子商务经历了迅速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交易市场。事实上,电子商务的扩张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亚洲、东欧、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的诸多发展中国家也经历着类似的变化。对于这一值得注意的现象,已有的经济学文献中却鲜有研究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对经济福利的影响。UC Berkeley的Victor Couture与Benjamin Faber,暨南大学的谷一桢教授,以及Stanford博士生Lizhi Liu合作的NBER工作论文E-Commerce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作者利用中国大规模开展“农村电商”项目所提供的契机,在8个县共100个村庄开展随机干预实验来识别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电商”项目由政府与企业合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一是降低物流成本,例如在村中建立快递收取点,政府补贴运费等;二是降低贸易壁垒,例如在村中建立电商终端,帮助村民网上买卖等。

数据与实证策略

作者在安徽、河南、贵州找到了愿意与之合作的8个县,在这8个县中找到那些有条件实行“农村电商”项目的村庄作为备选名单,然后从每个县的备选名单中随机挑选了7-8个村庄作为干预组,5个村庄作为控制组。最终,从432个备选村庄里挑选出了100个村庄,其中包括40个控制组和60个干预组。

根据之前提到的“农村电商”项目采取的两种措施,对于干预组的干预措施也有两种。一种是同时对村庄安装电商交易终端并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即同时降低贸易壁垒和物流成本;另一种是对那些已经拥有电商交易终端的村庄只需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即可,即只降低物流成本。这样可以通过比较二者的差异来识别出贸易壁垒和物流成本哪种机制起主要因素。

RCT的前后时间跨度为一年。在实验前后,研究者收集了这100个村庄的抽样个人和家庭调查数据,包括收入、支出明细、当地零售品价格等一系列信息,用以村民的福利分析。同时研究者也从电商企业那里拿到了电商终端的交易数据,由于这个数据涵盖的群体更广,时间跨度更长,因此一方面可以用于检验作者的调查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作者对长期效应做出判断。

研究结果

电子商务的引进事实上会同时对两类群体都产生影响。一类是消费者,一类是生产者,作者分别指出了电子商务对这两类群体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由于电子商务引进带来的商品价格下降、购买更加便利、消费品种类的提高,其福利得到显著提升。但这一效应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受益者主要集中为更年轻、更富有、居住地离电子商务终端更近的群体,不过同时,就村庄层面来讲,偏远村庄从电子商务中获益更大。除此之外,通过比较不同干预组的数据,研究发现物流成本降低,而非贸易壁垒的下降,是消费者福利上升的主要机制。

对于生产者,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并没有为其福利带来显著的改变。作者认为其原因是生产方的效应需要时间,因为还需要商业培训、信贷市场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电商终端的数据也支持了作者的结论。从消费端来看,实施干预措施后两到三个月内消费数量和交易数量迅速增长之后一直保持稳定;但从生产端来看,实施干预措施一年的时间里,物流和交易数量一直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因此短期内生产者的福利改进并不明显,但长期内可能出现变化。

购买者数量与交易数量

物流量与生产总重量

小编有话说:

对于消费者的福利分析,文中采用了相应的经济学模型,考虑了名义价格变动、消费集的扩大、替代效应等一系列因素;对于村级之间可能出现的溢出效应以及RCT中常见的compliance的问题都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原文。

参考文献:

Couture, V., Faber, B., Gu, Y., & Liu, L. (2018). E-Commerce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No. w24384).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小明同学

点击“原文阅读”,查看 小明同学 在唧唧堂所有论文推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