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电影喜欢搞笑或场面火爆的类型,现在开始喜欢一些更有深意的电影。近期看的几部电影分别是《菊次郎的夏天》《末代皇帝》《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至暗时刻》,每部电影都有值得看的点和不一样的收获,今天聊聊《至暗时刻》。

剧情:

《至暗时刻》主要讲的就是在纳粹野蛮侵占欧洲时,温斯顿·丘吉尔临危受命,成为英国首相。在面对外敌和内部唱反调、不支持、不信任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决心团结一致,抗战到底。利用成功的演讲,激起了大家抗战热情。

影片中几个片段的设计很有意思,未跟导演请教,自行做了解读。

1.片头在去接受国王任命的车里丘吉尔说到:自己从来没做过公交车,买面包从来不排队,看过别人煮鸡蛋就相信自己也会煮,唯一一次去坐地铁还迷路了,只能直接往回走;与之对应的是临近结尾时,丘吉尔在乘车去参加议会途中突然下车去乘坐地铁,在地铁里高呼“好啊,原来这就是地铁”,并与群众深切交谈。

以前从未接触过民众,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们真实的想法,以为自己看到了,就真正了解了。跟民众接触后,终于了解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获得了真相,也终于引导自己找到了方向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2.同样在上面的两个片段处,去接受任命的车里,丘吉尔看着街道上的民众,大家并没有受战争的影响,神情行为毫无异常。而在后面去参加议会的车里看着街道上的民众,此刻的大家因为下雨仓皇躲避,两处形成了明显对比。

当危险出现的时候,大家并未意识到其严重性,而当危险真的来临,则各自荒乱不已,躲避、忧愁。

3.片头丘吉尔在接受国王任命时,按照礼仪要亲吻国王手背,国王在丘吉尔亲完自己的手背后立刻在后背的衣服上蹭了蹭,可见对丘吉尔有多么嫌弃。可影片后来的一个片段是,两个人同坐在一张床上,互相交谈倾述,给予支持。

或许因为个人原因会对一个人不抱有好感,但国难当前时,为了国家,彼此会统一战线,给予支持。

影片中还有很多地方也印象深刻,比如:

因家里经济出现困难妻子发火,丘吉尔利用夸奖和回忆,短短几句话瞬间缓和了关系;

表示“胜利”和“见鬼去吧”的“V”手势;

秘书在听了丘吉尔的讲述后,伤心的抚摸着地图上那几个代表英国被困军队的图钉;

尼科尔森准将在死伤惨重的阵地里拿着那张“绝不能撤退”的命令,仰望天空,随后被轰炸机炮火淹没;

丘吉尔问民众如果可以进行和平谈判大家会说什么,小女孩大声喊出“绝不”;

在最后议会演讲中,当尼维尔·张伯伦也表示赞同时,丘吉尔说的那句“不懂得改变主意的人什么都改变不了”

温斯顿·丘吉尔:

整部电影的高潮,其实是演讲部分,丘吉尔用振奋人心的演讲,激起了大家抗战的热情。但除了激情的演讲外,影片中丘吉尔这个人物的演绎真的也是足够精彩。

在这个角色身上,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性格情绪。嗜酒和喜欢雪茄,幽默,性格暴躁,但很会哄人,有时显得有些可爱,有时显得苍老无力、口齿不清,有时又精神抖擞,言语有力。会表现出愤怒、忧虑、无助、困惑、脆弱,完美的表现出了各种情绪及内心的挣扎。

影片中,丘吉尔面对外敌入侵、战败、他国拒绝援助、同盟国溃败、同事的不信任和逼迫、国王的不友好、急需解救的被困士兵、是否要与法西斯谈判等等问题,在这“至黑时刻”,丘吉尔最终顶住了压力,勇往直前。

这部电影的感想与收获:

1. 面对困境,勇往无前,决不妥协: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人生黑暗,我们要做的不是躲避和沉沦,而是直面困难,勇敢向前,努力战胜它们。结果无论如何,但勇气不能断。

2. 接触底层民众:影片中丘吉尔通过在地铁里与民众交谈,倾听民众心声,了解了真相及找到了方向。其实对于我们做产品营销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去多接触用户,了解他们最真实的需求,这才能做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东西,而不是公司内部一个劲的自我意淫。

3. 演讲:伟大的领导人都是杰出的演讲者,这一点没错。如果能学会演讲,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去感染一群人,这是具有极大魅力的。

4. 历史:很多人都不喜欢看这部电影,认为太平缓,角色的的主角光环也没有。但这恰恰是一部展现历史的好片子,历史不需要过分渲染。

文末送上影片最后丘吉尔的名言,愿正处在至暗时刻的朋友能够勇往直前,战胜黑暗: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丘吉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