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於具體內容,小村資產的客戶劉先生(化名)向《紅週刊》記者透露,當收益≤8%時,科迪集團以及張清海承諾對此次定增股份承擔回購補足義務,作爲回報,如定增收益超過8%、則科迪集團將提取超額收益中的50%作爲財務顧問費用。而“上市公司大股東和實控人未履行差額補足義務”的解釋,也揭開了隱藏在上市公司大股東和小村資產之間的一份抽屜協議——小村資產還與科迪乳業的控股股東科迪集團、實控人張清海在2016年11月中旬私下籤署了一份包括兜底條款的財務顧問協議。

科迪乳業定增藏兜底協議 大股東、實控人涉嫌信披違規

紅週刊

文/惠凱

編輯/張桔

2016年,上市公司科迪乳業通過定增募資3.89億元,5家機構投資者入圍。但公告之外,卻暗藏兜底“玄機”。記者獲悉,小村資產等部分參與方與上市公司大股東科迪集團、實控人張清海簽署有財務顧問協議,後者承諾當收益≤8%時則兜底補足。

但1年鎖定期到期後,股票市價與定增價倒掛,小村資產、太陽雨控股等定增參與方浮虧明顯。科迪集團和張清海未補足差額,引發訴訟。

今年3月14日,河南商丘法院開庭審理,被告方科迪集團和張清海的辯護律師還透露,除了差額補足外,科迪集團和張清海還可能向小村資產泄露了其他機構的定增報價。如果法院認定協議確實違反了證券法律法規,則當初所簽訂的財務顧問協議可能就是一紙廢文,而科迪集團和張清海也就不用再補差額了。

那麼,剩餘的定增股份該如何退出呢?小村資產告知投資人方面,科迪集團的資產質量足以履行兜底承諾,因此會通過多種手段要求科迪集團補足差額,同時還計劃趁着今年的反彈行情,在6月底前將股份通過二級市場減持。

科迪乳業定增倒掛,小村資產等機構被深套

2014年-2016年,定增是A股公司頗爲青睞的融資方式,定增參與者可以同時享受“折價發行+題材炒作”等利好,安全空間相對很大。在定增火熱的背後,投資者無視基本面而盲目參與,槓桿資金也大行其道,甚至有融資方爲參與者提供兜底承諾;但1-3年的鎖定期過後,大量定增資金被深度套牢。近期《紅週刊》記者就獲悉,上市公司科迪乳業的一筆定增業務中就存在抽屜協議,但其後定增價與市價倒掛,上市公司實控人卻拒絕兜底,引發多方對簿公堂。

資料顯示,科迪乳業是一家位於河南的地方性乳業品牌,公司於2015年7月上市。上市僅半年後的2016年1月,科迪乳業發佈定增預案,募資7.54億元,用於低溫乳品改擴建及冷鏈物流建設、品牌推廣及償還銀行貸款。2016年11月,證監會覈准本次定增,但規模縮水至3.89億元,定增價爲13.2元/股。參與機構爲上海小村資產、太陽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信瑞豐基金、北京財智聯合理財顧問有限公司、鵬華資產等。

《紅週刊》記者注意到,在上述參與機構中,實際並不乏市場中的“明星”。就規模而言,小村資產出資最多。該公司自稱是“中國最早的家族資產管理辦公室”+“最早以市場化運作的母基金管理機構”,先後投資了崑崙萬維、步長製藥、隆鑫通用、科迪乳業等上市公司和驢媽媽等新三板企業。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小村資產累計發行了55只基金;在彼時一同參與定增的機構中,公募基金北信瑞豐也是參與大戶,在行情火熱的2015年-2016年,北信瑞豐發行了至少15只定增策略的資管計劃;此外,太陽雨控股則是上市公司日出東方的大股東。

參與其中的一位投資人透露,“小村資產確實是管理人,但並非募資方,資金實則來自於鉅澎資產”,另外小村資產從招商銀行借用了一筆槓桿資金。天眼查顯示,鉅澎資產的大股東是上海鉅派投資,二者的法定代表人均爲倪建達。據投資者透露,鉅派在2016年11月發行了“鉅鴻科迪定增1號私募基金”來募資。當年的一份推介材料顯示,作爲一年期定增項目,該產品的存續期爲6+13個月、即應於2018年6月左右到期。而且,鉅澎資產還向客戶保證,“產品清算是年化8%本金加收益,且有大股東兜底回購,安全性較高”,“產品設計上1:1配資”。

資料顯示,鉅派投資於2015年登陸美股,股價最高曾漲至28元以上,但至今已跌至高點的1/10、市值不足1億美元。業績方面,2017年鉅派投資尚實現淨利潤4.09億元,2018年卻“變臉”虧損3.8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鉅派投資也是踩雷界的“常客”。自2016年以來,鉅派投資先後踩中了樂視等雷,其募集或代銷的麒麟影視基金以及多隻投向商業地產的基金也被曝出現風險。而在科迪乳業定增一事上,其也重蹈覆轍:目前科迪乳業股價只有成本價的5成左右。

對簿公堂,定增兜底協議浮出水面

對於虧損原因,今年3月28日,小村資本、鉅派、投資人三方有過一次溝通會。上述投資人發來的一份《投資人會談紀要》顯示,小村資產在會場上解釋稱,被套的原因是“受減持新規影響+小村資產2018年解禁後堅持科迪乳業股票用於償還優先級資金+上市公司大股東科迪食品集團及實控人張清海拒絕履行差額補足義務”。

具體來說,此次定增規模佔總股本的5.11%;而2017年定增新規出臺後,要求3個月內減持規模不得超1%,定增股解禁後12個月內減持不得超50%。小村資產向投資人解釋,減持新規導致其持股無法一次性減持,只得展期1年,2019年年中到期。

而“上市公司大股東和實控人未履行差額補足義務”的解釋,也揭開了隱藏在上市公司大股東和小村資產之間的一份抽屜協議——小村資產還與科迪乳業的控股股東科迪集團、實控人張清海在2016年11月中旬私下籤署了一份包括兜底條款的財務顧問協議。至於具體內容,小村資產的客戶劉先生(化名)向《紅週刊》記者透露,當收益≤8%時,科迪集團以及張清海承諾對此次定增股份承擔回購補足義務,作爲回報,如定增收益超過8%、則科迪集團將提取超額收益中的50%作爲財務顧問費用。

那麼,除了小村資產外,科迪集團和張清海是否還與其他參與機構有兜底協議?記者也致電了小村資產,其法務負責人表示:“科迪集團確實和小村資產簽了兜底承諾,但你也可以看到,起訴科迪集團的定增參與者也不光是小村資產一家。”記者獲悉,太陽雨控股集團也起訴了科迪集團,並在今年4月初開庭。另外記者也諮詢了北信瑞豐基金,但一位員工表示,經與投資經理覈實,並未與科迪集團和張清海簽署過兜底協議。

2018年6月,定增計劃到期,眼看着要虧損出局,小村資產也與科迪集團就兜底事宜有過進一步的溝通,科迪集團及張清海承諾通過大宗交易接盤小村資產持股。然而隨着時間推移,“科迪集團及張清海在小村資產拋售股票且盡到告知義務後拒絕履約”,小村資產遂向河南商丘中院提起訴訟,並於2019年3月14日開庭審理。

大股東、實控人捲入信披違規

在法庭上,原告小村資產要求被告科迪集團、張清海支付定增差額補償款4918萬元、以及違約金(按萬5/日計算)。上述投資人提供的一份庭審紀要顯示,雙方均認可兜底協議真實存在,但被告的代理律師辯稱,原告與被告簽署的合同存在差額補償條款,違反了《證券法》、上市公司股票發行規則中的公平公正原則,且補償條款未作出信披、沒有通過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因此實際上不具備法律效力。“《證券法》、上市公司股票發行規則規定禁止內幕信息交易,原告得到內幕信息,違反了法律規定,所以協議無效”。

對此,小村資產法務負責人在電話採訪中向《紅週刊》記者辯稱,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兜底承諾行爲不涉及信披義務。

被告律師認爲,小村資產的所作所爲也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具體來說,在由定增承銷商中原證券提交的《認購對象合規性的報告》以及法律顧問出具的《認購對象合規性之見證法律意見書》中,經“認購對象書面確認”,“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認購對象不包括科迪乳業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控制的關聯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主承銷商及與上述機構及人員存在關聯關係的關聯方”。而實際上,小村資產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實控人之間其實存在着兜底協議;被告律師還認爲,小村資產與科迪集團簽署兜底協議是在2016年11月,但小村資產與科迪乳業簽署定增參與協議是當年12月,“從時間上看,原告應當知悉先簽合同是無效合同”。

“定增兜底並不鮮見。”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許峯認爲,只要兜底協議遵從了各方的真實意願、且不損害上市公司和股東的合理利益,那往往會被法院認定爲有效。

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則是*ST東南定增兜底訴訟。2011年,上市公司*ST東南實施定增,李愛娟參與此次定增,她還與上市公司大股東大東南集團簽署了一份兜底協議:若減持價低於認購價的1.15倍,大東南集團應作出差額補償。但解禁期後,李愛娟實際虧損6963萬元,後者卻未補足差額。其後李愛娟將大東南集團告上法庭,且得到浙江高院的支持:法院判定大東南集團支付補償款6948萬元及相應利息。此案震動業界,此後不少定增參與者也將其看做“兜底協議有法律效力”的依據。

科迪集團或泄露投資者報價

值得注意的是,被告律師還指出,科迪集團、張清海和小村資產之間簽署的協議有如下約定:科迪集團向小村資產提供“財務顧問”服務,也就是透露其他機構的定增報價。

記者注意到,科迪乳業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暨上市公告書》顯示,有15家機構參與了定增詢價,5家最終的參與機構給出的報價爲12.57元-13.88元,其中小村資產給出了12.58元-13.88元的報價區間,其他10家機構的報價區間則在11.51元-13.20元之間,明顯低於入選機構的報價。

在上述報價的基礎上,中原證券按照競價原則,再依次按照認購價格優先、認購金額數量優先的原則確定了小村資產等5家發行對象,其他10家報價過低的機構則出局。但小村資產的員工李先生通過短信回覆記者,“透露報價是無稽之談,沒有的事”。記者也就此通過電話和郵件諮詢了科迪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但福禍相依,2016年12月底,科迪乳業定增正式實施。但其後科迪乳業的股價節節下跌,儘管公司在2017年4月實行了10送9,定增成本攤薄至7元左右,但2018年公司股價則最低跌至2.55元,目前也只有不足3.5元,上述高報價的定增參與者則均被深套其中。

退出前景不明

如今法院還沒作出裁決,那麼剩餘未減持的股份將如何處置呢?小村資產方面告知投資人,截至今年3月底,來自銀行的優先級資金已全部退出,目前小村資產還管理着剩餘的577萬股。對於後續安排,小村資產一方面通過訴訟以證明債權債務關係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多種途徑施壓,迫使張清海回到談判桌上。而且得益於A股反彈行情,管理人計劃在6月底、也就是基金展期到期前,擇機將剩餘股票全部減持。但一位投資人坦言,張清海很可能不會爽快同意小村資本的訴求,因此投資人還是希望能推動訴訟取得勝利。而對於記者的採訪訴求,小村資產法務負責人表示,由於目前還在訴訟階段、且公司尚未取得投資人授權,因此不便做出詳細回覆。

但小村資產通過二級市場回本的想法並不容易實現:科迪乳業目前股價不足3.2元,遠低於定增成本。如果小村資本按計劃減持,也將對科迪乳業疲弱的股價產生進一步的拋壓。Wind數據還顯示,科迪集團在2017年股價高價高位時質押了不少持股,小村資本的減持舉動可能加大科迪乳業的質押爆倉風險。

未來,如果法院裁定小村資產勝訴,那麼張清海及科迪集團又是否具備兜底能力呢?2018年胡潤富豪榜顯示,張清海、許秀雲夫婦以25億元的身價排名1557名。另據小村資產評估,“科迪集團整體資產質量尚可”,具體來說,除科迪乳業外,科迪速凍、科迪面業3家子公司能盈利,便利店等資產則處於虧損狀態。值得一提的是,科迪集團持股約70%的科迪速凍,經審計後資產價值約14億元,如能變現,完全可以覆蓋科迪集團目前的資金缺口。2018年以來,科迪乳業兩次公告計劃收購科迪速凍100%股權,最近的一次是今年4月,交易價格爲14.8億元。

不過,小村資產也向投資人指出,受過分多元化等因素的影響,“科迪集團近兩年的資金趨緊”。科迪乳業公告也顯示,2018年,科迪集團以“投資款”的形式佔用科迪乳業1億元,科迪集團旗下的科迪大磨坊食品公司則以“暫借款”的形式佔用上市公司2億元。此舉也引來了監管層關注:5月27日,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下發問詢函,要求科迪乳業就股東是否非經常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等事項作出解釋。

目前科迪集團及張清海、小村資產、太陽雨控股等各方還在角力中。科迪乳業的這宗定增兜底糾紛將走向何方,本刊也將持續關注。

(本文已刊發於2019年6月8日出版的《紅週刊》)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