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倡導文明教育。但是有些家長仍舊固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傳統思想,在孩子不聽話或者犯錯的時候對孩子“拳腳相向”,其實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極爲不利的,甚至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孩子淘氣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作爲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及時引導孩子千萬不可“一刀切”,當孩子犯錯後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這樣對寶寶的心理和身體的發展是極爲不利的。而且,寶寶的有些地方是極爲脆弱的,萬不可受到一點點傷害。

之前就有看到一個新聞,由於孩子比較淘氣,犯了錯屢教不改,家長一時氣急了,就對着孩子的後腦勺打了一巴掌。人在生氣的時候力度是很難把控的,由於力度沒掌握好,造成寶寶顏嚴重的顱內挫裂傷。寶寶年齡比較小,顱骨硬度遠遠達不到保護腦部的正常需求,家長打了孩子後腦勺,很容易造成寶寶出現顱內挫裂傷等一系列併發症。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家人在無意間傷害到寶寶之後後悔不已,但是對孩子已然造成了傷害,後悔有什麼用呢?所以還是要以正確、科學的方式教導孩子。此外,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打罵孩子的這些行爲很有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讓孩子誤以爲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暴力,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極其錯誤的引導。

那麼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呢?

1. 爲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其實正確引導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家長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光輝形象,畢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樣孩子纔會從日常生活中受到薰陶,做事情也會很有條理,也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會做出“過分”的事情來,這樣家長也就比較省心了。而且,家長爲寶寶樹立榜樣,也會在孩子犯錯之後教育更具有說服力,如果家長自己都毛病一大堆,那麼,對還的說服力可想而知。

2. 依照規則進行處罰。家長應該和孩子協商之後制定一個獎懲制度,讓孩子知道,做了錯事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樣的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爲就會有所顧忌,就會減少犯錯的幾率。家長也要注意,要嚴格按照制度上的規定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懲罰,不可一時衝動,給孩子“加餐”,這樣才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3. 就事論事,不翻舊賬。很多家長在教訓孩子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扯出以前的事情,並將孩子貶低的一無是處,這樣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還會打擊寶寶的自信心。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就事論事,切勿翻舊賬,要適當給予鼓勵,增加寶寶改正錯誤的動力。

當孩子犯錯後,家長首先要弄清楚原因,不能不分青紅皁白就體罰孩子。打罵孩子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長期以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會導致孩子不自信、敏感、缺乏安全感。所以說,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要用合適的方式、科學的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講明道理,讓孩子真正的信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