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在演習和訓練中,我國陸軍裝甲部隊的各型戰車當然也沒有必要把行軍作戰的所需物資都掛在車上,自然也無法體會美國陸軍那樣一路走一路打、風餐露宿的艱苦。在實際作戰中,以主戰坦克、步兵戰車以及自行火炮爲主力的裝甲部隊是陸軍的鐵拳和尖刀,必須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突破敵方防線,直插敵方縱深目標。

近日,軍網披露了一組我陸軍05A式155毫米自行火炮訓練的高清照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披露的05A在外形上與過往型號有所不同,其炮塔前方出現了幾個類似柵欄的結構。

我們還不知道結構的具體用途我們還不得而知,可看起來很像歐美戰車上的行李箱。當然,這只是我們的猜測,不過裝甲戰車行李箱的話題我們倒是可以說說。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這事兒。

△05A自行火炮炮塔前的柵欄疑似行李架

一支軍隊對於行軍打仗是否有透徹的領悟和理解,從一些細節就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

我們從新聞圖片以及視頻中看到美國陸軍的作戰行動,都會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幾乎所有裝甲部隊的戰車上都會掛滿了大包小包。其中,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和M109自行火炮由於在炮塔上專門設有儲物籃和行李架,相對還規整一些。反倒是M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和“斯特瑞克”輪式裝甲車,因爲炮塔很小或者沒有炮塔,只能將各種行李和附件設備掛載車體側面和正面,臃腫不堪,從遠處看就像是一隻只醜陋的甲蟲。反觀我國陸軍,無論是演習場上,還是訓練場上,各型裝甲戰車都是外觀整潔,沒有任何累贅的外掛物。

△美軍的M109自行火炮也是滿身的行李架

從視覺角度來說,外觀整潔的我軍戰車肯定要比掛滿各種行李和附件設備的美軍戰車看着養眼。但是,戰爭卻不會因爲哪一方的戰車更養眼,而決定哪一方勝利。美軍戰車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出於實戰要求的考慮。在實際作戰中,以主戰坦克、步兵戰車以及自行火炮爲主力的裝甲部隊是陸軍的鐵拳和尖刀,必須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突破敵方防線,直插敵方縱深目標。

因此,無論是美國陸軍,還是冷戰時期實力達到巔峯的蘇聯陸軍,都將提高裝甲部隊的突擊速度放在首位。在海灣戰爭中,美國陸軍依靠空地一體聯合作戰,實現了每日90公里的驚人突擊速度。在這種情況下,裝甲部隊就必須儘可能將所需物資掛載到戰車上,除了油料,儘量減少對後勤保障的依賴程度。

△大包小包的美軍M1坦克

這些物資主要包括幾類,比如食物和飲用水、個人物品、醫療用品以及彈藥、油料等。其中,食物和飲用水對於人員持續突擊作戰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裝甲兵,其在車內指揮、操作以及作戰會消耗大量的體力,必須及時補充熱量和水分。如果沒有足夠的食物和飲用水儲備,想要進行高強度的突擊作戰,是無法想象的。

個人物品主要包括備用衣物、雨衣、帳篷等。裝甲部隊在突擊作戰的間隙也需要充分的休息,以緩解人員的身心疲勞。雖然在敵方縱深地區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建起舒適的宿營地,但是,起碼以裝甲戰車爲依託,建立臨時的人員宿營區還是沒問題的。

△我軍的裝甲車輛看起來相對“乾淨、整齊”

反觀我們陸軍,無論是演習還是訓練,大多是情況下都是採用駐訓的方式。也就是部隊整建制開進到某一地區,然後“安營紮寨、埋鍋造飯”。作戰部隊根據演習或者訓練計劃進行演練,之後返回營地進行休整。即便是有強行軍訓練內容,裝甲部隊也有後勤保障部隊伴隨。所以,在演習和訓練中,我國陸軍裝甲部隊的各型戰車當然也沒有必要把行軍作戰的所需物資都掛在車上,自然也無法體會美國陸軍那樣一路走一路打、風餐露宿的艱苦。我國宋代民族英雄岳飛曾在著名的《滿江紅》中寫道“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其中雖然透滿了岳飛對於遊牧民族侵犯中原的無比憤怒,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行軍作戰的真實寫照。

如果05A式自行火炮的炮塔前方柵欄如果真是行李架,似乎也正預示着我國陸軍裝甲部隊作戰觀念的進步。至少,通過近似實戰條件下的演習,模擬上百公里的裝甲突擊作戰,告別舒適的營地,也會讓我國陸軍裝甲部隊的指戰員們對於現代以及未來陸戰有一個更爲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