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访谈】中央气象台持续预警专家解析华北黄淮雾-霾天气

嘉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

记者:中国气象报记者苏杰西 徐文彬 新华网张晋龙

中央气象台持续预警专家解析华北黄淮雾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接受访谈。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此轮雾-霾天气目前情况是怎样的?主要影响那些地区?

马学款:我国华北黄淮地区的这轮雾-霾天气过程从12月6日左右开始,将持续到10日白天前半段。在静稳天气的控制下,今天(8日)早晨,华北和黄淮大部、江淮东部、江南东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出现雾或霾天气,其中北京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西部等局地出现重度霾,并伴有重度至严重污染;浙江中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8-9日,本次雾-霾天气过程将进入最强时段。期间,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将有中至重度霾,并伴有重度污染、局地严重污染;夜间到早晨,上述部分地区及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和西部等地有大雾,局地能见度小于200米。中央气象台12月8日继续发布大雾橙色预警和霾橙色预警,提示各部门和公众做好相关应对与防范。

中央气象台持续预警专家解析华北黄淮雾中央气象台持续预警专家解析华北黄淮雾

记者:雾-霾天气会不会随着持续时间的加长有所加重?

马学款:静稳天气是一种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随着静稳天气持续时间的增长,会出现污染物持续累积的效应,往往会造成污染物浓度不断地增加,污染程度有所加重,并且,在静稳状态下往往会导致相对湿度的增大,而湿度的增大容易使污染物吸湿增长,浓度升高,起到加重雾-霾的作用。

记者:此轮雾-霾天气将持续多长时间?在什么时间结束?

马学款:10日起,冷空气来袭,北京、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西中部和南部、陕西关中、河南中北部、山东西部以及苏皖北部等地的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华北偏北地区消散会稍早些,将从9日夜间开始。

而在11日-13日,华北地区冷空气较弱,将保持相对静稳的天气状态,所以在11日-13日雾-霾天气可能会再度发展,但从目前来看,强度将会比此轮弱一些。

14日起,北方冷空气活动趋于频繁,势力也呈逐渐加强趋势,对改善空气质量较为有利。

记者:8日夜间华北北部将出现弱的降水过程,能否缓解雾-霾天气?

马学款:8日夜间华北地区的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华北北部,主要是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中北部出现降水的可能性较大,但这次降水过程的总体量级偏小,大部分地区在2毫米以下。虽然降水会对污染物起到一定的清除作用,导致污染物浓度在短时间内下降。因为弱降水会使得近地面湿度增大,特别是在夜间会出现大雾天气,导致能见度进一步降低,对污染物的清除效果比较有限。

记者:此轮雾-霾天气与11月底的雾-霾过程在气象条件和强度上有什么区别?

马学款:这次过程与上次相比,从天气的静稳程度上来讲比上次要弱,上次的气象条件更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雾-霾天气的发展上来看,上轮是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此轮雾-霾的发展相对要平缓一些,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

记者:雾-霾天气对交通有何影响?公众应如何防范?

马学款:对于交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能见度上。雾-霾天气出现时能见度大大降低,容易造成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高速公路关闭,引发海陆空交通受阻和事故多发等。

空气重污染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公众应尽量减少出行和户外运动,如需出行应做好防护措施,注意交通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