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肖華成爲NBA總裁以來一直都在改革,也訂了很多新規則。其中最讓人不解的是裁判報告,觸發條件是,當第四節最後兩分鐘或者加時賽最後兩分鐘內出現兩隊分差小於3分時(上賽季標準爲5分),NBA會提供該場比賽的L2M。報告將逐個解析每次吹罰以及任何重要但沒有吹罰的時刻。目的是讓所有人更清楚的瞭解比賽規則以及裁判執裁依據。當然了,本賽季的裁判報告中判罰情況以及未判罰都會以回合來分類,而不是以比賽詳情來處理。

裁判報告存在的意義何在?秋後“算賬”可以嗎?

其實肖華弄這個裁判報告的初衷是爲了能夠讓球迷更公正的認識到比賽最後發生時裁判的作爲,以便讓裁判更好的執法。不過,這個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裁判該怎麼判罰還是怎麼判罰,大不了賽後出一個裁判報告。有球迷說了,這個裁判報告只會讓雙方球迷互掐的更厲害,起不到任何作用,也容易讓球迷質疑裁判的判罰能力,好像還有點弄巧成拙。

比賽最後時刻,如果雙方比分膠着,任何一次球權的歸屬都有可能改變整場比賽的結果。自從裁判報告這個制度出來後,有一部分裁判漏判或者判罰錯誤的,往往都是導致贏球或者輸球的直接原因。從某種程度上說,裁判報告已經成了雞肋。現在即便提高了條件,到時候也無法消除球迷的質疑。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還在於,裁判員要更好的提高業務水平。當然了,他們都是頂級的裁判員,有時候犯錯也在所難免。

裁判報告存在的意義何在?秋後“算賬”可以嗎?

大傢伙覺得裁判報告這個規則有必要存在嗎?有人會說比賽都打完了,再來出個裁判報告,有何用?難道還要重打被誤判的那個回合嗎?秋後算賬,這比賬該怎麼算,還是值得NBA總裁肖華多多考慮。

裁判報告存在的意義何在?秋後“算賬”可以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