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最近收到了自己的體檢報告,大多數項目都很正常,但婦科檢查一項卻提子宮長了一個15mm的子宮肌瘤。

聽到“瘤”這個字眼,英子腦袋裏飄過N個問題:這病嚴重嗎?是癌症嗎?喫藥能治好嗎?是不是得做手術切除?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疑惑,不如一起來聽聽北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李葉怎麼說吧!

“瘤”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腫瘤、癌症,但子宮肌瘤是多爲良性,而且稱得上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發病率在30%左右,也就是說10個女人中就與3個有不同程度的子宮肌瘤。

很多女性像英子一樣是在體檢中發現了子宮肌瘤,平時自己完全沒感覺。李葉醫生介紹,如果沒有月經改變、不規則陰道流血、腹部腫塊、尿頻、排便不適、貧血等症狀,遵醫囑定期隨訪即可,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

當然,如果已經出現以上症狀或不適,就要考慮干預治療了,婦科醫生一般還會考慮以下3個因素綜合判斷:

子宮肌瘤的大小:子宮肌瘤越大,越容易引發陰道異常出血等症狀。通常來說,如果瘤子的大小在五六釐米以上,就可以考慮手術。如果瘤子過大,手術前可能會先通過藥物治療,讓瘤體變小。

子宮肌瘤的數量:李葉醫生曾通過手術幫一個患者取出45個肌瘤,從外看患者像懷孕好幾個月的孕婦。

子宮肌瘤的位置:有些患者的子宮肌瘤數量很多,但長在肌壁間,身體卻沒有什麼症狀。有些瘤子雖然很小,但長的位置特殊,比如凸向子宮腔導致月經量增多,比如瘤子長在連接輸卵管的子宮角附近導致不孕症,此時都要考慮手術治療。

子宮肌瘤通常被認爲與女性性激素水平相關,或與女性性激素受體表達相關,所以其藥物治療多爲調節激素水平的藥,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米非司酮,而手術治療則大致分爲兩種:肌瘤剔除術、子宮切除術。

如果已經完成生育功能,或者肌瘤有惡變的嫌疑(尤其是絕經後女性,這種風險更高),醫生會建議子宮全切。子宮肌瘤複發率極高,切除子宮可謂是一勞永逸的做法,但李葉醫生表示,大部分患者和家屬都很難接受這種手術,醫生往往要做很多工作。

李葉醫生強調,子宮肌瘤到底要不要治療,用哪種方法治療,最好讓醫生綜合子宮肌瘤的大小、位置、症狀、患者需求等多個因素來綜合評估,不要諱疾忌醫,延誤治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