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周执笔编剧的昆剧《浮生六记》,一开篇便是沈复看见了已经死去的芸娘,宛如芸娘生前的光景一般,夫妻同游共话——在旁人眼里,沈复这定然也是“病”了。而在昆剧《浮生六记》里,有一位继芸娘之后陪伴在沈复身边的半夏,终于在阅读《浮生六记》书稿时,与创作书稿的沈复一样,也“看见”了芸娘——这是否意味着精诚不散,终有奇迹。

年迈的撒切尔夫人独自出门买牛奶和鸡蛋,回来做早餐的时候跟丈夫抱怨物价上涨,丈夫悄悄告诉她,管家正在找(偷偷出门的)你呢。正当他们聊天的工夫,管家推门进来问,原来您在这里啊!撒切尔夫人说,是的,我们(我和丈夫)在这里。

镜头切换成管家的视角,从门口望去,原本坐在撒切尔夫人对面老伴的位置上空空如也——撒切尔夫人的丈夫已经身故多时,她口中的“我们”早已不存在了。

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撒切尔夫人

这是影片《铁娘子:坚固柔情》开篇的一个片段,在“铁娘子”人生的黄昏里追忆她作为英国首位女首相的一生叱咤风云。尽管主人公的政治家生涯因被拆裂表现而显得模糊不明,电影里有一条主线却由始至终明确存在,即暮年“铁娘子”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生活日常:

分不清回忆、幻觉或是真实,以为深爱的丈夫一直在侧,为他洗咖啡杯、整理行李箱等等平庸生活的细节,被美国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令人信服地精准演绎。

如同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人在阿尔茨海默病另一侧被动地旁观时清楚地知道,是病魔的降临让患者身处颠倒错乱的世界。而患者却以为所爱“不曾”隔山岳,仿佛是层坚固的芥子壳包裹起来,在其中从未感受过“孤独”。

◈◈◈

是什么复杂的机制导致这项疾病尚且不明,因爱生病、还是因病生爱,更加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不是传统意义上人们说的“相思病”:《玉簪记》里的潘必正病的半真半假,引得陈妙常前来探病问情;《红楼梦》里贾宝玉魔怔起因失玉是假,求心上人不得是真;《牡丹亭》里杜丽娘“慕色而亡”,顿成脑洞界的佳话。

《玉簪记》施夏明 饰 潘必正 单雯 饰 陈妙常

(c)巾生回眸

不是才子佳人大团圆中求而不得的愁肠百结,不是这些。

爱人之间的难以忘却最终化作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全息影像,自带人工智能——这是今天互联网时代的话术,按照中文里那些最美好的说法,这属于“似是故人来”的怔忡,和“夜来幽梦忽还乡”的沧桑。

古中国有关李杨的传说,从唐人白居易到清人洪升都冲破阴阳两相会,“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浪漫地说是文人奇想许以仙圆;务实地说,盛唐时候有诸多西域而来的杂耍艺人,擅奇技能障目,这未尝不是幻术的“欺骗”。

而在西方精神分析法、心理学盛行,倘若与撒切尔夫人能“看见”去世故人一样的症候,出现在其他中青年朋友的身上,将不再是阿尔茨海默病,或许就可以用“人格分裂”等现代医学名词来解释。

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 中国合唱极品(1)中国经典名歌集---清唱剧《长恨歌》

黄自作品 清唱剧《长恨歌》

罗周执笔编剧的昆剧《浮生六记》,一开篇便是沈复看见了已经死去的芸娘,宛如芸娘生前的光景一般,夫妻同游共话——在旁人眼里,沈复这定然也是“病”了。

一起把目光聚焦向清代真实社会里的沈复。当他开始写作自传体笔记式的《浮生六记》时,芸娘已经故去。可以说,这本小书就是一本姑苏落魄文人的回忆录,思念亡妻久矣,他每每下笔,便都是自己与芸娘生前的美好场景。再或言之,芸娘在世时,沈复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有芸娘的陪伴。又为什么不可以说,他正是一天又一天地伏案书写之中,一天又一天地回忆之中,“果真”重新“见”到了芸娘?

◈◈◈

施夏明、单雯 排练昆剧中 (c)巾生回眸

只有无数个爱人生前的影像深深的刻在脑海里,才能在对方离去之后幻化成脑海中的“人工智能投影”,成为创作者笔下超越生死存在的厮守。

昆剧《浮生六记》里,沈复与故去的芸娘生活如初,是心理学的精神案例?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主义的浪漫情怀?沈复面前的芸娘,究竟是人是鬼是幻?

或许可以稍微“剧透”一下。和开篇提到的铁娘子传记电影不同的是,影片中除了撒切尔夫人本人,不会再有一个“他者”能够“看见”故去之人;而在昆剧《浮生六记》里,有一位继芸娘之后陪伴在沈复身边的半夏,终于在阅读《浮生六记》书稿时,与创作书稿的沈复一样,也“看见”了芸娘——这是否意味着精诚不散,终有奇迹?

失去一生的挚爱,本是人间莫大的不幸,但是让天人永隔的爱人再相见,是戏台与银幕可以对独活于世的孤鸾所抱有的温存。

如果有这样异于常人的“病”,不妨考虑将它接受是凉薄的世间给予他们的最后的温暖,以另一种与爱相守的方式,赐予其抵御孤独的勇气。

上海大剧院出品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联合出品

昆剧《浮生六记》

Kunqu Opera

时间:2019/7/13 19: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票价:¥80(公益票)/160/380/480/680

原著〔清〕沈复/编剧 罗周/导演 马俊丰/执行导演 倪广金/艺术指导 石小梅 胡锦芳/作曲 孙建安/编曲 李哲艺

主演

施夏明 —— 沈复

单雯 —— 芸娘

李鸿良 —— 王婆

由腾腾 —— 半夏

顾骏 —— 张禹门

裘彩萍 —— 沈母

演出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艺术家阵容等节目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