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一臺絕版奧斯丁,喫一場最有煙火氣的成都美食|成都車展

又到每逢車展胖三斤的喫貨時間了!

正在減肥期間的喫貨我,終歸放不下慾望的執念,拖着肥胖的身軀,打卡了五家成都超火、超難找、超正宗的“蒼蠅館子”,犒勞了一下清淡了三個月的紅油胃。(悄悄說一下,出門前我特意稱了一下體重,準備結束後檢驗一下戰果……欲知結果,請不要偷看文末答案哦~)

開豪車喫地道成都美食,是駕仕派歷年車展的重要節目——

2015年,成都勞斯萊斯車主推薦了10家平價餐館

2016,車展期間,蘭博基尼車主帶你逛成都美食

2017年,獨特的摩根攜手駕仕派,找到車展後值得一試的十道獨特美食

2018年,我們只選了五家:麪條、中餐、火鍋、串串、燒烤,每樣只推薦一家,喫完這五家,你就可以全面掌握“成都口味”了。並且,我們還特別邀請了一位拍照時高冷範 、開喫時少女心的小姐姐與我們同行——這是駕仕派車展美食特輯中第一次加入美女模特喲!

不過呢,大家在各種求地圖之餘,紛紛表示:駕仕派太高調了!標配這麼高,讓我們怎麼好意思去喫!

其實,關於成都“美食與車”文化最好的解釋不過就一句話:管你開的是奧拓還是賓利,通通排隊去!

當然了,今年我們還是準備低調一點,換了一輛便宜的小車——奧斯丁。

老司機們看圖就應該懂啦:

奧斯丁·希利·精靈·馬克四代,產於1969年,三和老爺車博物館藏品之一。

【車輛名片】

車名:奧斯汀·希利·精靈·馬克四代 (Austin-Healey Sprite MK IV)

產地:英國

生產日期:1969年

發動機:1.3L直列四缸

最大功率:48.5kw/6000rpm

最大扭矩:98nm/3000rpm

最高時速:156km/h

變速裝置:手動四速

驅動裝置:後輪驅動

奧斯汀·希利·精靈是一款價格便宜的雙門敞篷跑車,產於1958年至1971年之間,產量約爲13萬輛。在美國它的綽號爲“蟲眼”,在英國它的綽號爲“蛙眼”。因爲安裝在其引擎蓋頂部的大燈酷似青蛙或者蟲子的眼睛。

精靈是一款非常暢銷的車型,因爲它小巧靈便,具有賽車的性能,同時又非常經濟實惠,當時的售價約爲2000美金。此外,它們易於操作,給人一種上乘的駕駛感受。儘管該車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時需要21秒,最高時速也只有150多公里每小時,但是對於六十年代的車輛來說,這樣的性能已經相當不錯。

本次出街的馬克四代是精靈的最後一個系列,產於1966年至1971年,產量約爲22790輛。

不過,因爲這輛奧斯丁過於小衆,被三和修復得過於好(漆面漂亮、可以正常行駛),我們在拍攝過程中竟然屢屢被問及“多少錢”、“在哪賣”……只能說,在成都,你只有去三和老爺車博物館才能看見它啦!

準備就緒,出發開喫!

第一站:吳記怪味面

作爲一個宜賓人,我的正統教育中,早餐通常是喫麪條的。

吳記怪味面開了至少有10年。老闆是一個耿直的成都漢子,喜歡和認識的人聊天,聊得開心了各種散煙。店面修繕過,照片拍出來還是好看的,味道卻還和10年前一樣。

麪條有五種選擇:怪味面、脆紹面、海味面、素椒面和清湯雜醬麪。順便科普一下素椒和清湯的區別:素椒是幹拌的,通常加紅油辣椒;清湯是有湯的,通常喫白味。這兩樣是成都99%麪館的標配,這次就不點了。

特別介紹一下怪味面,配料包括香菇、口蘑、雞柳和淡菜,上面還會點上幾顆油炸花生。香菇剪了腳的,配料算是講究了。

脆紹是另一個特色,看着小小一搓臊子,拌勻後每一口都能喫到,香香酥酥,口感不錯。

海味面挺捨得下料的,不過對於女生來說,太!油!了!

喫貨們通常是點2-3個小份,小份每碗8元。

第二站:雨田飯店

在華興街,越老的館子生意越好,畢竟都是經歷成都人挑剔味蕾檢驗過的。到春熙路和太古裏就幾分鐘時間,逛街後休整是最好的選擇。不過整條街都不好停車,建議就不要開車來添堵了。在這個小巷子裏要拍一組背景相對乾淨的圖是要冒着“生命危險”的,好在成都人民很熱情,各種幫我們拉起“人形警戒線”,當然還不忘在我們拍攝的空當裏坐進車內擺拍一番。

雨田看起來像是一個快餐店。門口三排燒菜、十幾樣涼菜,趕時間的話,20分鐘內可以解決一頓飯。糖醋排骨和涼拌鯽魚,味道很好。份量也很足。

不過雨田還有許多“大菜”的:米椒滑兔、菊花魚、香辣耗兒魚……不僅味道好,賣相也不錯。

老闆娘賴姐性格超級好,人很熱情,店裏大多數食客都喜歡跟她聊天。

人均十幾到幾十,豐儉由人。

第三站:鴻社老火鍋

跟鴻社隔着一條街的本地人都不知道的火鍋店,門對門開了兩個店,工作日的中午居然也坐滿了人。

門口有火鍋店周邊產品——這是成都餐飲的特色。紅糖冰粉表現不錯,鮮榨果汁價格也很親民。特色甜品是號稱“冰火兩重天”的冰鎮醪糟粉子,幾兩重的碎冰蓋着剛出鍋的醪糟粉子,必須現煮現喫,在夏天喫起來簡直驚豔。

老闆也是典型的成都餐飲老闆風格。聽說我們想拍美食推薦,連連擺手:不要拍不要宣傳,搞不贏!結果等我們把奧斯丁開到門口,兩下就把門口的太陽傘收起來了:這樣拍好看點!

以我的觀點來看,成都火鍋沒有“最好喫”,但不乏雷區。鴻社是典型的重慶口味:微辣跟特辣沒啥區別,不是特別強調花椒的麻味,喫到最後也不會鹹不會苦。綜合評分可以打到80分,只是牛油鍋底的通病是,喫着喫着會有點餬口。

特色菜品很多,以“鴻社”打頭的都可以嘗試一下。土雞腎、千層肚、鴨腸和牛肉表現不錯;相比之下,自制的午餐肉雖然用料不錯,但調味上略顯寡淡了。菜都是用土小碗裝的,份量看起來不大,但是它家是不用菜葉打底的,實際上份量挺實在。

火鍋最好喫的是內臟,喫貨們都懂。鴻社的菜品,勝在新鮮,煮出來沒有腥味。

人均幾十,肉食動物喫到扶牆出。

第四站:駱小小的串串

爲了等駱小小上菜,我們在旁邊的茶樓鬥了兩個小時的地主……

沒辦法,老闆堅持當天菜當天賣。今天店裏少了兩個人,老闆從早上10點就開始備菜了。

老闆是個潮男,胳膊上露出半片紋身。店招是簡約到極致的性冷淡風,店內裝飾卻是見縫插針。合夥人和朋友的獎狀貼了滿牆,兩塊小黑板也塗得滿滿的,80後的回憶到處都是。

店面看起來小小的,裏面卻是別有洞天。不過食客們大多喜歡坐在街邊,這就是老成都小巷子的好處:清靜而有煙火味,適合親生朋友隨意開喫。麻辣牛肉和香菜牛肉是特色,每天都要賣好幾十斤。看素菜就能看出品質,確實新鮮有保障。幹碟+油碟,是串串界的奢侈喫法。

拍照的時候照例引發圍觀,一位孃孃邊拍邊說:“這個小車車太乖了嘛!簡直可以買一輛!”呵呵呵呵,我在旁邊高調地笑而不語。

第五站:李不管把把燒

晚上六點纔開門的李不管,我們六點半到的,生生排了一個多小時——人家纔不管你這輛老爺車出一次街有多不容易呢。

只是,一旦上菜,你纔會覺得:再排一個小時都值得!

通通是重口味,燒烤界纔不要小清新呢。

生拌牛肉,一個人喫一份壓力也不大。牛肉品質很好,醃料也很捨得下料,配上加了小米辣、芥末和醋的蘸碟,味型豐富,讓人慾罷不能。包漿豆腐算得上是豆腐最好喫的一種做法,折耳根(魚腥草)的味道是點睛之筆,就算排斥魚腥草的外地人,我也好想安利一發。大片的五花肉是每桌必點,烤到焦香冒油,看照片都忍不住嚥了咽口水。另外說一下,雖然我的觀點是喫燒烤儘量不要喫素菜(因爲素菜比肉肉更吸油),但是這個燒烤四季豆還是要強推一波。至於烤大茄……我相信你總會想要多掂幾筷子的。

李不管最初開業的時候主打的是宜賓燒烤風格,所以有一些不一樣的特色。比如,它家的燒烤是有蘸碟的——試一下把油滋滋的燒烤裹上花生黃豆麪蘸醬,你會發現它們如此般配。還有一些宜賓燒烤的特色菜:烤鼻筋、底板(牛肚最底部)、粉腸、宜賓特色臭豆腐(宜賓人力推)、天味小香腸等,建議都點!

都說成都蒼蠅館子的老闆歪(方言,厲害的意思),其實他們是有自己的矜持和傲驕:味道好生意爆,又不想爲了掙錢把自己累到。這是成都人生活的態度,也是“悠閒之都”的精髓所在。你看!成都最能賣車的銷售,最大的法門是跟你講生活!

以上推薦的幾家店,導航都找得到。一天喫了五家,辣度在我的感觀中處於微辣到中辣的水準,新鮮度都有保障,沒有拉肚子。

最後,解答一個開篇時的無聊問題,當晚我回家稱了稱,體重+0.7kg,第二天一早恢復正常——所以,歡快地去喫吧!!!

文|May

圖|文豪

汽車之家、易車、搜狐、網易

界面、鳳凰新聞、汽車頭條、

ZAKER、一點資訊、掌上汽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