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經存在過一個叫高句麗的少數民族政權,曾經讓中原的統治者極爲頭疼,高句麗人非常善於打仗,而且極度熱愛擴張。

高句麗在建立之初就屢屢挑釁中原,中原統治者也給予反擊,一直到漢朝高句麗仍然不老實。

很快到了漢朝,漢朝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但對付高句麗仍然略感喫力,後來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後,高句麗政權與新羅百濟陷入你死我活的鬥爭中。

在交戰中百濟成爲朝鮮半島最弱的國家,而新羅趁機漁翁得利,說是幫百濟打新羅,趁機吞併對朝鮮半島最重要的漢江流域,讓自己足夠強大到可以跟高句麗對峙的程度,而且避開高句麗,直接跟中國進行貿易。

此時隋滅了南方最後一個政權——陳,結束了西晉以來中國分裂三百多年的局面,而高句麗卻趁機勾結反隋力量,激發了隋朝和高句麗的第一次戰爭。

一開始幾十萬隋軍一路攻城略池,拿下50座城池,後來因爲指揮失當隋軍險些全軍覆沒。

隋煬帝想拿下高句麗,他也完全有這樣的實力,然而隋朝國內叛亂不斷,所以他未來得及拿下高句麗隋朝就滅亡了。

唐朝時期中國國力達到頂峯,尤其是滅了東突厥後,四海歸一,唐太宗豈能容忍高句麗屢屢分裂唐朝,於是一次次起兵攻伐,雙方互有勝負。

唐太宗在一次征討高句麗中,曾經攻佔遼東等10城,高麗軍死亡數人數十萬,而唐軍死亡人數僅上千人,戰馬卻損失十之七八。

原因是什麼呢?

高句麗進入冬天草枯河凍,馬沒糧食喫又不適應北方寒冷的氣候,儘管如此唐朝還是多有勝蹟。

之所以詳細記錄這段歷史是因爲韓國對此提出不同的意見,他們說高句麗就是現在的韓國……然後還拍了一部電視劇,說高句麗(韓國)對中國東北進行統治的時候,跟唐太宗打了幾次仗,韓國大將將唐太宗眼睛射瞎,唐太宗反覆求饒才得以釋放,唐朝還賠了款。

首先說一下,高句麗和後來的高麗政權完全不是一回事,高麗是在高句麗滅亡後幾百年建立的政權,而且那也不代表韓國。

據考證韓國人大都是當年的新羅人和百濟人,而高句麗後來被唐朝徹底滅亡後,唐朝把高句麗人發配到唐朝各地,一部分高句麗人逃到新羅,被新羅化,所以韓國人有極少數的高句麗人血統。

後來朝鮮半島經過一系列洗牌,原有的高句麗已經蕩然無存,並且高句麗的政權建立在中國東北,與韓國沒半毛錢關係。

說起來朝鮮半島的歷史還與中國有關,在歷史上朝鮮半島曾不止一次地屬於中國,或者成爲中國管轄的一個郡縣。

漢武帝平定衛滿朝鮮後,在朝鮮設立了漢四郡,其中有一郡叫樂浪郡,也就是今天的朝鮮平壤市。

如果韓國人還是不明白朝鮮半島對中國的絕對臣服,2015年在北京發現的東漢——北朝時期的墓葬羣可以很好的解釋這一切。

中國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北朝的墓葬羣,是因爲墓葬裏出土了一塊墓磚,讓我們明確了墓葬羣的年代。

這塊墓磚上還有銘文,給韓國專家打臉,銘文上記錄着墓主的姓名、籍貫和所屬的朝代,墓主韓顯度,籍貫樂浪郡朝鮮縣。

大家注意墓主的年代是這麼寫的:元象二年,元象是北朝時期東魏魏孝靜帝元善見的第二個年號。

這說明在北魏時期,朝鮮半島也是在中國的控制之下的,中原對朝鮮的統治持續了五百多年,直到八王之亂的爆發,朝鮮四郡才搖搖欲墜,不過仍爲漢人掌管,仍然認爲中原政權纔是正宗。

至於爲什麼墓葬羣會在北京發現,因爲北魏拓跋燾統一北方後,將朝鮮四郡的人遷徙到中原的結果,這次墓磚銘文的發現確切證明了一直到六世紀初,樂浪郡仍然存在。

而不像韓國曆史書所的,早已被高句麗(韓國說高句麗是他們的) 所攻佔,中原政權也臣服在韓國的統治之下……

相關文章