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光參加“大國工匠”主題展覽

5月深圳已然驕陽似火,李曉光行色匆匆,一抬頭對面那棟面容斑駁的大樓映入眼簾,他腳步一頓,回憶湧上心頭。

這棟樓對李曉光來說是個特殊的存在,15年前,正是在這座大樓裏,他的人生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他通過面試成爲富士康的一員。雖然如今大樓早已被歲月抹上了風霜,但對他來說仍然散發着溫暖。

“在我生命中,遇到過很多真誠的人,是他們的幫助讓我走到了今天。15年來,我用行動證明了,即使我只剩下沒有手指的雙手,我和常人也沒什麼兩樣,依然憑藉着勤奮的雙手,回報幫助過我的人,爲社會作出貢獻。”在富士康工作15年,李曉光扼住命運的咽喉,奏出了生命最強音,被總裁郭臺銘親切地稱爲富士康“最美的人”。

浴火重生 起航富士康

生於1974年的李曉光,從15年前跨入富士康大門那一刻起,人生就被分成了兩段,前面的叫苦難,後面的叫輝煌。

1996年,正在深圳大學軟件系學習的李曉光,遭遇飛來橫禍,意外的煤氣泄漏事故,讓他父母雙亡,自己也是全身76%重度燒傷,700個多個日夜的住院治療、15次的大小手術,植皮、整形、換藥……煉獄般重生後的他雙手截肢,只剩一個指關節,一個人生本來已經展開絢爛藍圖的電腦奇才,生命的底色從彩色變成黑白,究竟該何處去?

李曉光生於凌晨時分,父親想到拂曉之光,就給他取名“曉光”,或許是名字給低谷中的李曉光帶來好運,2003年,李曉光踏入了富士康的大門,並從此迎來第二縷陽光。“儘管我是殘疾人,但我能照顧好自己,我能幹得像大家一樣好!”李曉光在自己的簡歷上如此寫道。作爲應聘到富士康的普通員工,一般都是由部門經理面試就可以。當得知李曉光的特殊情況,時任富士康集團iDPBG事業羣總經理的蔣浩良先生在出差美國之前的緊張行程中擠出時間,提出要見李曉光一面。“那麼大的災難都能挺過來,我相信你一定能行,好好幹吧!”在蔣總的殷殷鼓勵下,2003年10月李曉光踏入了富士康的大門,加入了iDPBG事業羣研發部門。

“發明大王”的春暉情

“我剛來的時候需要泡藥澡來治療,於是公司特地給我一個有浴缸的宿舍,每三個月報銷我路費、藥費,讓我去重慶拿藥”。這些令李曉光深爲感動,得知他是重慶人,郭臺銘總裁意味深長地對他說,80年代他去過重慶,那時棒棒挑一件行李不到一塊錢,十幾年以後再去,價格幾乎沒什麼變化,這就是勞力與勞心的差距,身體雖然重創,但是有一個聰明、追求上進的大腦,一樣能打拼出一片天地!

誰知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到富士康後李曉光夙夜在公,以企爲家,憑藉在UI交互設計、人因工程設計等方面的興趣與專長,李曉光和團隊一起完成了包括顯示器、電子書、音樂播放器、數碼相框及智能手機等許多前沿、尖端產品的研發。2004 年到2007年,他連續4 年獲得富士康集團頒發的“年度突出貢獻獎”,並蟬聯專利申請冠軍。2009 年1月,他獲得富士康集團“發明大王”稱號。

如今李曉光的專利申請累計超過600件,而被授予專利權的超過200件,自2008 年起,他連續三年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

很多人驚歎一個身體殘障的人怎麼能爆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或許冰心老人的詩可以做出最好的詮釋: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作爲研發部經理,如今的李曉光從他投身多年的消費電子產品領域轉戰自動化設備開發領域。一個人走得快,一羣人走得遠。李曉光希望用這20多年所學的東西,多帶帶身邊的年輕人,幫助富士康發展壯大。“現在整個集團都在轉型,工業互聯網一日千里,時不我待呀,必須靠團體的力量迎難而上,久久爲功!”

李曉光的工作案頭寫着雷鋒的一段名言: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個人奮鬥史也是企業奮鬥史的極好寫照。富士則康,聚才乃壯。在富士康海納百川、以人爲本的企業精神感召下,千千萬萬個李曉光構成了堅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歷久彌新,砥礪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